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妙门实修

[复制链接]
824 2
yqikwvzxvm 发表于 2018-11-3 23:28:3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妙门实修
六妙门修法

宋智明
六妙门属于天台宗圆教的不定止观,不同根性的人在修法时可获得不同的果证。本通于世出世法,但据圆人修法无法不圆之意,故谨就向上圆门论此止观。

“六”即数、随、止、观、还、净的六法,“妙”是涅槃的果证,“门”为能通;以此六法能通涅槃,故称为六妙门。智者大师在《六妙门》一书中,立有十章妙门之法,可赅摄一切禅法,是非常完备的法门。兹总结数位恩师的教授,并参照《六妙门》一书的内容,以一门赅摄诸门的善巧方法,设立步步深入的圆修次第。借此以报师恩、以饷同好,并请诸位佛门大德慈悲法正。
第一节 初善的修法
一、修前的准备
1、休息——打坐前先要注意身心的休息,不能疲劳后入坐,否则身息心三者均会因不调和而出现偏移正位与不适感,于是无法进入轻安。因此,睡眠要足,坐前不干重活,不过度用脑,饮食不饥不饱,呼吸要使之缓和,心里应无负担,坐前还须排泄。这样身心轻松地去打坐,就容易与道相应,很快便能获得禅悦的受用,就如同科学家进入实验室一般,如果身心疲惫,就难以获得成功。
2、环境——选一清净的环境,最好在房间内,如房间内人多,可选屋外的树林里或空地上,但不要坐在有人来往的路旁,以避免各种干扰。坐处的空气应通畅而不当风,光线宜适度而不耀眼,不燃点有刺激性的香;不可坐在密纹帐里或屋顶低矮之处,这会因沉闷感压迫呼吸而使心情烦闷,不利于入静。初修者如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打坐,就容易进入禅定境界,因而对打坐修道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反之,因环境的干扰,易产生不良的身心反应,就会厌烦与苦闷,如勉强坐下去,可能会出现各类偏差,不仅会因此而退失修道之心,且于身心健康也很不利,所以要十分注意环境的选择。这就如一个完善的实验环境,对科学家顺利实验极有帮助一样。
3、时间——初修者每天打坐的次数要多些,一般二至四次,打坐的时间须短些,一小时左右为佳。用功时间一般取早晨三点至五点为最佳,因阳气刚升,精力充沛,头脑清明,有利于进入禅境。临睡前应小坐一次,不管时间长短,养成习惯,对功夫的连续与睡眠的安宁,均有好处。在初级具体的修法中,打坐时间可分为三种:第一阶段,半小时至一小时;第二阶段,一小时至一小时半;第三阶段,一小时半至二小时。这三种时间的安排,是一般初修的情况如果修行已有基础或进步较快者,可不受此限制。尤其是已有定力者,可以自己把握时间,运用自如,不再受时间的影响与支配。
4、坐具——坐在床上或方凳、蒲团上均可,坐垫须松软舒适,后座应垫高一至二 寸,保持安稳,冬寒季节应特别注意保暖,两腿应用棉被包严,以防膝盖受风寒。
5、思想认识——打坐前应思惟自己今日打坐修法究竟是为了何事?是为开发智慧、成就佛道,还是为名利私欲、贪图禅味或求神通奇迹?如果掺杂气功意识、外道邪见以及不正确的知见,一概不能进入正修。应先明确方向,树立正知正见。当经过一番反省,真正具备了为了生死大事、成就自他的大志愿,一心精进求道,方可进入正修。如或未然,应先通过学习,观察事理,辨别真伪,取舍得当,除去各种执见,圆解佛法真义,然后以此正确的思想认识去打坐修法,就可免去许多障碍,不致误入魔窟、偏离正道。
做了以上的五点准备,已经具备了修法的基础,接着就可进入初善的修法。
二、初善的修法
1、审气——坐处等准备完毕后,先绕几圈,应注意脚步轻慢,呼吸缓和,然后做如下思惟:我应到哪里去打坐,距此约有多少步。思毕,缓缓行小步,此时更宜注意呼吸,不使粗急。许多人因在打坐之前不注意呼吸,或匆忙散乱,或高声说话、开玩笑等,致使心粗气浮,打坐时心息便无法相依,很难入静。因此,在这时要凝神贯注,不生粗乱。当走到坐位前时,应慢慢安放身体,轻轻地坐于座上,此时住气渐渐转换行气,入坐时便气安禅定,自然能获得轻安。
2、趺坐——于座位上,解衣缓带,然后结跏趺坐;初学单跏趺(单盘),久后应以双跏趺(双盘)为佳;将薄棉被或毯子包好两腿及膝盖,务令一切用具调适安稳。
3、调身——调身的动作有好几种,这里介绍二种。初学的先用第一种,功夫有进步了即可用第二种。
第一种是七支调身法。此法调身时,动作一定要缓慢,用意不用力,眼睛微开,呼吸任其自然,也可想像自身在虚空之中。
第一支:头向下低,再抬起向后仰。
第二支:头向右倾转,再反过来往左倾。
第三支:头向右后转,再反过来向后转。
第四支:头顺着时针方向,前、右、仰、左,轻轻旋转;再反过来向逆时针方向,前、左、仰、右,轻轻旋转。
以上各式,头部活动而身体不动,肌肉与神经应放松,要自然。
第五支:身体以腰为中轴,先向顺时针方向,前、右、仰、左,慢慢旋转;再反过来逆时针方向,前、左、仰、右,慢慢旋转。
第六支:以脊柱为中轴,身体向右后转,再向左后转,两肩摆动幅度应大些。
第七支:身体向前方往下倾,再提起往后仰。倾前应低些,后仰幅度应小些。
以上每个动作各作三至七次,如果觉得身体已是轻松,做一次也可。
第二种调法只须做深呼吸,当吸气时,全身上耸,把全身舒展开来;呼气时,全身松下,觉得失去重量一般。如此做几口气即可调至安适。
调身完毕后,将身体向前一靠,然后竖直背脊,并以松静自然来维持住,不可用力挺起,但也不使它弯下去,要恰到好处地平直而住。腰要松,腹要沉,胸须略向内含,两肩自然松下来,颌轻压喉结,舌头轻抵上颚,两耳垂肩成一条线,鼻对脐轮,头要自然地安住,不可有后仰前俯及用力支撑感。身位调正后,以左手置于右掌上,两大拇指轻轻相触,放在脐轮之下二寸处,贴近小腹,形成椭圆的形状,此即法界定所,有助道的功能,易入禅定。然后,放松两臂,使稍离身体,此时,应纵任身体,松散四肢,布置骨节,不倚不曲地正直端坐。如觉得有不适不松之处,应微微运动,调令轻利。
4、调息——先稍开齿,微举舌头,轻轻地吐出胸中浊气,正吐之时,觉气从全身呼出,想百脉不通处,随着呼气而通顺无滞。气出尽后,闭口合齿用鼻吸清气,觉一股清气从鼻一直吸入脐轮,然后稍停,再将气照前法呼出。如此做一至三次。
调息毕,细细闭目,勿使眼睑太紧张,应朦胧见座前二、三尺处的微光,如果见光觉得疲劳或头重不适,则可轻闭双眼断其光感。
调息后如果出息中有声、结滞不顺、呼吸不细长等三不调相,应继续用以下方法调摄,直到出现正常的息相为止。
一是忘掉呼吸,意守脐轮或脚底涌泉穴,意守时应注意不可着意太重,应似守非守,若有若无。注意不可有气的意想,否则会执着成偏。因系心下部,浮气即能下降,上部变得虚轻,息道就能恢复正常。
此法也可作为专修,如久久功纯,心念停住,即入凝心止;如进一步身心泯然,任运自寂,即是入定止。因此专修此法也可以达到入定的目的。
二是用意宽放身体,一次乃至百千次,渐渐觉得身心轻快,息道自然便能恢复正常。
三是想呼吸遍全身毛孔出入,完全无障,如是百千次,直到呼吸轻细为止。
四是观想自身坐在莲花上,鲜洁庄严,莲花处在无际的澄清大海之中,此时海天一色,在冥冥之中,感到轻安无比,逐渐化为高大之身。也可同时观大海上无数修行者在莲花上安禅入定。
此法也可作为专修,到了泯然之际,则一切消亡,惟觉一片空明,则入定开慧,成就妙用。
以上四种方法应选用一种用以调息,如果有效,应继续深入,无效则改用另一种,不可三种同时用。经过调息后,息道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深长细匀,资神安稳,情抱悦豫,即成就了数息修法的正确息相。当息相出现后,不应再修调息及起分别之心,应无心应之,否则又会重新出现不调息相。
如果未有调至息相,应一直调下去,无论多少座,直到息相出现,然后再修以下各法。不然的话,因息道不调的干扰,不仅不可能进入静境,反而会产生妨碍,影响进步。
5、调心——调心法以趋入正念与不昏不沉为根本,根据初心的需要,分为以下四个程度:
一是默念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思惟:佛果菩提究竟功德与凡夫因地性具功德不一不二;体解大道在于觉悟,不于心外求法。)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思惟:无量法藏,一切真理,乃是引导众生入佛的方便,不能死在句下,被文字缚;若能揽教照心,深明心法不一不二,则能善用心法开发本有智慧。)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思惟:一切僧众乃我良师益友,当和合依止,无喜无嗔,无憎无爱,平等一如,共同办道;心清净故一切清净,一切若僧若俗,均作圣人想,不起是非分别,心中廊然无碍。)
二是默念发愿文:
“愿我速得成就文殊菩萨之大智。”
“愿我速得成就地藏菩萨之大愿。”
“愿我速得成就观音菩萨之大悲。”
“愿我速得成就普贤菩萨之大行。”
“愿我远离二执,速灭三障,得定开慧,具足方便,利乐有情,早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发愿文也可根据自己的愿望编选。
三是观想;观想自身坐在莲花之上,莲池宽广,虚空无尽。自觉此时身心轻安,欢喜内充。片刻后,反观四大渐渐分离,散向虚空,不见内外,不觉能所。如此观想后,身觉虚微心念无系,即可进入修法的佳境。
四是通过以上的三法的调心后,应放下一切,无取无舍,然后默默谛观此刻的心念,如觉仍有妄念浮动,散乱过多,则应似守非守地把心意放在脐下;如觉昏沉过重,精神不振,则应微用意观在鼻端,并略开眼见光。也可用放下与提起之法来调治。如没有过重的散昏,则不再去理会它,而转入正修中去。

第二节 中善的修法
中善是修法中最重要的部分,这里因以坐中为主,故先围绕数随二门作为入手功夫,其中亦贯摄止观等意。至于其余四门,另在后文中述之。
一、数息法
当气息已调至深长细匀后,息相绵绵虚微,此时心念便随呼吸出入,不可太着意,要若有若无地无心观察,入内至于脐下,出外则至虚空。心念随着一出一入,开始安祥地徐数,从一至十,不使间断,要一句接着一句地数下去,心摄在数的内音上,不令弛散,同时要注意控制内音的响度,不可太响而乱心,也不可太轻而失照,要根据昏散与心的明暗情况,调至恰到好处,使安静清晰为佳,此为入静关键。若数至中间妄念干扰,忘记所数的数字,则应从一开始再数,不能寻找自己刚忘的数字。体虚者可单数入息,可补元神;体实者可单数出息,可泄实火。不可出入都数,否则紧迫成病。
在数息的时候,除了略觉有呼吸及数字音响外,没有我能数的思想,没有呼吸被我所数的念头,没有用功想,没有功德想,一切均无想。因此,此刻没有我、世界及身心的一切,只是随着呼吸的自然惯性,不断地数着从一至十,反复如斯,则渐入忘身忘心的佳境。
假如从一至十的顺数法用久之后,因太熟而与妄心相杂,此时应反过来用逆数法,从十至一,或内数至三,外退为一等方法调转,以增加觉察心。
如果数至中途出现各种干扰,气息重新出现不调,应立即放弃数息,用第一节中的调息法调匀后,方可再数,否则会因气闷不适,久久成病。数息法的功能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一、能证圣道:《六妙门》中说:“一者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是人必定得三乘道。”(《六妙门》第二页)
二、能治报障:《六妙门》对治门中说:“云何坐中知业障起相?云何对治等”分别觉观心散动攀缘诸境无暂停住故,名业障起,浮动明利,攀缘诸境,心散纵横,如猿猴得树,难可制录。尔时行者应用数门,调心数息,当知即是真对治也。佛言:‘觉观多者,教令数息。’”
三、自体相摄:《六妙门》相摄门说:“如行者善调心数息之时,即体是数门,心依随息而数故,即摄随门。息诸攀缘,制心在数故,即摄止门。分别知心数法及息,了了分明故,即摄观门。若心动散,攀缘五欲,悉是虚诳,心不受着,缘心还归数息故,即摄还门。摄数息时,无有五盖(贪、嗔、睡眠、掉悔、疑)及诸粗烦恼垢,身心寂然,即摄净门。”
四、胜进相摄:《六妙门》相摄门中说:“行者初调心数息,从一至十,心不分散,是名数门。当数息时,静心善巧;既知息初入、中间经游至处,乃至入已还出,亦如是,心悉觉知,依随不乱,亦成就数法从一至十,是则数中成就随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细心善巧,制心缘数法及息,不令细微觉观得起,刹那异念分别不生,是则于数中成就止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成就息念巧慧方便,用静鉴之心,照息生灭,兼知身分刹那思想,阴入界法,如云如影,空无自性,不得人法,是时于数息中成就息念巧慧观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成就观智,识前法虚假,亦复善巧觉了观照之心,无有自性,虚诳不实,离知觉想,是则于数息中成就还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不得所观能观,以慧方便,亦不得无能观所观,以本净法性如虚空,不可分别故。尔时行者心同法性,寂然不动,是则于数息中成就净门。”
五、数息念佛门:数息如与念佛法门结合,即是数息念佛门,修法如下:数息进入常规后,在呼出时念“阿弥”,吸入时念“陀佛”;反过亦可。念佛时的速度应随顺呼吸,不可与呼吸逆。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
以上五种功能修数息,如果进入一门,即可深入,不必再转修。如果是次第依数至随门进入,则应具如下方便:
修数息法至纯熟后,觉得心念能任运不作意地从一至十自然而数,完全处于无心的状态。此时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觉得有一个数息的字音在,仍是粗动,心中有轻微的负担感,因此心数不相再数。至此,已完成数息的功夫,即所谓证得数息法。这时应放弃数息法,很自然地转入第二阶段的随息法,以求进一步的深入(如果已证入禅定诸境,则应放弃一切法)。
得了证数法后,应注意平时的保护,注意息道的缓和,不令粗急,以免又会失去。
二、随息法
数息法入下手,心念便更为轻安自然,此时一心依着出入的虚微呼吸,呼出是虚空不可得,吸入是虚空也不可得,内外一体,无身心世界,无能所对待,无动静取舍,只是无心地将微细的心系在息缘里,不生分散等意。这样一直随息出入,觉得心息相依,渐至微细虚豁,身体如同浮在虚空或呈高大之身感,内心异常轻快愉悦。此时可能会出现种子影尘及诸变化,不管是何种境况,只是一切不住,不取不舍,仍然随息下去,直到心息双亡之际,豁然证入真空心体,此时湛然一片,灵知了了。如未证入,则应续修止观等法。
随息法如与念佛结合,即是随息念佛法门。以四字洪名随息出入,可以速证一心不乱。
随息功夫纯熟后,心念已至微细,内静不乱,此时觉知气息或长或短,在虚微之身中,遍身出入,没有质碍的阻隔。心息能够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此刻觉得随息仍是粗动,无心再随,像是一个人在疲劳时只想睡觉休息而不乐众务一样。当然,这时不是疲劳或昏味,而是融融熙和,全身心沉浸在轻安之中,就像坐在三月的花园里,百花盛开,清新的空气,温煦的阳光,浸透了每一个毛孔,这时什么也不愿想,什么事也不愿去做,只是沉浸在暖洋洋的欢喜与恰悦之中,昏昏欲睡,又明白如斯!随息成就的觉相就是这般恬然凝静。在此时,不可再起分别心,不可回顾前境,更不可有意追求定境,应一切放下,把随息的心也放下,把放下的心也放下,一切无住,内心湛然,自然地证成随息而入于禅定之境。
最后略说随息门中的观意。虚溪大师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忘境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随息的息相即是妙假之境,故有而非有,而随息之心一切不住,不起分别执着,虚灵妙应,故观为空。当随息至能随所随顿时脱落时,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此时即证入中道实相。而修者不能有期待想,也不要以后总有一个先忘一个后忘,其实此时来到自己也不觉知,所谓因缘时节成熟,自然得个消息。而此中道实相现前之际,一心灵知融摄一切而又超越对待,故无踪迹可寻。
《六妙门》旋转门中说:“即息是空,非息灭空,息性自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离空无息,离息无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息空故,非真非假,非世间非出世间。求息不得息与非息,而亦成息念。其所成就息念,如梦如幻,如响如化,虽无实事可得,而亦分别幻化所作事。菩萨亦复如是。虽无息性可得,而亦成就息念。”
这段观法即是空假不二观,可作随息中参考。

第三节 后善的修法
一、坐毕收功法
1、放心——把收摄在缘的专注心放开,将知觉渐渐引至根尘现实中去,不再想用功时的境界。
2、调气——将气缓缓吸入脐轮,然后呼出并觉得散遍周身毛孔,似一个吹足气的透明塑料袋。如此调一至三次,最后吸入脐轮,稍停,即放开不管。
3、回向——合掌念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文亦可自编或自选。
4、运动——缓缓运动腰身、背肩及头、手臂各部关节,然后将手搓热后放在双眼上,片刻后,再睁开双眼。接着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慢慢地按摩面部、头部、头颈部、胸部、腹部、腰部、两手臂等,均一一使之松软适泰。
5、下座——放下两腿,按摩至和顺后,缓缓下座,慢行百步,也可礼佛及作些轻微活动。
至此,一座修法即告完成。(注意:正修中功法不是一次修习成就,因此须根据自己修法中的情况灵活掌握。)
二、下座后的注意事项
1、下座后不要立即吃食物,可喝饮料等。
2、十分钟后方可排泄,不然真气随之而下,造成损失。
3、不要立即做强烈运动,以免逆转气机。
4、不要立即看书、听音乐及一切用脑之事。
5、不要不经活动就立刻睡眠。
6、坐毕后最好保持一段时间不说话,以涵养精神。如一定要说时,则应小声说,否则肺气鼓荡,引起气机不顺,影响今后打坐。
7、不要回忆用功时的种种境界,但如在修法时有障碍,可以回顾检查,设法找出原因,使下次用功时能过关。
8、不要与人谈论修证境界,更不可夸张功夫,炫耀自己,这会使功夫一失永失,为修行之大忌。
9、不要观察与猜测及询问他人的境界,因分别他人境界会产生不良心理,如嫉妒、轻慢等,使自己功夫受到影响。
10、要延续和保持平静的禅态,妥善调养,保护心念,不令打失,这对今后修持影响极大,不可不注意。
11、不要看有关功夫境界的资料,尤不可看气功之类的书籍,因种子的作用,在用功时便出现许多不该有的障碍。
12、要放下心来养性,无为无欲,不能打坐一完,就把俗情杂事抬了出来;应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平淡如水,自得法乐
第四节止门修法
这一部分的修法以止观为中心,前接于数息法门,后通于还净悟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出现的境界及障碍也特多。因此在修止观法门时,还须同时对教理进行深入的研学,平时的身心修养也要不断提高,生活应符合于正道,这样在修法时才能获得进步。

止观法门是通于静坐修与动中修的,因此动静宜结合而用,不可偏废。因为有了数息的基础,静坐中的仪规可以适当简化,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完全放弃仪规,随时可以出入定,能自在地把握修法。
止与观在圆教修法上原是一体同时的,但为便利初心入门,故以方便分为二系进行修习。学者在止观法中,应认识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的道理,方能圆活应用,不被法门所碍。
修习者在证得随息法之后,心境凝然清虚,安然静住而无乱想。此时应歇下一切分别缘虑之心,不 去体味当时的感知与境况,把身心世界及一切修行概念统统放下,但也不可故意起心来放下某某境界,而应在微细的心念中,无心地止去,凝然不动,不起觉观,这就是最基本的无心修止的功夫。大部分人由于执着心重,业障深厚,知见偏多,往往在此时被卡住,伏下去又翻腾起来,出现各种生理、心理的变化,如正邪八能,善根与恶根,魔事与幻境等等,此时应加修密乘持咒法,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准提咒等,配以手印,效果更好,但最好有人传授,手印咒音才不致偏差。用持咒法破障后,心境已较为平稳,出现不同于前的一种宁静,但偶尔还有妄念生起,此时应用制心正法,即在妄念起时,立即以“断”、“放下”等微细觉照心制其妄念,令归清净。此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经常练习,然后在坐中方能得力。虽然加修了以上两种方法,但基本法仍是凝心止,所以在无心凝然修止的工夫到一定程度时,心念转细,某一因缘时节到来,忽然身心凝然寂止,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不知在何地坐,是何时,不知我是谁,此时伏能所之相,不见时空,离于分别,唯有寂静之觉(因有此觉,故不是见性),即是进入了禅定(不要管它是哪一种禅定,不必分别对照),由于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于是证得了止法的成就。
初次得禅定是不自觉的,而且有一段时间不怎么稳定,因此尽量减少杂事,动静结合练习,时时保护定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入定,就能趋于稳定,且能随意把握,自由地出入禅定。
得证禅定后,不管出现什么神通功能以及种种变化,都不要理睬它,应一切放下,了知由禅所发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要明白禅定的目的是借以伏烦恼、除盖障,然后以寂静心而开发真正智慧。因此通过禅定的体验,身心修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便有可能真正证入佛法,故为见道修道的基础。
证入禅定后,经过保护,相对地稳定下来,但此时又易产生对禅境的一种贪爱,于是耽着禅味,产生禅执,如果执心粗重,则又将失去禅定;又执禅之心因无慧照故,则易落于愚定,使道业不成,所以在此时仍要起体真止的观修方法。在禅定时或在平时生活中,时时观察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因此先应明了禅定的境界并非真实,只不过是五蕴假和合的感知而已,故仍是生灭法,本来如幻皆空,只不过是五蕴假和合的感知而已,故仍是生灭法,本来如幻皆空,因此不生执着,不受禅味,境空心亦空,故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可见能所双亡,根尘脱落,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真空之性自然现前,此时的寂静不再是相待的感知,全体是心,全体是境,心境冥一,灵知不昧,这就是悟入真空,见于自性。如不用因缘观,也可用返照法来修。如在禅定中,一心体达“受禅者是谁?”“知禅者是谁?”如此一直穷研返照,同时也不失禅定而起乱心分别,只是无心体究,绵绵任运,直到山穷水尽时节,(因-大+力)地一声,根尘顿脱,灵光独耀,亲见本来,则入于见道位。
体入真性后,每天仍要坚持静坐一至二小时,并以此亲切的体悟,应用于人事,随时随处返照观心,使灵明妙心不受六尘所染。如有习气翻腾,则应随时转化,久之则愈趋清净,自然空净无染,而且心力极大,能成就弘法大业,此时即进入方便随缘止。虽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以种种善巧施设利益有情,而其寂静空明之心,时时如此,并不因境而迁。在方便随缘止中,虽然定力不退,空明依旧,但如果事缘复杂,仍有偏重的执着,如静中偏于空明觉照,动中偏于事缘觉照,还没有达到寂照同时,双照空有,双亡空有的中道境,所以在久久历境练心中,到最后就以息二边分别止法来止息空有二边的偏重,使动静一如,空有不二,一心体入中道圆妙之境;破无明,证法身,便能在一百个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广度众生了。
止法的重点是寂止,故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以止来出离,使之趋于更高一层的境界,而不在境上多加分别取舍,这是修止法最根本的道理所在。
第五节观门修法
观门的修法与止门修法不同,它要在禅定心中,以能观的观智,观于所观的诸境,层层深入,最后达于智境冥一,悟证实相。先述次第三机,次论觉意三味,最后论十乘观法。
一、次第三观
次第三观是方便观法,如练习者在止法中无法入门,即用次第三观来修。
1、从假入空观这一观是入门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认真修习,反复研磨。此法又分为二科,一是析假入空观,属于初步的练习;二是体假入空观,观力较强者方可进修。
(1)析假入空观:练习者在禅定心中,以明了的心慧分别起观,先观定心中的微细出入呼吸的相状,只觉此时息相,犹如空中之风一般,无内无外,了无实合格。次观皮肉筋骨、五腑六腑等身体各种成份,犹如芭蕉之叶,也如梦幻泡影,无有实质。次观微细的心念,无常变迁,刹那不住,没有一个我的主宰。因此,一一遍观身体、感受、心念、五蕴等一切诸法,令其消归于空。久之,于观心中,明见诸法皆无自性,没有得禅之人,亦无禅境之法,既无人法,而此禅定依什么而立?因此了达禅定的虚妄,其体本空。在定心中作如是观时,便有功能与观智的开发,如感觉呼吸出入遍及全身毛孔,心眼开明,透视身内的五脏六腑及经脉细胞与一切虫类,因见到内外不净的假相,及刹那变易的诸法,于是心生悲喜,证得无常、苦、空、无我的四念处智慧,破除凡夫常乐我净的四颠倒。由此得相应的智慧,已深明无我的真理,但未入见道,未证本来。如果在修此法时,出现各种烦恼障碍,则应用对治观来分别观破,如(一)多贪的用不净观法;(二)多嗔的用慈悲观法;(三)愚痴重的用因缘观法;(四)业障重的用念佛观,或用持咒法。
用析空观修习后,虽未证入真空,但已得相应空,内心应是清明的,空觉应时时现前,身心轻快,头脑清醒,精神爽朗而饱满,执着明显减轻,在生活中有一种异常的寂静安宁感。
(2)体假入空观:这种观法也是在禅定细心中,或在析空观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观法。析空观以思惟分析身息心三者皆空无性,而此法则以推理心境四性无体而悟入无生真空理性,故在观智上要比前一步难一些。
四性即以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四句模式,来推理心境诸法本自无性的真理。不过不能在四句上产生分析性的执着,而应借四句模式的推理,打破心境的执着。如在推理时冥然进入真空无生之境,则推理就可停止不用,因为当证入真境时,法亦应舍故。
推理的方法是这样的:①先以心法来推四性:如果是心法自生,应从心生心,那么,能生所生,就有二个心了;又不对境时,心也应常生,但没有境的存在,也就没有心的反映,因此,心并非自生。如果心是从他而生,从外境产生的心,与我又有何干呢?又如从境生心,那么圣人在对境时,也应该生心了,但圣人并不会在对境时生心,所以心并不是从他而生。如果是心境共生,那么,到底与心境各有生性才成为共生呢?还是心与境各无生性才有共生呢?如果心境各有生性,为什么还要依赖对方的共和才能生起?假如一定要心境共和时才能生起,那么应有二个心共同生起,一个心从自心生,一个心则从境而生,但实际上又不然,因为假如心境各无主体没有独立的能生之性,那么在共和之际怎能有所生呢?比如一粒沙没有油,众多的沙共压又岂能压出油来?所以心并非从共生而来。如果说无因而生的,既然是不因心生,又不因境生,心境的本体尚自没有,又怎能产生心呢?不应该人虚空突然无中生有的变幻出心识来,所以说也不是无因生。这样用四性来推理检责,寻找不到一个心的生处,则悟知心本无生,因无生故,一切妄念当下止息,真空妙性全体显现,便证入一空一切空的境界。
②如果用以上四性推检心本无生仍未入门,就应用四性推检境本无生的道理了。如果境是自生的,那么应该从境生境,便有二境的重叠。又心不缘境时,境也该常常现前,而实际上心不缘时境便不现,由此而知境必待缘,是不能自生的。假如从他而生,那么从心生境,此境还属于心中之境,怎能说是境?又心念兔角,兔应生角,而实际上心念之时兔角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不是他生。假如是共生的话,正如前面所说,各无能生的主体,又怎能从共和中而生呢?(注意:前面的二心并生,在此处应改为二境并生)假如说无因而生,就如在太阳之中,忽然出现月亮一样,是不可能的。因此境的产生也不是无因而生的。如此用四性推理检责,也寻找不到一个境的生处,则悟知境也是无生的。
因此,无论是心或境,在反复的推理中,悟知俱如梦幻,求其生性了不可得,当体即是无生。这无生之理,今古常然,始终不改,故佛不能增,生不能减。悟入此无生性,即体达无生真空之道。《童蒙上观》第十证果章中说:“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则体真止也(此与从假入空义同,法则略有差别,初入佛法,最难的即是体入空寂的真性)。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查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若菩萨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着无为而自寂灭,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此即提示证空的情况。
2、从空入假观证得空寂之性后,不取着空觉,而更从空寂之性上启其妙用,广施善巧方便,度化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功德庄严,因此菩萨应进修从空入假的观法。入假观法须在了知一切诸法如幻、缘生无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明入假三法:①知病:深知众生三惑等无量烦恼习气之病,明晰无谬。②识药:深悉一切佛法方便,八万四千法门,诸宗善巧妙观,乃至世间一切有用的学问,都应一一掌握。③应病与药:深明病药相治之法,对不同的众生、方便施以不同的法门,使各得其益,符合于根机,善巧除其障难;在一一病药中,没有错谬与颠倒,都能使众生欢喜受益。菩萨如果不明了以上三点即是尘沙惑,能够遍观三点又能遍学精进,即是伏尘沙惑。如进一步能称机启用,深符药病,即称之断尘沙惑。如所知病药及应用之见未亡,即属于菩萨习气。如《童蒙止观》中说:
“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党知等相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病),则说法无量(药)。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生病与药)。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钟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指入空、入假),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门也。”
此即提示入假的情况。
3、中道第一义谛观在入假观的修习中,因为缘对偏多,慧照偏胜,所以对寂静心有所影响,这也正是菩萨在众生中所难避免的微细四相的执着,因此必须进一层打破偏执、融空有于一体,消真俗于不二,便可破无明、证法身,全体契入中道妙境。因此《童蒙止观》中说:
“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中道果智)。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云何修正观?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
通过中道正观的修习,启开大智慧,证入佛眼一切种智,因定慧力等故,了了见于佛性,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一切佛法同时证入,具足真名二身,能于百娑婆界,八相显示,广度众生。这就是中道观初步成就的初发心时,此时的性质、功能与佛一样,所以也称为佛,不过仍未究竟圆满,所以只是分证佛德而已。
二、觉意三昧观
修习者在次第三观法中,经过数月的练习而终未悟证中道,或毫无兴趣,或初有进步,中途退转,由于种种因缘与上法不契,则可改修觉意三昧观法,以进一步开发善根,助成大道。
修此观法,先要发大誓愿,以此庄严自心,并要深明自性空寂、本具一切万德,而我今被无明所覆,未能觉了,因此必须勤修正观,真正行到此境乃能证知,一切知解均属缘虑故,不能明悟佛法。因此以广大真正之心,行六度法化转六蔽,在修六度时,应一一了知三轮体空,善调其心,令意柔软,然后随心所起,以无住着之心,反照观察四念细心之相。这四念即是所观境:①未念:心未起缘境寂然状态。因为此时心相已止,没有对待,但心体空湛寂,灵明不昧,不过一般粗妄未歇,覆蔽重的人是看不见的。②欲念:心正想起念缘境的最初一刹那开端,是从细至粗,从弱至强的心相活动过程。③念:起一念一定有一个对象,心与对象相应,即有明了思惟的作用,念正是心与境相应的一个过程,这也有粗细不同,粗的心缘境较长而不自觉,波动较大;细的较短而能自觉,波动也小。不过未证空性的心会随之而迁,如悟知心相心体不一不异,则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④念已:一念缘境势力尽的时候,但一般很短,所以平常不易察觉,如果慧照力强,即在念灭之时,顿了空相,然后又见念起,或者亦可以暂伏不起,但不能即认为无念为究竟,因为心念的作用,正是寂灭体上的妙能,所以无念无所不念,方是真正寂照同时的真境。我们的心念无论缘善缘恶以及行住坐卧语言行动等一切作用,都有以上四相的过程,因此把握住四相,即能自在地应用心的功能。假如能够在行住坐卧、一切时处中,不断地观察四相,了达四相即是非相,便入一相平等,悟入无念真心。悟入后,又以了了分明的慧照,启明用一切心能,善巧成就一切事业,广度无量众生。如果因根机较差而未能悟入,则应用推理四相以念转念的方法,以冀悟入。

推理方法分四层,每层中有四句,如于其中一句相应,即能趋入妙道。
第一层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未念心为灭、欲念心生耶?
第二句:未念心为不灭、欲念心生耶?
第三句:未念心为亦灭亦不灭、欲念心生耶?
第四句:未念心为非灭非不灭、欲念心生耶?
第二层还转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未念是心灭者,为欲念心生耶?
第二句:未念心灭,为欲念心不生耶?
第三句:未念心灭,为欲念心亦生亦不生耶?
第四句:未念心灭,为欲念心非生非不生耶?
第三层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念心生,为念已灭耶?
第二句:念心生,为念已不灭耶?
第三句:念心生,为念已亦灭亦不灭耶?
第四句:念心生,为念已非灭非不灭耶?
第四层还转谛观推理法:
第一句:念心心生,为念已心灭耶?
第二句:念心心灰,为念已心灭耶?
第三句:念心心亦灭亦不灭,为念已心灭耶?
第四句:念心心非灭非不灭,为念已心灭耶?
在如上四相的推理中,找不到一个生灭、不生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的任何一种特定的心相,一切过程都是虚妄无实,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内外中间,也不自有,即是无名字。假如在推理中,深悟在生灭四句中没有名字相,但也不离假名的迁流作用;因无名字,所以非假(即空故),仍有假名的作用,所以非空(即假故)。于是在一念妙观心中,融通了真俗、世出世间、有漏无漏、生死涅等的二边,不取不执,远离一切结业障覆。正观之心,犹如虚空,湛然清净;因此中道正慧,朗然开发、双照二谛,自然流入大涅海。
觉意三昧观法的主要意义是通过推理等方法,返照心不可得,本然无住及毕竟空寂的心性原态,无论坐中修或动中的历缘对境修,都无非是体悟四相本空的真境,从而返照真心,任运无碍。由此可知,这种观法是较为亲切的,与禅宗的参话头有一定的相似处。因此在谛观中,不能向外分析,而重在破其妄执,洞明心愿,一旦“翻身触破太虚空”,则真常灵光,朗然现前!
三、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最广大、最圆满的法门,它是在十境的观境上,用十法构成非常严密的观行系统。通过十法的修习,无论是哪一种根性,只要具备对诸法实相的圆解,都能悟证道果。现将十乘摄在六妙门的观门下,一方面是由于六妙门的圆通性,另一方面是使学者通过最后这一道观法,能有更深的体验,得到亲切灵活的受用。
在论十乘观法前,先述十境,因为十乘观法均是在十境上立观的,所以一境有十观,十境便有百观法,而且,境中有境,粗细深浅等各有差别,故境智观法便有无量了,这只有在具体的修习中,方能真正体悟。
1、十境:(1)阴境,即色受想行识的五阴之境,取第五识阴中的第六意识作为入手的观境,因为它时时现前,易于起观故。(2)烦恼境,贪嗔痴等恼乱昏烦的心理现象。(3)病患境,四大增损等种种生理疾病。(4)业相境,过去所造善恶之业在坐中所现的善恶幻相。(5)魔事境,一切破坏寂静善根的外在种种功能、境界,如天魔、精灵、鬼神及邪道功能等。(6)禅定境,一般出现禅定是色界中的四禅,属于过去宿习的再现,极少数有更深一层禅的发现。(7)诸见境,一切不正确的推理与识识,由于在静细心中不断地思惟,久之似乎对人生宇宙的真理有所明悟,但因未断分别意识的虚妄执着,所以这些认识皆属邪见。(8)慢境,妄心暂息的人得悟相似智慧,因不了真境,以为已记圣果,于是产生自恃轻他之心。(9)二乘境,在静寂心中,沉溺于偏空,不发大心利益众生,这是宿习小志的发现。(10)菩萨境,虽发大心,且用觉悟之道广益众生,但悟解未圆,处处有偏执二边之咎,因此应更进一步用圆教不可思议的理性,以超越其境。
以上十境如从生起而言,应从五阴境入手,次第开发后九境;如从互发不定来说,则后九境的出现是无规则的,因各人的宿因根机不同,故境界的出现也有差异。
2、十乘观法:(1)观不思议境,现前第六意识的一念妄心,此心全真成妄,今达妄即真,因此了知此一念妄心具足万法,无有缺减。这一念妄心不起则已,若起,则于十法界中,必落一界;若落一界,必具百界千如。以此堕落一界之心,不是心的少部分,而必然是心的全体,因为心外更无百界千如之故。如果能在一念观心中,顿了这现前一念妄心,全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无性亦无性,则能顿证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秘藏。则为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则是定慧平等庄严;则以遍破见思、尘沙、无明的三惑;则已了知一切诸法中、皆有安乐性;则已具足圆妙道品;则已到于事理彼岸;则为登于菩萨正位;则为永超十魔八难;则已心心流注萨婆若海。这是上根人,只于观不思议境的一法,便能圆成菩提,同时也即具足了十法之乘。(2)真正发菩提心,上中根人在观不思议境时,未能顿入,应思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为什么诸佛已悟、而我及一切众生犹滞迷情?因此以无作四谛为所缘之境,思惟彼我,痛悯自他,殷重发起四弘誓愿。因为缘至真理性发心故,豁然开悟,一发一切发,登于发心住,成就三德秘藏。(30善巧安心,如果行者在缘理发心时,心仍散动,未能登位。应思惟心体本来寂照,善巧调试。或以即寂之照、令不沉没;或以即照之寂,令不浮散。浮沉病除,心体明净,则能破惑证真,登于初住位。这是上下根人在第三善巧安心中,得证三德秘藏。(4)破法遍,如修前法仍未安心入道,则心中对所观一念三千之境犹存意解,未知当下即空假中。行者应以四性推理法逐步检责,悟入无生,无生则无所不生,便圆显中道,成就三德秘藏。这是中上根人在四性破法遍中,悟入中道的方便行法。(5)识通塞,中中根人在上法中,往往意执难忘,因破法而成塞,故应善识通塞,思惟一切诸法中,都有安乐性,但去其病,不去其法;如果是塞阻大道之法,则应破之,若是通顺于大道之法,则应护持。由于善识通塞故,即塞成通。于是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生死即涅,涅寂灭,无复生死。因此悟入,得证道果。(6)调适道品,中下根人在前法中未入,应观现前一念三千性相不可思议,即是圆心念处(四念处)。一心念处,即是一切心念处。更以四正勤策发,缘四如意足,而生五根,使其增长,便成就五力;调停七觉支、使其懈于八正道;开圆三解脱门(空、无作、无相),而入三德秘藏,成就道果。(7)对治助开,下上根人,因有无始事障未除,所以在前法中被盖障所覆,不能入位。因此须仔细观察哪一障偏重,并以理观为主,以对治事行为助;正助合行、勇猛精进,不惜身命,誓愿证道,终不懈怠退转。由此以事理二治,断无始事理二种幻障,障除理现,豁然证入中道。(8)知次位,通过前面七个阶段的修习,纵然是钝根之人,也都能获得利益,倘如不知次位,生起增上慢之心,以凡滥圣,招过不轻,所以必须在内心所证上,深入简别观察,到底是究竟即佛?还是分证、相似即佛?或者仅是小轻安的境界?通过观察后,已知自己所入之们即不起上慢之心。(9)能安忍,在前知位后,或入五品观行位中,障转慧开,神智爽利,本不听学,能解经论;欲释一义,辩不可尽。于是名声渐传,外招名利,内动宿障,被信众之所围绕,讲说弘法,废损自行,不但正行不进,障道还可能时时出现。因此应在此刻好自勉节,对于名利安然无着;并庆忍耐内外荣辱,不动不退;策进五品,进入十信,证入六根清净之德。(10)离法爱,行者断除内外障后,爱着六根清净、互用神通等中道相应法爱,不能进入初住之位。因此更应断离法爱,而入分真中道,证入分真后,分得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从知位到最后的三法,是下根人修前面七法未入中道。所以须加方便助道。当修完十法时,也就同证三德秘藏,得菩提果,圆显中道了。
第六节止观二门修习要义
止观二门的修习是学人能否悟证的一个关键,如果修习的善巧,就不必继续修还净二门,因在止观中已能直入大道故。修习止观者,须遵照以下八条要义,方不致落于偏差:
1、时间次序:每日打坐二小时以上,坚持三年不懈。先修止门,次修观门,然后止观合用,灵活进修。
2、根本原则:用心之道一是无着,即“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二是时时返照真如本性,于自心清净性体,生大信心,大随顺,念念不离,处处息妄。
3、自心修养:求学瑜伽菩萨戒,认真研明其义,处处以戒自律。每月初一、十五还应坚持诵成。
4、读诵经典:每日应读诵妙法莲花经,如时间不够可以分节读之,时间最好在晚上临睡前。读诵时应同时修空假中的三观。
5、研究经论:在三年内(或更长些也无妨)应研学以下几部经论:《妙法莲花经》、《楞严经》、《六祖坛经》、《永嘉集》、《教观纲宗》、《渐次止观》、《摩诃止观》。同时应阅读一些有关经论与高僧传等。注意不执文字相。
6、讲学:最后一年应作讲学锻炼,但不可次数太多,以轻松而应付之。在讲学中应时时作观,体现三轮空及妙假自在照。
7、参学:三年中庆安排几次到各地参善知识,试以自己修习体验印证自他。如遇真正明眼人,切须虚心受教,不可妄自骄慢。
8、为人:做事为人,应依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原则,故应放松身心,不妄生无谓的事情。不以师自居,不收弟子,但如有人需要帮助,应尽量给予方便,而不计较得失。
学人依止观法修习三年,必有一定的成就,如果未能证体,还应继续修还净二门,在最后的二道门中,通至涅槃。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qq8738590we 发表于 2018-11-9 10:28: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加油,看好你哦!
板凳
鱼甲江夏 发表于 2018-11-29 13:41:3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5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