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莲花功

[复制链接]
711 4
我欲修仙 发表于 2016-11-19 02:32:2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法是由周东年师父所创,是他老人家的心血之作,望大家转载的时候一定标注好!
第一节天地合气法
一、功法
1、松立式: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自然呼吸。两手交叉叠于下丹田处,男左手在里,右手搭于左手背上,女相反。
2、放松法:做好松立式后,鼻呼鼻吸,深呼吸3次,从头至脚逐段放松全身。
3、“莲花”开合:待身体放松之后,两手缓缓向身体两侧分开,掌心朝外从两侧向上伸出,同时吸气(用顺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肚子外鼓,呼气时肚子内凹,本式以下均相同)。同时意想:“天上日、月、星精华之气,从双手劳宫吸入下丹田。”双手继续伸向头顶上方,掌跟相对,并向外托开,十指令开,呈莲花状。
4、罩顶:双掌合拢,掌跟向外打开,指尖相碰,劳宫罩向头顶,呼气,体会百会气感。
5、龟息沉丹:双掌不动,先缓缓吸满气后屏住呼吸,然后两掌平缓地经脸前向下运行,气随之沉入腹部丹田。
6、吸地阴:双掌运行至下丹田处时,两手提至胸部合拢,掌背相对,翻掌向前伸出.掌心向下,两臂与肩同宽,在翻掌的同时弯腰呼气,平掌压于脚尖地面上,两腿不可弯曲。
7、引气归丹:吸气,两掌向后翻转,掌心朝上,掌指向后,缓缓起身,两手沿大腿外侧向上运行至命门处,再绕过腰间,至腹部丹田处交叉双手,呼气后转入静养,意念集中在丹田处。在起身时,意想大自然的生发之气从足心(涌泉穴)吸入体内,经大腿外侧上行至命门,通过带脉进入丹田。
二、功理
两掌向上伸出用劳宫采入天阳、月华、星精之气,向上伸展和向下弯腰,牵动任督二脉气机发动。有利于治疗腰椎增生、腰肢劳损、慢性肠胃病、妇科病、性功能低下。
双手举过头顶打开呈莲花状和弯腰时两手翻掌及双脚直而不曲,目的是利用腕和腿的负荷力增强血液循环和手足经脉的气波冲击力,使四肢经络通畅。对治疗四肢凤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和静脉曲张等疾病有效。也可锻炼肌肉、拉长韧带,增强腰腿灵敏度。屏闭沉气、深呼吸法。使各组织细胞获得更大的信息、能量,使平时使用率较低的那些细胞相互间的信息通道接通,使脏腑活动和腹肌膈膜韧性得到加强。对气短、心悸、高血压、低血压、内分泌功能衰退等症,在不同程度上均有疗效。
三、效应
练本式到一定时,腹部丹田处逐渐产生热感,空腹呼吸时,可能出现“咕咕”的肠鸣音,这是腹肌膈膜得到扩宽、气压加大、真气团形成之后上下或左右旋转、流动的表现。在训练本式时,可能会出双打嗝、放屁、腹泻等现象,这是排病气的过程,属正常现象。
四、注意事项
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脑溢血等患者,在习练时暂时不用屏闭法,而应顺其自然。
第二节拉气蛹动法
一、功法
1、松立式:同第一节松立式相同。
2、拉气:两皆向前抬起至小腹前,肘部弯曲,掌心相对,虎口向上。
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气肚子内凹,呼气时肚子外鼓。吸气时两掌向外拉开;呼气时,两掌向里合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开一合为一次,共做9次。意念集中在两手劳宫。
3、揉气: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手无须相碰,劳宫相对,置于小腹前,然后按顺时针揉动右掌。随着揉掌动作,意想:天地真气已收聚掌心,揉成气团,最后揉成了一颗闪光的宝珠。
4、蛹动:揉转9次后,双手叠于丹田,意想“宝珠”已被送进丹田,体会丹田气感片刻之后,深吸一口气(连同吞咽津液)沉入丹田屏住(吸气时肚子外鼓),用双手蛹动腹部,轻重适当。并想象丹田内的“宝珠”随着默念数字沿任督二脉主要穴位运转起来了。每蛹动一次,默念数字一次,数至9后呼气,快慢自我掌握,反复练习,共做9次。静养数分钟后收功。数字与穴位的对应关系:1、下丹田;2、会阴;3、尾闾;4、命门;5、大椎;6、玉枕;7、百会;8、上丹田;9、中丹田。
三、功理
下丹田位于人体中部,是人体聚集真气部位,是男者聚精,女者养胎之关键所在。因此,这里的真气充足与否,立接关系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下面分三个方面介绍机理:
1、拉气:通过两手拉气,左右手阴阳相合(传统中医认为,左手为阳,右手为阴),便能瞬间产生生物磁场。在双手劳宫与外界交换能量的同时,在磁性场作用力下而把大自然中的精微之气吸入体内,这叫“外气内收”。
由于在下丹田处拉气,外部电位较高,按电位差原理,高电位必然流向低电位,因而下丹田生物电能较快地得到补充。有些人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吸斥之力更强。如果再进一步修炼提高功力,将会出现更强烈的生物电能。所以,有些病人在气功师发功时,会产生触电的感觉,这是人体微粒流电路辐射强度提高的表现。练功有素者还可以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层、功深者光层明显而透亮。人体光的强弱可以反映出人的气质和健康程度。
2、揉气:揉转双掌之后,在生物场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向心力,犹如江中之游涡,能把江面上的一些物体吸入江底。同理,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也能把周围的精微之气吸过来聚集成团,通过“定心”而输入丹田,使丹田之气更为充足。
3、蛹动:细胞进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蛹动(也有称为振动的)。通过蛹动后的震波不断进行更新代谢,吸收能量。人体某处有病,就说明该处的细胞蛹动功能减弱,长期缺乏能量将造成细胞的衰老或死亡,而维持细胞的生命力主要靠气化良性循环.即蛹动---气化---蛹动,循环往复,蛹动不息。
“拉气蛹动法”与本功各式的有机结合,能在外部蛹动的基础上,带动内部蛹动而不断产生气波,并通过这一气波之推动力,进一步提高和帮助心脏泵血功能,促使血流量加快,缩短血管尾梢的周期循环,用以温养“边远地区”衰老的细胞。
蛹动丹田时数数至9,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穴位。气路的运行方向也会因人因时而异,不能完全等同。如有些人在某时辰内练功,小周天气路循行方向是顺向,而在某时辰内则又成了逆向。如果不注意这一问题,乱导引气机运行。结果是适得其反。尤其是初入气功门的同道,未曾达到“以意领气、气随意行”的阶段时,更应引起重视。
“蛹动通周法”是按子午流注的自然循行规律编程序的。蛹动丹田时,只要默念数字就可以代表穴位,气就会按其循行规律运行。避免人为气机导引而出现偏差。
三、效应
丹田气感充实,发热部位逐渐扩大,肠鸣音较前明显,任、督脉有气流窜动感,背部热感增强,双手劳宫能随意发放外气,脏腑功能逐渐得到增强。
四、注意事项
1、本式“拉气”与“揉气”是开通劳宫穴、发放外气的训练方法,也是采气、聚气的过程。习练时应循序渐进,不宜过量,并配合蛹动同时进行。每次练习以9次为宜。
2、由于蛹动时是采用顺呼吸屏闭法,如果身体极度虚弱,患有严重心脏病和内脏动过手术未愈者,可暂时不用此法,改用自然呼吸法即可。蛹动丹田时要轻而慢,待身体逐渐恢复正常时再用屏闭法练习。
第三节 拜佛桩
1、松立式:同第一节松立式相同。
2、合掌法:接上式,两手向体侧分开,向上合拢双掌,置于头顶上方。
2、拜佛桩式:接上式,两脚比肩略宽、两膝微曲,外展,膝部不超过脚尖,十趾抓地,含胸拔背,沉肩、收臀,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合十,从头顶上方经脸前落下立于胸前,指尖不高过下颌,两眼平视(亦可轻闭),精神集中,神态自然。
4、呼吸与意念。用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意想:天地精华之气从头顶百会吸入下丹田。同时提起两阴和两肾。呼气时想体内病气从双脚涌泉穴排入地下。同时放松两阴和两肾。待习惯后,桩位可适当低一点,呼吸也应逐渐调到缓慢、深细、长匀。
二、收功
两脚直起自然站立,两手交叉叠于小腹部,全身放松,思想集中在下丹田处,并同时吞咽津液、叩齿或咬牙。
1、摩腹:两手从丹田处移向肚脐,同时内视下丹田。男者依顺时针方向揉摩36圈,再逆时针揉摩36圈,女者相反。以肚脐为中心,从里至外,逐渐扩大,上不高于膻中,下不超过曲骨;然后再从外至里、逐渐收小,轻重适度;每转一圈呼吸一次,快慢自我掌根。意念应随着手的转动,想象小腹内的气团也跟着旋转,越转越大,真气越聚越多,充满整个腹部。
2、搓双手。
3、干擦面:用两手干擦面部,并用指腹揉擦鼻-|-#-!-Chun沟、眼眶、睛明等部件。
4、干梳头:用十指尖梳理发根,感觉不痛为宜。
5、摩耳朵:用拇指和食指沿耳壳内外反复揉摩,直至发热。
6、擦颈部:颈部指后脖颈,包括玉枕、风池、大椎等穴(玉枕在后枕骨下方凹陷处;风池穴在大脖筋上方两旁凹陷处;大椎穴在颈椎与胸椎之间凸起的骨节部分),用指腹上下推擦,先擦风池、玉枕,后擦大椎,至热、胀、酸、麻为妙。
7、活动头颈:两手叉腰:〔1)向左右各转头9次;(2)点头9次;(3)摆头9次。
8、活肩:指尖合拢,两手分别靠于肩部,以肩为轴,向内外各旋臂9次。
9、扩胸:两手变拳,平胸拾起,拳眼向里,拳心向下,向外扩胸9次;
10、扭腰:与扩胸姿势相同,下身不动,上身向左右扭摆9次;
11、旋腰:两手叉腰,拇指按在两肾间,上身向左右旋转,并略带倾斜,同时应带动臀部扭转,左右各做9次
12、拍腰:上身向前弯腰,用两手拍腰9次。
13、撩腰:与掐腰姿势相同,用两手上下推擦腰部、至热为宜,并起身体会腰部气感。
14、平衡运动:两脚开步站立,两手向前平伸,两臂之间与肩同宽、同高,掌心向下,曲膝下蹲时呼气,向上站立时吸气,一上一下共做9次。
15、活膝:两手扶膝下蹲,以膝为轴,向内外各旋转9次;然后并拢双脚再向左右方向各旋膝9
次。
16、活动脚尖。三、功理
本桩功可使人体四肢力量充实,对增强腰背、胯部、肌肉及关节的灵活性也有—定的作用。
由于两腿曲膝下蹲时承受负荷,在肌肉、筋骨、关节、经络等处产生紧迫感时,体内气饥发动较快,血流量也随之加大;在提高呼吸量的同时增加全身供氧量,使体内一些衰老的细胞得以濡养;对治疗头昏、头痛、耳鸣、失眠、记忆功能减退、腰肌劳损、麻木效果显著。对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肠胃病、慢性气管炎、慢性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程度不同的疗效。
双手合十,劳宫相对,阴阳二气融合,便形成了人体生物磁场的闭合回路。由于站桩时精神集中,意守月田,不仅能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休息,而且随着练功时间的加长,经络的扩展,腹部丹田的真气也逐渐增加。
拜佛桩除健身外,只要把桩位适当调低一些,就能达到减肥之目的。
“摩腹”对帮助人体消化很有益处,同时也是通下焦、聚气结丹的方法。
摩腹时,可能出现阳举现象或阳精外漏现象。只要轻轻闭目,寂照会阴,用逆腹式呼吸法深呼吸3至7次,同时提起两阴,意引精气从会阴吸过尾闾,再从尾闾运至上丹田储存起来即可收住;亦可以此运转小周天。此乃“收气法”,有补脑益智之功效,古人称之为“采药”。
四、效应
四肢力量充实,腹部气感明显,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头脑清新。
第四节 童子禅纳功
一、功法
本式属静功范畴构以坐式练功为宜。坐式分单盘腿、双盘腿、自然盘腿、垂腿坐式四种。
上述姿势可任选一式练功。老弱病残不能入坐者可用卧式练功。仰卧侧卧,顺其自然。
初次盘坐,可在臀部下面垫上2寸厚的软垫(如枕头等),待放松入静后,用逆腹式呼吸法深呼吸9次。方法是;吸气时提两阴,意引内气从丹田经会阴过尾闾,再从督脉上升百会;呼气时放松两阴,引气从上丹田经中丹田,再回归下丹田。鼻吸口呼,吸尽呼尽。注意体会身上气感,然后转入自然呼吸。呼吸调匀后,意想自己来到了莲花湖边,无边无际的莲花正在开放。花海中部,有一朵大莲花向我飘来,我踏着水面轻轻地走过去,在这朵莲花上盘腿而坐。只见莲花放射金光,甘露喷洒,从全身毛细孔透进了体内,从上至下,涤垢洗髓。纵观全身,只见病气从八万四干多个毛孔中排出,渗入污泥浊水中。我象莲花一样纯净。只感全身虚空、轻飘无我,洞沏透明。全身细胞都在涌动、闪光。我被莲花缓缓地托上空中。—朵彩云飞过,把我化成了五彩缤纷的光环,我和宇宙融为—体。
二、收功
想象自己又回到了蓬花座上,依然盘腿而坐,并想象自已的身心已被净化,感觉全身舒松,酥绵快乐,然后慢慢睁开双眼,收功。
接着做1、摩腹;2、按双手;3、擦面;4、干梳头;5、摩耳壳;6、擦颈部;7、转头;8、点头;9、摆头;10、擦足心:左手擦右足,右手擦左足。各擦l08次。
三、功理
观想莲花容易入静、入定,在与宇宙交换能量的同时,不断接收良性信息。并排出体内不良信息。有助于达到虚空境界,使浅表意识(识神)处于压抑状态,把深层意识(元神)调动出来。
深呼吸9次,再转入自然呼吸,目的是调匀呼吸,提高细胞供氧量,把体内污浊之气从口中排出。另—方面是助周天运行,使经络通畅,容易入静、不使神意外散。
四、效应
修炼此功时.全身有以下感觉:似莲花之纯净;似云朵轻飘向上;似光环透明闪亮,如大海宽阔无边。功后全身轻松,精力旺盛。
练功百天以上,随着功力的提高,可能闻到莲花香气。有些病在逐渐好转或治愈。可能有极少数人被诱发出“天眼”功能或其它特异功能。
五、注意事项
1、静坐到了一定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动,这是体内气机发动的表现,无论健康者还是病患者,均属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有意去导引,只能顺其自然。
2、静坐时可能有阳举现象,道家称渭“静极阳生”或人身自发“活子时”。只要按照“收气法”行之即可,千万不可忽视。
3、静坐练功到了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饮食减少,睡眠相对减少的现象。这是由于把呼吸调至深细长匀之后,体内细胞的部分功能被激发出来了,各组织机构已储存了足够的信息、能量,出现了自动供能、自动调节的过程。所以呼吸次数自然减少;而静压加大,血流量降低,代谢也进入了缓慢阶段,因而饮食量减少,甚至出现辟谷现象。由于人体气场的作用,体内所需能量已能够自功与宇宙交换、所以自感气足、精力充沛。
4、在功态中出现各种幻觉、图像,如你所崇拜的老师、古今人物或已故的亲友时,请不要除慌,也不要大喜过望,应一切顺其自然、这是“天眼”功能出现的先兆,在此阶段,应自然、实在地练功,千万不要误认足练功出偏而半途而废,也不要认为是大功告成而忘科所以,造成“天目”自闭。总之,无论出现何种功能,都应一切顺其自然。

阁主注:修炼是很严肃的事情,切不可贪执,盲修。此为网上的借鉴而已。真正的传承还是要依止明师的!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小水滴 发表于 2016-11-28 06:44:52 | 只看该作者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敢进啊!
板凳
dtlqlzd 发表于 2016-12-10 14:08:4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网不回帖,回帖就回精华帖!
地板
搓畦位 发表于 2016-12-12 18:09:50 |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找楼主好好聊聊!
5#
武之极 发表于 2016-12-15 01:59: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有经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1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