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及我的老师 -万籁声

[复制链接]
2224 1
dc8yv80p0o 发表于 2018-11-20 14:05: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父亲,我的老师 -万籁声》

父亲是一代武林宗师,儿子也一定是身怀绝技吧?带着好奇,日前,记者采访了万籁声的长子万士震。老人果然气宇轩昂,怎么看也不像是年过七十的人,不经意间露出的拳脚依然是虎虎生威,当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之时,他却笑着说:“武功我还没有学到父亲的皮毛,伤科倒是学了一点,父亲的学问太深奥了,现在我正一心一意地整理父亲的遗著。”万老言语间流露出对父亲深深的崇敬,虽然他跟随父亲身边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度过的。
母亲怀着身孕离开父亲回到老家葛店,生下了万士震,在万士震的记忆中,父亲只是在他8岁的时候回来过两次。后来武汉沦陷,父亲就与家里失去了联系,兵荒马乱,他和母亲只好回到葛店乡下避难。
母亲陈彩蓉勤劳、刚毅,坚贞不渝,少年的万士震在颠沛中随母亲辗转安居于亲友家,过早地承受了世态炎凉、冷暖人生,而父亲的名望、母亲的志气在他心灵深处植下了自己应该有所作为的意念。1945年,读过两三年私塾、上过两三年小学的万士震为了生存,15岁的他离家到汉口当学徒,一年之后,父亲打听到他的消息,托人带信来,这是他第一次与父亲取得联系,他写信给父亲说自己非常想读书。不久,就收到了父亲寄来的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他找到汉口一家文化馆,拜门卫为师,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那儿睡觉。但是不久与父亲又失去了联系,他只有辍学再次出来当工友。他用攒下来的钱买了一本《辞源》,一有空,就拿出来自学,他没有更多的钱买书,只有翻来覆去地读《辞源》。
1949年11月,走投无路的万士震参加了中南军政大学的入学考试,可是《长江日报》上的录取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气,怀着最后一线希望,从葛店步行到汉口,在学校的墙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他当时真是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好运在向他招手。
9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勇于负责任的精神。其间他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病,由此也失去了很多深造的机缘。1958年复员后,组织安排他到利济北路小学教书,好学的他在第二年考入武汉市进修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学当教师。
父亲曾多次对其弟子这样评价万士震:“士震是没有培养就成才的。”
一直以来,万士震对父亲的印象来自书本和士人的传说,他对父亲的武学怀有敬仰向往之心,可是随着与父亲的书信交往越来越密切,他对父亲的医学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下决心学好父亲的伤科医术。
每次有困难,万士震都会写信向父亲求助。在部队时,他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流鼻血,父亲给他寄了一个药方,他照着抓了一副药,一吃就好了,他顿时感到父亲医药的神奇。
由于性格耿直,万士震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有一次,20多个学生围着他打了半个多小时,他拖着受伤的身体走了3站路回家,到了晚上疼得怎么也睡不着,不能躺也不能坐,他写信向父亲求援。父亲此时也是身陷囹圄,是同父异母的弟弟给他寄来了一大包四小包父亲配制的中药。他只吃了4包药,困扰他近一个月的病痛两天就消失了。文革期间,像他这种遭遇的人较多,热心的万士震把其余的药都送给上门求助的人,每次的效果都同样让人惊奇。
他联想到自己原来患有胃病、肝炎、痔疮,无一不是父亲用药治好的,万士震这才意识到民间传说“秘方气死名医”并非凭空捏造。他赶紧与父亲联系,要父亲寄方子过来,连续写了几封信,可是父亲回信却只字不提方子的事,万士震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终于想起来:以前,父亲曾写信要他学中医,但他当时无心于此,对父亲的建议并未放在心上。父亲定是怕他学医只是一时兴起。他又写信向父亲表明自己想学医的决心,不久父亲回信:“《中国伤科》已寄出,一个月后寄还,读2年后再来福州。” 万士震不敢懈怠,白天教书,晚上就伏在桌上抄书,每天都是抄到转钟,一个月后终于将父亲几十万字的手稿抄完。
研读了一年多之后,一位熟人乘公汽时被人挤下车摔成了脑震荡,向万士震求助,他根据从《中国伤科》上学到的知识为人试治,虽心怀疑虑,可只用了几副药病人就好了,从此万士震的名声传出去了,许多人慕名来找他看病。可他觉得那是徒有虚名,为了全面掌握医术,他决定到福州向父亲当面请教。
父亲带着上十个徒弟前往车站迎接30多年没有见过面的长子,福州之行,不仅化解了父子俩几十年的隔阂,也让万士震得到了父亲的真传。
从福州回来后,有更多的人找上门看病,万士震把看病所得收入全部寄给当时生活并不宽裕却仗义疏财的父亲,寄了3年以后,父亲来信说:“我的情况已经好转,不要再寄钱了。”从此,父亲开始每个月寄钱给他,不管他需不需要,直到去世。钱不多,但万士震明白每一张汇款单表达的都是无言的父子亲情。
晚年致力于整理父亲遗著
父亲可谓是文武全才,他一生笔耕不辍,直到去世的前一年,还在家里读外文书。1992年,父亲去世的时候留下7大旅行包手稿,那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万士震将父亲的骨灰安放在老家葛店“自然山房”里,在那里,他曾经独自一人生活了6年,弘扬父亲的武学、医学,为家乡人民看病治病。1998年,为了集中精力整理父亲遗著,万士震回到武汉,多年来,他埋头整理父亲遗著,同时接待全国各地来汉求医和求学的有志者。
目前万士震应山西科技出版社请求,正在校订父亲成名之作《武术汇宗》,年内将出版面士。每天上午,他在家整理文稿,对父亲所有的文稿进行分类,已整理出50本医药类的资料;下午就读书看报,拓展自己的视野。万老说只要他身体健康,他就会报答生他养他的家乡,将父亲的更多文稿公之于众。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雪歌 发表于 2018-11-25 15:40:1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有深度的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8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