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三合”、“内三合”的本体提法是否错误——张光燄

[复制链接]
1082 0
sssssddd 发表于 2017-12-27 02:11:0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少的太极拳书,都认为“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是体外相合的三个统一体,把“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看成是体内相合的三个统一体。通过三年的阴阳鱼解读,我怀疑这种本体提法的正确性。
“肩与胯”、“肘与膝”是以腰相隔的上下肢体,它们的特性与功能都不相同。从哲学角度说,它们不具有同一性。从太极学说的阴阳观点研究,它们之间也没有阴阳互根、互斥、转化的关系。至于“手与脚”的相合,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比如:“左右分脚”、“左右蹬脚”、“转身十字腿”、“转身摆莲腿”这几个拳势,手与脚才是相合的,才出现阴阳互根、虚实转换、动静相寓、刚柔相济的阴阳鱼。
我怀疑,著作者们是否将“相合”与“相随”的概念弄混淆了。“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的关系是上下相随的关系。所谓相随,就是保持一致,“一动周身无有不动”、“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按照杨澄甫大师对上下相随的要求,肩与胯松活一致,肘尖往前不能超出膝盖,膝盖往前不能超出脚尖,手往前不能超出脚尖。其父健侯公另有一套内功理法。他要求用肩上气圈控制肩、肘、手,用胯上气圈支配胯、膝、脚,用腰上气圈管辖肩胯两个气圈,用钟锤的提、荡、旋、转来掌握身法与步法的节奏。这个意气架构控制了全身,肩、肘、膝、胯、手、脚就统一一致,上下相随了。
依据我对阴阳鱼的理解,“手与手”、“脚与脚”、特殊情况下的“手与脚”,才有相合关系,才能出现阴阳互根、虚实转换、动静相寓、刚柔相济的阴阳鱼。是否应该提出这样的本体“外三合”。
对“内三合”,根据魏树人著作里汪永泉揭秘的健侯公的提法是“心与神”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这种“内三合”的提法,与李仲轩解析薛颠大师的内功练法是吻合一致的。薛颠练功,是练精化神,炼神化气,练气还精。在我看来,第三步功的“精”,与道家的“虚”,还是一个概念的对象,即高级营养物质,只不过形态上有区别。“精”,似乎是有形的实体,“虚”,好像是“空”、“无”。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打个比喻,“精”与“虚”的关系一样。形态不同,实则一也。
“意”是心的属性,但中间必须有心隙化神的环节才能心意相合。心隙化生的神属阳,但孤阳不生的,必须由肾精化生的神属阴来相合相融,才能化生出“意”。象形的意是假想的意,属阳;抽象思维的意,即拳理的意属阴。阴阳相合相融,才化生出真意。拳家们都说,“有意也无意,无意出真意”,就是这个涵义。只不过他们表述得不够清晰而已。
“气”是全身血液流动生热而化生的热能。这种流动的物质是分散的,弥散全身的,也有阴阳的属性,弥散得远而轻的属阳,弥散在脊柱而凝重的属阴。阴阳相合化生出真气,与意相合,就受意的引领,由分散而集中。这样,“心与神”、“神与意”、“意与气”就相合相融了,形成了一种弥漫全身的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是更高级的营养物质,返回来又滋补了心、肾。这样循环往复的化生,就是太极拳健身、益寿、延年的习练功法。
请看,阴阳鱼在这里变化了三次,神意气在身体内部由低级到高级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大循环。这说明杨健侯与薛颠的说法是正确的。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提法显然不符合阴阳鱼的规律,应该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就在于为弄清阴阳鱼的对应关系,乱点鸳鸯谱。而“力”的概念引入炼神炼意练气的过程,就如同煎一锅人参大枣羊肉汤的滋补品,却扔进了一块破石头一样的不和谐。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16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