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起源跟中国人可能关系不大

[复制链接]
658 5
我心不变 发表于 2018-4-19 08:54:5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根据有关资料来看,太极拳本身是一种宗教仪式。其来源应当是祆教。太极拳在二元论阴阳哲学的指导下,每一个招式都是拜火教的经典仪式。拜火教传入中国之后,由华夏人予以改造,吸纳为某种武术形式,由黄帝老子予以保存,直到明朝才由张三丰予以披露。而张三丰之所以披露,跟他张扬的个性有关。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陀》,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

华夏人里面本身就有不少祆教徒。著名学者岑仲勉就认为周人就是拜火教的。易经这本书就来自拜火教。
太极拳的本质是拜火教宗教仪式的残留、鼻涕。
公元前20世纪,原居住在中亚草原地区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越过现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兴都库什山脉涌入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地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奉多神特别是火神,并实行烦琐的祭祀仪式。最早反映在《伽泰》中的诸神崇拜,光明神或善神阿胡拉·玛兹达的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雅利安人进入中国腹地之后,带来了早期祆教。



想象一下,太极拳原来是一种宗教仪式,你们会有什么感觉?还会对那些大师顶礼膜拜吗
第一,彻底抛弃太极拳明清起源说。太极拳本质是黄帝打天下的神拳。
第二,要将太极拳放到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看,太极拳极有可能本身是一种宗教仪式。要说是西来的,也不无可能。

来自羌、戎的周人,亦实行火葬,信仰阴阳,与印欧语系民族最早的宗教祆教有关。岑仲勉认为周人可能是祆教徒,《易经》也源于祆教。《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一个观点提出,论证却不容易。
也许某个观点是合乎历史真实的,却由于证据链的缺乏导致观念立不住脚。
也许某个观点是不合乎历史的,却由于材料很多,表面上好像可以获得支持,导致观点的传播。
火祆教和太极拳的关系,还处在提出观点的阶段,以及片段材料的阶段,希望博学的人一起来论证。

是太极拳征服中国,还是中国征服太极拳?
火祆教的宗教仪式在传入中国之初,是想收复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原住民。赖有神拳第一黄帝出世,得玄女之助,将之转化为太极拳。图书管理员老子暗传太极拳一脉,出关时传关尹喜,一直暗传,后来元末明初张三丰出世,个性张狂,做事疯癫,全盘暴露太极拳法。此后太极拳才彻底中国化。
今天又出现太极拳非中国化的现象,这是因为真传早已失传了。

中国太极拳神拳黄帝所练就的最初形态,根据有关材料是下面这样的。黄帝部下有熊罴貔貅等六个图腾部落,糅合六个部落的神拳成就原始太极拳。今人所传的是“太极十二形八面熊拳”,里面的内容却没有了六个图腾部落的内容。但是作为有熊氏,“熊拳”就是太极拳的核心,黄帝是打熊拳的大师。“熊经”是古太极拳的奥秘。现在高级太极拳师傅还有点熊的味道。必须把太极拳彻底熊化,打出熊的味道,才能发扬光大。熊只需一掌就把敌人拍死,你们练的如何。


太极十二形八面熊拳
蛇缠 鹊跃 鸡啄 龙蟠 虎坐 猫扑 鹤舞 鹰拿 猴蹲 熊经 燕轻 猱进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明航 发表于 2018-5-2 12:00:02 | 只看该作者
我去,太极拳最早可以追溯元明时期,公元13世纪,要是按照思想来追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十世纪以前。你就别胡扯了,还雅利安人进入中国。“雅利安人”是指历史上曾入侵印度、伊朗的、操印度-伊朗语的古代草原民族。你先去补充一下知识再来胡嗪吧,就算想写小说,你的知识水平也太低了,还不如有的中小学生。
板凳
wq1598044 发表于 2018-5-2 12:00:20 | 只看该作者
易经和拜火教有一毛钱关系? 拜火教比易经的出现要晚,怎么可能早出现的源自于晚出现的? 易经中只有《周易》是最晚的,那也是比孔子要早,孔子在公元前550年就出生.《归藏》易比《周易》要早很多,当然更在孔子之前,据说是商朝的。即便周人是有拜火教的,商朝人总没有吧。
地板
35323116 发表于 2018-5-9 12:45:19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好吧,我没话可说
5#
幻化成妖 发表于 2018-5-11 10:28:05 | 只看该作者
你懂易经吗?我是精通的!
6#
天上的云 发表于 2018-5-13 03:41:12 | 只看该作者
坐等天授挨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