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把《太极拳十要》奉为经典而我个人认为不妥

[复制链接]
830 6
tianhaoping 发表于 2018-5-11 18:30:3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太极拳十要》奉为经典,我认为不妥
在此提出这个观点,并非本人狂妄。只是本人从不迷信经典,任何书本知识,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我对《十要》主要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如果把《十要》作为入门的基础,我认为有些空洞,过于务虚。

对于基础的理解,我以前写过很多文章。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学之初,首先是模仿,然后讲招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很多学生运动非常少,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很差。所以我认为太极拳的基础首先是协调能力。这就必须在套路训练里强调。有了协调能力,动作基本到位,然后在慢慢纠正动作,这才是一个正常程序。

其次,武术的基本概念;守中原则、重心概念、敌我之间的占位角度、方向、攻防范围、距离控制、节奏问题等等(我以前都有论述)应该放在初期讲解。让初学者认识武术本质,是提高动作质量的前提。而《十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显然不能算是“基础理论”。
对太极拳基本的运动形式“螺旋缠绕、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连绵不断”,在《十要》中却没有提及或者一带而过,我认为是极大的缺陷。这些要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以检验的动作。远比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等要领容易体会。换句话说《十要》的体会和验证比较虚幻,无从验证。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上来就讲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显然难于理解。

而谈到高层次的理论。“用意不用力”是争议最多的一句话,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经典,不妥之处在于它容易引起人们对此话的争议。而“经典的”理论应该具有可以检验、可以操作、具有权威性,不可置疑性。而这句话给人可以发挥、想象、臆想、误解、的空间太大。100个人看有100个理解、1000个人看有1000个理解。实在是不能当做落于文字的理论性指导概念。

这话很有可能是前辈说的,后人总结。但是很多话要看场合、环境、语气。比如说我也说“松”,但是可能是我的队员在比赛前,紧张的发抖。这时候我说“要放松”。但是我绝不会说出“大松大柔”这种错误概念的。

现在很多人以此理论为依据,创造发挥,提出练拳时“浑身不挂一丝力气”。“松腰、松垮、松尾闾”“浑身通透”、“大松大柔”、“意念一到”就如何如何。总之基本上抛弃了力量、速度、技巧的训练。这些理论看似高深,实为故弄玄虚。空谈理论却没有实现的方法。自封清高实际是杜绝交流。限于师徒之间表演是因为对于不迷信者永远不灵。很多大师一生未尝一战。一谈到“技击”就斥之为“小道”。贬低太极拳的攻防含义,实则是掩饰自己的低能。

所以“用意不用力”是造成太极迷信的根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

《十要》不是太极拳的训练方法,而是通过训练之后才能体会的东西。比如“虚灵顶劲”,如果在运动中去想这个要领,那么必然脖子僵硬。在练习时我们应该明白动作的功能,用法。让身体自然去调节。只有在实际的训练当中(套路、推手、靠打桩等),对于“松”“用意不用力”的体会才是真正的体会。东西再好,没有“实际行动”,学生也不可能体会。

我们的训练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只要相信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不会走到虚妄迷信的路子上去。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6

跳转到指定楼层
7#
1256564528 发表于 2018-6-4 15:57:50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好
6#
萧子敬 发表于 2018-6-2 03:49:31 | 只看该作者
“十要”和“太极拳论”一样,都是对练习太极拳套路和推手已经训练有素的理论描述,不是训练方法,更不是太极拳技击方法。现在很多人把它当方法去练是本末倒置。楼主的观点基本赞成!
5#
2d980ej7hq 发表于 2018-5-31 11:40:1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有现实意义
地板
菜鸟小弟 发表于 2018-5-29 10:12:49 | 只看该作者
十“药”是为了治病,如没病乱吃药则没病也弄出毛病来,而治疗也是讲阶段性的。
板凳
gmgmlj 发表于 2018-5-21 21:44:57 | 只看该作者
劲已上身,什么都已经忘记了。
沙发
恶佛 发表于 2018-5-17 11:16:11 | 只看该作者
十要是杨澄甫提出的“太极拳十要”。其中的“用意不用力”也是杨澄甫首次提出。至少在他之前的前辈们的拳论中没有这个说法。而杨澄甫也明确说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并非丝毫没有力气。
拙力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或者对抗时跟对方硬顶而不知变通。如果说不用力就是身上没有丝毫力气,那岂不是跟一堆烂泥一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