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桩之争

[复制链接]
1174 9
asdqe 发表于 2017-5-13 22:15:2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康《真正大成拳》中称收录了王选杰先生的一片重要文章,《大成拳伏虎桩今昔》。文中提到八十年代因机缘未熟,而将伏虎桩(即挑眉桩)改为现在流行的下提插式。也就是说,真正的伏虎式即大步浮云桩。另有于永年先生在其《站桩》一书中亦将大势撑托桩称为“伏虎”,(《健身良法--站桩》P14 知识出版社82版),除此之外,其他各家基本将大步提插(或提按)式称伏虎。典型的有崔瑞彬先生在《武魂》怀念其恩师的系列文章中登有姚先生的提插式伏虎桩照片。
孰是孰非??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伏虎桩?
以笔者浅见,二者皆有道理。实质内涵完全相同。于技击一道皆有大益!而且是这一桩法的两个侧面表现。区别仅在于胯部位置的调控。(沉坠·挺拔)。就人体劲力的完整性而言,二者一样重要!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欲知其究竟,可参考心意之扩边炮!其实一个完整的扩边炮动作就是以上两桩法的合一。不止是心意,如果你仔细留意,五行拳皆是这个路数。所谓翻浪劲者,及此之谓也!
短文一篇,泄密不少,望明眼人珍视之!
奉劝一些“气”“意”痴迷者,回头是岸!
形正自然气顺,气顺自然神明。
“意、气、力”自在其中矣!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古来名利不如闲 发表于 2017-5-14 03:54:0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两句讲的真好,学习了。
板凳
ljh 发表于 2017-5-14 09:25:20 | 只看该作者
那有个问题,既然二代传人都是下插式,为什么王选杰说是他改的?
地板
鞋銲 发表于 2017-5-19 08:28:41 | 只看该作者
我看撑托式的就叫虎伏桩吧.因为气势神意使然.一只猛虎蓄势待发.
5#
uuuuuu 发表于 2017-5-21 23:07:11 | 只看该作者
噢,原来如此。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啊!
6#
板主 发表于 2017-5-22 13:10:58 | 只看该作者
短文一篇,泄密不少,望明眼人珍视之!

密在何处?本人愚钝请明示
7#
xuyifan35 发表于 2017-5-23 08:39:19 | 只看该作者
伏虎桩之争毫无必要。
伏虎桩,顾名思义应该有向下降伏之意,怎么也不能是向上举起老虎啊
8#
Yunhe5147 发表于 2017-5-27 07:51:23 | 只看该作者
王先生的《大成拳伏虎桩今昔》一文,在霍金来的<<大成拳总集>>中也有记载.原文好象最早在<<武魂>>杂志上刊登.
9#
人之初 发表于 2017-6-4 02:49:38 | 只看该作者
望明眼人珍视之!
10#
zhou123999 发表于 2017-6-5 05:53:53 | 只看该作者
下插式意念手按猛虎,与虎对挣,上挑式如何体现‘伏虎’二字?如果不用伏虎意念,那有何必用伏虎桩之名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9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