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洪拳三宝之铁线拳

[复制链接]
1948 4
lang3 发表于 2017-1-28 17:35: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线拳是一套养生拳,以运动肢干,畅通上、中、下三大丹田血脉为主,考用喜、怒、哭、哈,快乐、难过, 打嗝、咳嗽,反胃、憋气等方式去运行血脉. 具有壮魄健体,反弱为强的功能。其大纲不外分外膀手与内膀手二式,外膀手属外功即手、眼、身、腰、马;内膀手属内功即心、神、意、气、力。它以刚、柔、逼、直、分、定、串、提、留、运、制、订十二支桥手为经纬,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保固腰肾,练此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习之,恒久练习,有却病延年之效。


铁线拳是洪家之宝. 以前学艺者无长年跟随老师, 休想学得这内功拳套. 虽未跟师硏习此拳套, 略懂一二. 这拳套特点在阴阳并用, 以气透劲. 愚所见网上流通工字伏虎, 虎鹤双形, 十形拳和铁线拳, 全是硬桥硬马和拙力. 刚柔在於气, 放软肌肉不是柔, 使用拙力不是刚. 气运桥手形成一保护层, 可卸去対手部份之刚劲. 广东人论身形与体质怎可与北方与老外相比. 桥手硬碰也要看骨头粗幼. 因而产生这内家拳. 从气护桥, 桥中带劲, 劲由气发, 直透対方体内, 伤其五脏六腑. 此拳的威猛与前三套拳有别, 硬桥硬马只伤皮毛.





无动何来有静, 动者拉开筋脉, 血气通经脉. 经脉通才有静, 静中阴阳现, 体中玩阴阳, 气透骨肤发. 无十年八载的动功底子, 如何习这拳套呢? 有底子还需口诀. 拳谱中永不传口诀. 任你如何练也练不出这拳套韵味. 真正会打铁线拳的人, 越打越有气, 身如气球. 时下的师傅和徒弟, 打铁线如泄气皮球. 因由在缺丹功. 借问谁个现役洪师懂丹功? 丹功不懂如何可称鉄线拳为内功拳. 无功如何练这套拳? 难怪人人用拙力去打这拳套.


现今只要有钱, 时侯可缩短, 你要拍照吗? 付得起銭甚麼也行. 这是时下功夫界的陋习. 再回看时下Youtube中的铁线拳, 师傅辈全是用死力(拙力), 师傅们擅改拳谱, 変成三不象. 外家拳谱可改变, 惟独内家拳谱不能改, 因它及涉及经脉运行. 叹! 铁桥三和林世荣咸鱼翻生也要叫徒孙看看他们流传下来的拳谱, 看看林氏系列下(林世荣->林祖->林镇辉)的洪拳也私下改拳谱, 大家到Youtube比对师傅軰的铁线与铁桥三真传铁线拳(梁达)注的拳谱.


表演为美观, 美观为赚几个带不走的臭铜钱, 白费前人心血. 中西方徒弟徒孙加盐加醋, 相信不久之将来, 传统洪拳不似洪拳, 还谈甚麼内功铁线拳. 不节折不扣的洪门铁线内劲, 气带劲到手臂, 肘, 桥, 掌和指戓全身, 也将会変得荡然无存, 叹! 其实铁线拳是金钟罩的初形. 那个老师现在打得出这铁线韵味? 手腕放几个空心金属环戓二个皮套是装腔作势. 气劲到桥手和拳才是真正的洪拳.


[media=x,500,375]林师傅演示铁线拳 http://www.56.com/u75/v_MjM4MTY5MTI.html[/media]
林师傅演示铁线拳
http://www.56.com/u75/v_MjM4MTY5MTI.html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濮阳8071 发表于 2017-1-30 21:40:35 | 只看该作者
别看赵志凌的,他那些拳烂得要死,而且据我了解的铁线拳的确有楼主说的养生功效,说出来别见笑,我和我一些师兄弟同样觉得铁线拳可以算是内家拳,最主要的表现是练习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而且在广东普遍有这样的一句话,无论洪拳三宝中的哪一套,能修得其中一套都要随缘。机缘到了,学自然会来,不想赵志凌之流,这样随便玩几下就是铁线拳。
板凳
冥朝网络 发表于 2017-2-10 12:29:5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强解套路不好,如果师傅最初有传下来说这个套路这一招是为什么而打,那你照说也无妨,若不明,不要强行解释。很多时候一个动作用在不同时机打对方不同的部位,会有攻防、优劣等不同的效果,强解就失去那种随机应变。
地板
乔木 发表于 2017-2-12 15:04: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赞成这种说法,你觉得现在流传的拳谱哪里不妥,可以具体指出来,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不过我也觉得擅自修改的风气不好,几乎每一支流派都大不一样。赵志凌功夫也是有的,但也只能代表他一家罢了。
5#
tianmxk146148 发表于 2017-2-22 23:57:09 | 只看该作者
算了吧,有缘的话,你会遇到你人生中的明师,不需要我这打酱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16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