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形意拳武学思想的文化价值剖析

[复制链接]
543 0
佟2500 发表于 2017-1-28 01:20:4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武学”与“武学思想”

1.1 武学

按照常见辞书的解释,古代的“武学”,一般专指培养国家武备人材的武备学校而言。显然,这个“武学”,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武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我们现在所说的“武学”,是指现代武术的学科体系,它是已经在使用的“武术学”的简称。其概念既不同于古代的兵学,又不同于古代武备学校的武学,而是一个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学科概念。所谓武学,指通过对武术的研习,所总结出的规律、道理、理论体系等等[1]。同时,由于其与其他文化形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来看,武学也超出了一般人对武术的理解。其不仅具备武术制服、杀死对手的直接作用,及锻炼身心的间接作用,还具有总结、继承、发展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理论系统,普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乃至体悟人生等作用。“武学”与“武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系。中国武学是哲学,是禅学,是人体力学,主张性命双修。性者,理也。要明心见性,研究拳理。命者,体也,要身强体健,益寿延年[2]。

1.2 武学思想

武学思想是指武学观念。这一理解是根据李志明在《孙禄堂拳学的身心教育观》一文中,所述孙禄堂拳学的概念总结出来的。李志明认为:“孙禄堂拳学指孙禄堂的武术观念。”

1.3 孙禄堂的武学思想

孙禄堂的武学思想是指孙禄堂的武学观念。孙禄堂是清末民初武术家,提出“武学”观念,著书发表拳与道合之理论,使武学成为中国哲学的体验体系与组成部分,让武术成为“行的哲学”[3]。孙禄堂武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5部著作《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八卦枪学》遗失),及《论拳术内外家之别》和《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两篇文章之中。

2 文化价值

所谓文化价值,指一种价值对象(事物、行为、人本身)对我们做人、做文明人、做特定民族和生活常态中的人来说,所具有的意义。换句话说,文化价值指某对象的属性对人成为“人”所具有的意义。可以说,文化价值是人“向人而化”、“向文而化”时,那个“人”或“文”所代表的价值,也就是“人化”视野中的价值[4]。

孙禄堂在《文化价值论》中描述道:“某种对象的属性与我们发展和完善的方向一致,例如有助于我们趋向更美、更善、更雅、更睿智,那它对我们‘向文而化’就有意义,有价值。这种意义我们称之为‘人’的意义,这种价值我们称之为文化价值。”孙禄堂根据自身的体悟和实践,通过对技击能力本质的揭示,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诞生,使人们对武术的研修和认识产生了质的升华和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武术的本质、目的、方法、功能和文化地位的认识,使“形而下”的拳上升为“形而上”的道,使武术由“练打为打”发展为“练打为知”,于是升华了武术的功能。孙禄堂所创立的武学体系对人有意义,或者说它具有文化价值。在孙禄堂拳与道合武学思想指导下所构筑的孙氏武学体系,使武术得以从一种技能升华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结构和学科,并使孙氏武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可实证的体验体系,从而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结构。

3 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文化价值剖析

价值取向是影响文化价值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文化对人类的需要能否实现和满足的程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扬弃旧文化,要继承传统文化,要借取外来文化都少不了对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科学的判断,这样才能在文化的扬弃、继承或借取中认清方向,选择目标,让文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5]。任何一种文化本身的价值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对人没有积极作用的要素一般不会被选择;反之,对人有积极意义的要素往往得到保存,进一步讲,文化只有满足人的价值需要时,才能被人的心理机制内化为意识,才能发展成为一定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6],才能超越时空得以存留。

3.1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伴随太极拳运动的实践而发生和丰富的太极拳文化,无处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无处不围绕着有利于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从太极拳的发展过程来看,从陈式太极拳最初的重视技击到以后的各式太极拳逐渐向健身过渡,都是为了适应人的需要。这在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对陈式太极拳的改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杨露禅在受荐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师时,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观和体弱年迈者的保健锻炼需要,扩大传习范围,删改陈式太极拳老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编成简单易行的杨式太极拳架[7]。可见,杨露禅改造陈式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表露。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以他自己的武学为基础,通过数十年研究修悟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运用易理、参以丹经对这三门武学之精髓进行有机融合后的自然升华之品。孙禄堂通过遵从老子自然之道,合易筋、洗髓两经之义,用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依先后易之数,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之真髓发明了孙式太极拳[8]。孙禄堂认为,形意、八卦、太极是一个有机的拳学整体,三者的关系是互补、互融,并将此精辟地比喻为“天”“地”“人”。孙禄堂认为拳术修为的最高境界在于合道。合道者,不在于战胜他人,而在于自身适应机能完备,使他人莫能胜之。而拳术的造诣一旦合于道体,说明此时人的身心机能已具有完善的适应机制,即具有了适应一切外来作用而立于不败境地的能力。此时拳术的造诣便达至无可无不可的武学最高境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2 注重整体的价值取向

孙禄堂认为,拳术的本质是拳与道合。作为一切拳术的基础是内劲,即人体内中和之气的顺、逆、合、化。孙禄堂武学思想中表现的注重整体的价值取向巩固并细化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孙禄堂的武学观念中,他把人看作是由密切联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意动形随”,“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身心并重观和“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全身运动观构成了孙式太极拳注重整体的价值取向。他所创造的孙式太极拳是以太极阴阳互济,极尽柔顺之至为体;在运作的过程中参以内外八卦相合之理,求以动中之静,内外合一,以极尽中和灵变之妙。演练孙式太极拳,要体会周身内外的虚实转换,开合相接,动中求静,变中求整的规律,达到内外合一,神气合一,内劲中生。在演练孙式太极拳时,要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形断意不断,势停意不停,循环无间。在运动形态上,要松、整、匀、轻、静。关节、肌肉要松柔协调,不要较劲、板劲;身形要整,符合内、外六合。

3.3 “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主要指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三者浑然一体,包括自然界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天人合一’为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之一。‘天人合一’不仅指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而且指现世与超越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尤其指超越与内在的统一,对天道天命的虔敬与现世伦常积极尽责的统一,终极关怀与现实负责的统一。”[9]因此,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它蕴涵于儒家、道家等思想体系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孙禄堂认为,拳术的本质是拳与道合,即通过拳术的修为使人与道相合,这就意味着此时人的身心机能符合道体,达至完善的境地。

3.4 “贵和持中”的价值理念

贵和持中的思想是东方文明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的触角也伸向太极拳文化的深层,成为太极拳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儒家强调,“中”是天下的根本,天下的本源,达到中和的状态,宇宙及世界中的万物便能够和谐平衡地发展。“中”指事物的度而言,即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能不及,“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其中”,便是“和”的实现。孙禄堂的武学思想将贵和持中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孙禄堂认为:“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为,万物育矣!若知五行归一和顺,则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10]练拳时皆合拳中规矩法则,将拳练至中和之境,天地正为即阴阳相合,万物可生。五行归一合顺,内外一致,那么天地间之事便都可依理而知之。

“贵和持中”的思想在孙式太极拳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孙式太极拳的核心是求得中和,“中和”是孙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特点。孙禄堂先生曾经说过“拳术一道,首重中和”,内劲生于中和,中和源于内外相合。所以,孙式太极拳把形意拳的内外合一、八卦掌的动静合一,融合到太极拳的中和状态之中。孙式太极拳架高步活,重心无上下起伏,无左右晃动。通过活步,使重心不断地在转换中运动。中和是孙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特点,内劲者生于中和,而中和源于身体内外系统之和合。于内,则生于五脏之相合,行于经络之畅通。于外,则生于身体运作之中而不倚,动而若静,协调一家,行于起钻落翻之循环鼓荡。

3.5 格物致知之学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学》曰:“致知在格物”。《中庸》曰:“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所以格物致知为中国人“修性”的方法,能穷究物性即能穷究天地之性,得回人的本性。钱穆认为,格物致知是洞澈宇宙万有变化以明心见性的方法。

孙式太极拳是一种修为和完善人之身心的拳学体系。孙禄堂提出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从而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武术成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孙禄堂进而提出文武并修的思想,倡导建立文武并修、知悟互济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强调通过挖掘武术的认知与教化功能,使武术成为一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身体共同受益,并与文字教育互相启发、互补相承的教育体系。

武术教化功能的特点,一是通过体悟的方式,即通过身心机能的改善而产生对心智的影响;二是教化的对象是心性而不是知识,即改善的是人的心性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而不会对知识积累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修武形成一种完备的教育体系,就必须借助于文字的功能,使这种自身体悟的经验能够确切地表达与传播出来,进而与其他的文化形态建立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字教育是以消化别人的知识与经验为主体,要想提高文字教育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使之具有内在的体验依据。于是就需要通过修武来改善心性,提高认知能力。所以,只有文武兼修、知悟互济,教育方法才能完备。

4 参考文献

[1]马明达.武学浅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8):23.
[2]王铁成.论中国之武学[J].武当,2003(8):40-41.
[3]卢东镐.析近现代武术革新派主要人物与武术传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增刊):93.
[4]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姜娟.太极拳文化价值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43.
[7]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8]孙剑云.孙式太极拳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9]汪学群.钱穆评传:中国民族性与中华文化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孙叔容,李慎泽,孙婉容.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M].郑州:海燕出版社,1992.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8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