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父——不为人所知的秘传镖步

[复制链接]
947 0
qq571774127 发表于 2017-11-5 10:0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镖步:现代搏击中已经很少用到,因为它的移动距离太大,相当于一个垫步加上一个腾空的跃步。在我地民间,关于镖步倒有着不少神奇的传说。老师只讲过一招运用,就是“长虹落地”。动作很简单,就是一个镖步过去,随着冲击的势能,在敌人的侧面捞住其前脚,另一只手按住对方的上半身,用一个合力让敌人后脑向下倒栽在地,状如一道长虹。

我在此之前学过一招“闪电抱腿”,是直接穿进裆,左手推脸,右手向里捞住前腿,似乎要快一些,但威力小了,风险却大得多;现代搏击中都爱用抱双腿,头或者肩前顶形成合力摔倒对手,但容易被破解,也易被抱住,产生复杂难料的变化,似乎没有“长虹落地”杀伤力大。但关键是镖步的速度, 一般人很难达到要求。 (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老师认为我有一定的应敌能力后,还教过几招拳法,此时,才补充握拳、用拳的一些基本技巧,以及发力的心法。



又需要说明的是:前面的摔打动作都是一般的技术,而下面的内容相对技术要求要高得多,我也把其和其他门派,特别是大成拳的某些断手进行了比较,让我迷惑的是,在近身接触的那一瞬间是对拳家的各方面功力都要求极高的,(为了让初学者能容易掌握,我补充了一些“后手”,其实这都是临敌而变的东西)不知为什么王先生没有提到这一点,这样,所谓“断手”就和一般的招数实在没有什么质的区别了,因为真功夫和一般功夫的最大区别,不在外形的不同。在我看来,就在于接触那一瞬间的用力原则不同而已。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两招:

“披星摘斗”:是一个反击上盘进攻的技术动作,其实动作极其简单,要点在于距离和发力时机的掌握。“星”是指各种来自上盘的攻击,“斗”是指敌人的面部要害。

方法是:以左势为例,当对方从左上攻来时,无论是勾拳、右直拳,还是高腿、高边腿,你都只摆个左拳虚握,拳心向下瞄准对方面部的架势,左肘根据敌人的攻击效果微屈,右掌侧立在肩部(屈肘可以化解所有的直线攻击,侧掌是以防万一而用的,特别是勾拳高边腿偶尔漏接的情况),直接迈左脚上前保持这个姿势不动,(步法用以前我讲过的跟步,可以产生无穷的后续打击)就可以直接打在对方脸上,就像敌人把脸朝你拳上自杀般撞过来一样,在那一瞬间你全身一抖擞,发出爆炸力,就可以摧毁敌人的斗志,后面的打法不用补充,当然可随心所欲了。

这一招看似简单,效果却相当好,经过多次实战的验证。一般人不了解或者不敢用这一招是因为他们都顾忌简单的一个屈肘也许控制不了对手的直拳,特别是勾拳的攻势,其实只要掌握好了分寸,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对方攻击的一部分力量反而会转化到你的攻击上。(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我知道八卦掌里有类似这一招的,叫“拨插”。但多了一个拨的动作,步法差不多,只少了一个有弹性的后腿微屈,脚跟微起,蓄势待发的态势。并且相对说来没有这一招快捷有效。

在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断手述要与意拳实用方法》中也有类似的一招,叫“蛰龙探首”,王先生称之为“缠打法”,进退变化都是后手拳,虽然威力更大了,但肯定不如这招的步法简捷。并且,触发力练好了,是可以弥补威力的不足的,在后来的实战中,直接把人击昏倒。根本用不着后手的次数相当多。



“遍地开花”:和刚才那一招相反,一般用右手在前的架势,因为这个动作中前手应感而发的要求比上一势更高了许多,有两种以上精妙的变化,必须依赖前手有强大的拥力及应变能力才能做到。

更巧的是:我在王芗斋先生的断手中看到过类似的起手,王先生是要求必要的时候用左手帮助右手完成那个叫做“践”的关键动作的,而程老师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是凭功力“硬办”。那一手也不叫“践”,而叫“问”。

王先生的那一招。就是他得自郭云深先生著名的“钻践裹”,又叫“半步崩”,大家都知道,郭云深曾凭它“打遍天下”无敌手!

程老师没有这称呼,却多了一个王先生那招里没有的杀招变化,不知为什么有如此的巧合?可能的解释是:苏门也在吸取各拳派武术的精华。

方法是:当右手直拳攻来,我进右步右手背用拥力迎接(王先生要求用手心),这就是“问”手了,“问”到对方拳力弱,就直接握拳,擦着对方的右臂上方,拳心向下发力攻击对方的头面部。(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如“问”到对方的力量太强,无机可乘,就右手顺势拖住他的手向后拉,左手控制他的肘部,并退右步形成蓄力,对手挣扎时,你已经借他的力量,差不多是嘴对嘴地脱手发出贴身重拳,直击胸腹要害。如对方胸腹部有防护,你左手控制压住他的右手时,右手臂已经横扫他的头面部,紧接着下面你的右膝撞击他的前腿迎面胫骨。右脚尖顺势勾击对方下身。并重力踏穿进他的裆部中门,同时右肘在他面胸部砸下,产生一个又挤又撞的打击。当时我想,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立体反击。

师父向我演示这动作时。没有别人在场,他当然没有发出手肘和脚上的力,但我已经被挤撞出了近一丈远撞在墙上。胫骨部和下身虽然只感觉轻擦了一下,如遭重击是可想而知的后果。

这当然是相当好的反击技术,可惜对使用者的功力也要求不低,普通人即使懂了,也用不出这一招。

记得当时,师父还叹了一口气,说了几句让人费解的话:他说这种“喂招”对人的功夫损害最大,因为在“过筋过脉”的地方忍手对拳师来说是最难受的折磨。(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而真正的心法是“打倒还恨慢”,“接敌如遇火”,所谓“眼眨眉毛动”,刻不容缓之间,哪有“忍”的余地?一般只要教上几天“侧手”,恐怕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教的徒弟越多,技术表面看好像是更加纯熟了,真正对敌功夫反倒越差,这是普遍的现象。

我想,这也许就是武林高手都讨厌授徒的主要原因,或者说老师还没有达到传说中收发自如的大师境界吧?

后来,老师还讲了另一种变化,就是你真的拖动了他的身体,让他前倾了,(因为前面有借力,完全可能做到)这时有一个杀招,可千万不能轻用,因为稍有手上功夫的人都会致对方于死地的。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那就是:左手放开,扭腰转身,顺势一个圈手拳,按师父的原话就是。就算是闭了眼,也正好就打在对方的后脑要害上。于是,战斗该结束了。

真的是“遍地开花”呀!

也许,程老师也坏了苏门不轻易伤人的规矩,居然传了我几招杀伤力太大的技术。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这两例已经包含了上盘反攻的两大类型,即中门和边锋基本技术的运用。

写到这里,师父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招是死的,用才是活的,招迟早都是假的,功才永远是真的!

是的,世上没有永远无敌的招,也没有永远无敌的人,永远不败的只有武术精神!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呜呜呜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8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