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比较接近实战,武术实战基本就是这个样子

[复制链接]
530 3
gyhgjhgkb 发表于 2016-11-7 02:28:3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MyODc1MTAw.html/v.swf
这个电影比较接近实战,不常见


所谓内家拳实际是一种内劲节奏的保守策略,目的是保护自己的机动性优势,尤其太极,一直是缩着缠打,八卦掌至少还会展出放长
这里的攻防技术都是靠谱的,和追求表现酷帅类动作片不同,但除非功力深厚的武术家否则无法成熟运用,演员打的太拖泥带水。
身法要稳,柔,匀,活,多变,我一直认为格斗以走为主才是正确的
重要的是卡的准,所以身法要这样
力量和速度不需要有意追求,在保证卡的准之后尽量就好
典型的是李小龙,动作快,活,多变,同时身法稳
无论是不是真的攻势,对手作出的任何细微动作都要作出回应,不要等到真的发动攻势再躲或防,这样才应对有余,任何细微动作都可能是攻势的铺垫,但不要过度,对手见你回应过度,一变招,就来不及了,像影子一样,对手动多少你回应多少
始终保持整体协调一致,很多选手不注意,特别是找不到明确突破口的时候
少林偏实,太极偏虚


所谓内家拳实际是一种内劲节奏的保守策略,目的是保护自己的机动性优势,尤其太极,一直是缩着缠打,八卦掌至少还会展出放长
太极就是反复高频变劲缠,找个缝缠进去就赢

变劲是格斗的核心,可以表现为多变的缠劲,也可以表现为身法,步法,假动作,组合,调动等
用劲是格斗的核心,包括变,运,发。太极变劲频率是最高的
节奏的对抗是双方反复纠缠粘制,无论缠斗,击打,距离远近,是否接触都是如此,不是明确的轮番攻防,所以为了灵活应变,舒缓均匀就是必要的,就像舞绸带,用力均匀的控制,才能舞出想要的形状,而为了对抗,必须像互相追逐的蝴蝶一样不断变化
接手是用一根绸带打另一根绸带,力度角度稍有不同即使外表看不出来就会千差万别,所以会用的少


现代比赛没有站立擒拿,擒拿的节奏最敏感细致,适合以走为主,是夺取主动权的主要手段之一,少了擒拿,只剩对打,跳跃步法流行不奇怪。引入柔道后,击打类选手不敢近身,如果引入擒拿,中远距离也能很容易进入缠斗或连击。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876847621 发表于 2016-11-9 12:47:41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武术的实战形式,现实中基本见不到了。但可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武打电影中略见端倪。当时的武打设计比较真实,只是动作特意放慢了,但其格斗理念可略窥一斑。
板凳
幻云子 发表于 2016-11-18 10:00:58 | 只看该作者
破广告160妙,看个屁啊
地板
jl11 发表于 2016-12-8 17:46:25 | 只看该作者
电影打得好看离实战就越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1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