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学主要特点浅析与理论核心

[复制链接]
1035 1
lqb 发表于 2017-4-8 05:17:5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咏春拳学主要特点浅析与理论核心
咏春拳学的主要特点可从三个主要方面浅释如下:

第一方面:近体实战的基本技术体系

传说清朝时,五枚师太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咏春拳,姑不论其可信性如何?其实白鹤不会拍动双翅进攻一字长蛇,人的双手则不同,它是人体最零巧的运动链,不但运动功能最多,而且运动幅度最大。

在古代,“手搏”就是一种以打法为主体技术,并辅以踢法、摔法和拿法,它是四击的徒手实战格斗技。咏春拳强调以双手打法为主体技术,不但继承了传统“手搏”积累的两千年以上经验,并且还有所创新,其特点有六:

(一)当双方近打时,如用转马使对手侧身相向,仅能一手施力时,可以居于以多胜少的优势。如果利用连环均衡的攻防双手,在时间差和机会率方面都会占较大的便宜。善用双手为主的数量优势,是近战技术体系的特点之一。

(二)人体构造是对称的和平衡的,可像建筑物设计一样,外有几何中心线和内有力学重心线。

当以双手为主体技术时,可将左右方一分为二,去设计简洁的动态的基本动作,其单手的运动链及每个关节都有特定的运动方向和方式。

如将手视作兵器时,其单手的基本动作可成为刀、剑、鞭、斧、锤、钩、盾、双节棍等多用途作用。

当将左右方合二为一,随意组合动态格斗时,其左半和右半的动作可以不对称,但整体必须动态平衡。双手做同一动作可为双刀、双剑等,做不同动作可成为一刀一钩,一剑一盾等,它是以二的倍数增加着。

善于运用双手为主体的多面手作用,是近战技术体系的特点之二。

(三)对打时双手可以同时一守一攻,也可以最短时间连环进攻同一目标。

利用相辅相成的辩证法思想去设计双手互为兼顾,是近战体系的特点之三。

(四)身体和马步姿势要便于运用双手朝向对方重要目标———全身的重心线(一般以外形的中心线代替),不但较易击中要害而且受力也较重,双手连中时尤甚。因此,正身朝敌的“中线理念”和“朝面追形”战术,就成为双手可及距离的近战技术体系特点之四。

(五)近代立体战争,最后胜负仍要取决于陆军的近战攻取。同样实战格斗最后胜负也往往取决于近体战。

咏春拳强调以近打为主,以双手为主,以快攻为主。近体攻取的成功要决,就是时间第一,一切技术动作均从属于节省时间,作为衡量其实用何时何地的标准。

咏春拳强调短距理念,例如要拳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快时间的猛攻。在技法上强调精简理念,要用最简洁动作完成最直接的进攻。因此,精简实用直截了当的快攻动作,是近战技术体系特点之五。

(六)近体战时,如果敌我之间迅速互攻,无暇思考怎样出招,拳来拳往互有击中。但也可应敌来势而变化,造成对手教你如何出招的局面。咏春拳就有训练粘贴控制对手来势的技术,因此这种称为“黐手”的技术,是近战技术体系特点之六。

总之,“咏春拳学”是根据整体的人体动态规律建立实战格斗的基本技术体系。

第二方面:近体实战的理论核心

要使近体实战打得好,其奥秘在于使对方失去平衡。例如扭斗时视觉难以发挥,全凭肢体触觉的条件反射,立即感知对手的重心变动而迅速反应,使其失稳而被打倒或摔倒。又例如格雷斯柔术关于猛扑的抱腰摔,利用两例的对手,亦全凭条件反射迅速作出反扭打或反抓抱,例如以撞拳迎击术前的头部去抗衡失稳,又或降低重心和加大支撑而去抗衡失稳等。

咏春拳的双黐手就是锻炼两手的触觉反应,可以按照设计的几种基本动作反复练习。当中枢神经系统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时,两手可以达到反应零敏和随机应变,在迅速千变万化的实战中能够应付自如。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咏春拳根据基本技术体系总结出“无招胜有招”思想的主要依据。

“咏春拳学”则发展了这个思想,强调“无招胜有招”是近体实战的理论核心,在任何形式的近战中均可运用。因此,也可称为“实战拳学”等等,用不用咏春名称并不重要。

用“咏春拳学”观点去认识双黐手,其特点有四:

(一)双黐手锻炼是由双方的四条臂膀在内外门范围运用几种动作循环反复地相互粘贴翻滚,如在一个无形的圆弧和直线之中,形成活的劲力流动和前推的力度。它锤炼双手左右兼顾,可以最快而流畅地打圈卸除对方之力,也可以最快而流畅地转化为直线攻击对方之力。不但锻炼与对方搭桥之手接触的感觉和反应,而且锻炼制造和寻找对手之空隙漏洞,达到“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等战术的应用目的。

(二)双黐手可以成为双方近体实战时的攻防拉锯地带。它既是直线进攻的桥梁通道,也是内门防御的缓冲区域。

(三)双黐手可以成为踢打摔拿四击之间最快接轨和转换的编组地带。因此,它填补了近战领域一向存在着的空白。

(四)双黐手是“无招胜有招”理论的主要依据。但在实战时,谁都不会主动采取黐手形式,首要是简单直接攻击对手。当出手受险,湎要变化来达至目的时,才发挥平时练习双黐手那种反应纯熟练快捷机巧的零敏性,去应付千变万化的局势。不论对手会不会黐手都一样对付,全凭自己的反应零敏,伺敌先机去战胜。

总之,“咏春拳学”的近体实战理论核心是“无招胜有招”,而双黐手则是此辩证理论的主要依据和入门锁匙。

第三方面:直线攻击的最佳动作

西洋拳击的直拳,是带拳套直线攻击的主要拳法。四、五十年前西洋拳很侧身,到了祖路易时身已站正,上身略倾前,到阿里时上身很平正,但仍有跳步,到泰森时已压前,两手保持均势,无跳动。可见不断改变不断变化。咏春拳的日字冲拳则是不带拳套直线攻击的主要拳法,后者的特点有五:

(一)按照中线理念和短距理念快速反应,拳肘沿自己中线发出,打向对手中线。

(二)利用地面反力,通过肢、腰、肩、肘、腕、拳的整体性攻击,有时甚至加上全身射入的冲力,最大限度增加打击速度和力量。例如近战出拳接触敌体的瞬间,利用腕关节的抖动加速,突然产生的爆发力,加重了出拳的力度。

(三)出拳时肘不摆幅,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近战时对手难以预防。

(四)辩证的双手兼顾,连环进击,要比西洋拳击更快捷、更频密和更具威力,例如用两手组成动态的三角形刚性结构,可从内门中线硬压楔入,不论对手如何抵挡,仍然轮番强行尖劈直贯。

(五)咏春拳讲究经济原则,既然拳打出去,就在外变化,假如一击不中,就改变方向再击,这就是长桥发力之意(西洋拳击不中就将拳收回再出击),李小龙则称之为“寸劲”。

总之,咏春拳的日字冲拳(也可用直掌标指)是近体实战最主要的各最佳的直线攻击技术。

从以上三个主要方面浅析,可以认为黄淳梁提出的设想,是现代近体实战最完整的科学体系。

今日咏春拳术已传遍五大洲,它的影响早已在世界各地确立。因此,深入研究“咏春拳学”已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黑化肥发黑 发表于 2017-4-20 10:47: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真不讲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