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肌张力作为太极拳“意”的本质,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

[复制链接]
1572 2
jb0245134r 发表于 2018-2-23 11:27:0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肌张力作为太极拳“意”的本质,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
一般来说,发拳大都要先蓄势,外家拳法就更是如此。但只要蓄势就一定有形,有收才有发,所以出拳之前一般都有收肩、抬肩、曲臂之类的形体动作。
但是如果练好了太极劲,以肌张力作为主动肌发力的蓄势基础,那么就不存在明显的形体征兆,以混元劲的方式打出去的时候,只需要用意念将拮抗肌的肌张力松散掉即可。
这种形式在技击当中显然有着明显的优势。
不知道大家对于千王之王里谢贤的灵犀一指有没有印象。
对于港片里的内容是不是瞎编的我就不作讨论了,我只是想说,如果灵犀一指是存在的,那么其练法用太极劲、肌张力蓄势发势等原理来解释,也解释得通。
影片里, 灵犀一指只需要将手指轻轻放在麻将侧面,就可以将麻将弹出去,没有曲指蓄势的动作。
其过程是,用意念将拮抗肌的肌张力紧绷起来,然后主动肌发蛮力打算伸指弹出,但是两相抵抗,蛮力发不出去,然后瞬间将肌张力用意念撤消,此时已经蓄势好的主动肌的肌力(蛮力)就可以像弹弓一样弹射出去。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效果,明明手指没有弯曲蓄势,但是却达到了“弹”动物体的效应。
当然,这是我从基础原理角度进行的猜想,想必会有人对我这种想法认为是天马行空,瞎鸡巴乱扯,我已经习惯于这种态度了。
意念调整肌张力的原理适用于绝大多数肌肉,食指的曲肌群和伸肌群分布在前臂和手掌上,其中前臂肌群的力度较大,手掌上的肌群比较弱小。
练习的时候,想象食指背面有着极粘的阻力,像是粘性极强的胶水一样,然后用练太极劲的方法微微伸指,但是幅度要极细微,去感受这种阻力。
等到几个月之后,阻力越来越强,终于有一天,阻力突然消失,食指突然弹出。
其实这就是混元劲的练法。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华夏国 发表于 2018-3-10 02:16:19 | 只看该作者
我练太极拳棚劲, 刚开始要么僵硬,老师说放松,结果又松塌无力,练成后发现是参加棚劲的肌肉串(群)工作,其它大部分待命(休息)。把竹杠劲练成竹片劲
板凳
卦问 发表于 2018-3-13 16:43:34 | 只看该作者
意拳站桩也是这样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1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