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外国友人慕名来江门了解学习咏春拳。
咏春拳以其健身强体功能受青少年青睐。
冯振。(资料图片)
鹤山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叶问师弟冯振日前在家中逝世
昨日,说到自己的师傅冯振,咏春拳江门武术馆总顾问黄海泉还有些伤心难过,“只能用德高望重来形容老人家,”他说,“而且,在古劳咏春拳的发展中,他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德高望重,贡献突出!”熟悉冯振的咏春拳“圈内人”也这样评价冯振。
冯振,生前为鹤山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叶问的师弟,弟子上万人,分布在海内外。日前,冯振在鹤山市古劳镇木便村家中逝世,享年91岁。他生前为在世的咏春拳传人中辈分最高的长者,也是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近日,记者走访了冯振的弟子以及咏春拳界的人士等,了解一代咏春拳大师的事迹。
文/图 记者严建广(除署名外)
师承梁赞徒弟 创新咏春拳法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种,而真正让世人知道咏春拳和它的历史,离不开近年来热播的电影《叶问》。电影《叶问》不仅捧热了咏春拳,也让世人知道了咏春拳的代表人物梁赞、叶问。
据了解,梁赞是近代以来咏春拳中众所公认的祖师,被誉为“咏春拳王”;而由他直接传下的咏春拳分为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两派,冯振即是古劳咏春拳的代表性传承人。
祖籍鹤山古劳的梁赞生于佛山,70岁时,他回到家乡古劳居住,收了一位身材瘦弱的徒弟王华三。王华三体重只有40公斤,初学时和那些身强力壮的师兄弟交手,总是屡战屡败,没有还手之力。
因此梁赞深入研究,将自己毕生武艺浓缩,有针对性地把原来的正身咏春拳改为偏身,精简提炼出实战性很强的十二路散手拳法,教给王华三以弱制强,由此创立了古劳的偏身派咏春拳。
“王华三是冯振的姑丈,”说到冯振学咏春拳的缘由,冯振弟子黄海泉告诉记者,“所以,他跟着王华三学咏春拳。”黄海泉说,王华三从梁赞那里学到了古劳偏身派咏春拳,又将这种咏春拳绝技传给了8个弟子,其中以冯振表现最为突出。
据了解,冯振出生于1921年,少年时期正是日寇入侵、盗贼横行之时。决心练好功夫、保卫家园的他,从16岁开始便跟从王华三学偏身咏春拳。由于勤奋努力,冯振进步很快,成为王华三8名徒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的拳艺刚柔并济,身法、手法敏捷多变,步法灵活,进退自如;善用短桥、蝶掌,善发寸劲,善于短打、侧身快打;善黏手,手感强,反应敏捷;三点半棍为其一绝。
熟悉冯振的人士讲,生前提起咏春拳的传承,冯振曾深表忧虑,“以前学拳,可以防身,这是不少人热心学习咏春拳的初衷,但现在的武器越来越现代化,武术在进攻、自卫方面的意义,已经不大。”他担心长此以往,许多武术会逐渐式微。
“冯振不仅学习咏春拳,还对咏春拳发扬创新,”黄海泉说,“他堪称一代宗师。”
武德高尚 弟子遍四海
“圈内人都用‘德高望重’来评价前辈冯振,”中艺咏春体育会会长黄日升说,“冯振正义感很强,教出的徒弟也很有正义感。”而据了解,冯振和他的弟子冯根珠的名录还载入了《广东武术史》。
据了解,冯振年轻时看到附近有拳术高手恃武收“买路钱”,便挺身而出,指责对方:“学武之人更应捍卫正义。”他说:“我若败了,是学艺不精,被打死与他人无干;我若胜了,你便不得再为恶。”经过一番恶斗,冯振取胜,对方果然信守承诺,从此不再欺压良善。
“上世纪50年代,冯振到了香港谋生,”黄海泉告诉记者,“冯振到了香港,开始靠卖体力在码头做搬运工为生,曾睡在码头附近贫民区的走廊甚至过道上,还数次被毒蛇噬咬,险些丧命。后来,在友人帮助下,冯振得以开馆收徒,以教授咏春拳和行医为生。”
由于武艺高强,为人正派,他的武馆很快来了几十名年轻人。他们分别来自南海、番禺、佛山等地,在香港以打散工为主。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咏春拳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能与恶势力对抗。从此,偏身咏春拳走出了鹤山古劳,开始了在香港乃至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
据了解,当时叶问也在香港开馆收徒,他和冯振都是梁赞的第三代弟子,辈分相同,非常投缘,两人经常一起到茶楼饮茶、切磋武术。
1997年,由于年纪大了,冯振把香港的医馆武馆交付儿子冯强,自己回到家乡古劳,在古榕、竹林和池塘环绕的老屋继续研习、传授拳艺。冯振辈分虽高,却平易近人,人称“振叔”。
“他收徒首看人品,始终强调人品、武德与传承咏春拳之间的关系;他的武德影响了弟子,在他香港收的弟子中,冯根珠最威水。”黄海泉说
鹤山咏春拳入选非遗
在鹤山古劳咏春拳的传承中,冯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据了解,现在该派咏春拳传人基本上都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而早年,冯振在广州传授拳艺6年,在香港传授拳艺33年,不少外国人向他学习拳艺。他把古劳偏身咏春拳传播至香港、澳门,并走出国门去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乃至世界各地。
据了解,目前,在海外至少有120多个国家拥有咏春拳馆,教授包括古劳咏春拳在内的咏春拳,而在内地,也逐渐形成了“北太极,南咏春”的格局。
黄海泉告诉记者,冯振的生日是三月份,所以,冯振生前的每年3月,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弟子专程赶到鹤山古劳,给他拜寿。据了解,在冯振89岁大寿时,曾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咏春拳弟子到木便村寻根问祖,向他请教咏春拳术。
2007年,以偏身为特点的鹤山咏春拳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冯振当之无愧地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