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聚气法:“七星布位”

[复制链接]
458 0
暄和1679 发表于 2017-4-13 00:2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七星布位内容一
过去搞七星布位,仪式是很隆重的,要摆上佛像,磕了头才行。咱们这是集体组场布位。从下面开始:
(1)布丘墟:每个脚腕子,踝关节,外踝关节下边那个坑儿那儿,一边一个,每人都要自己摸,按到里边去,到关节里边去。按住,自己摸自己的。手指按进去,安静,里边有感觉,记住这个位置,闭着眼睛想里边,里边好象空空荡荡的这么一个感觉,好象给关节里边加进去一个气球似的。安静,安安静静的在想、在体会,认真想这个球,里边空空荡荡的,不是真有个什么东西,而是空空荡荡的。有人感觉好象里边有点暗,空的,虚的,有人感觉里边微微有点黑,不是很光亮的;有个别人是光亮的感觉,但大部分同志感到里边是虚的,空的,好,把手放开。这是两个点。
(2)布环跳:再把手放到臀部两侧,摸一摸两个大骨头,再往上往后一点点,往那一按,里边比别处都深,相当于环跳穴那个位置。这儿一般不容易按出酸感来,手轻轻放在那儿,知道那个部位就行。一摸,那儿会有一种热的感觉,热气进去了以后不要注意热感,进去大约3寸左右,就从那儿感觉体会一下,那里边也是空空荡荡,似乎是一个气球,一个空的位置。注意,安静,放松,注意里边,现在有些人一点这个位置整个盆腔里边有点发热的感觉,大腿根、会阴部、下丹田、肚脐以下、关元穴以下有点发热的感觉。这个情况都是对的。不要管丹田里边,就管两边,没有感觉、也没关系。这是环跳穴,里边3寸深的地方,安静、放松,往里边加气,安静……好,放开。四个点了。
(3)布下点:现在一个手摸着肚脐,一个手摸着背部命门,想命门和肚脐正当中稍稍靠后一点。安静,安静……大家发一个五元庄里边的“英”字音。发音的时候从肚脐、会阴、命门都往一块抽,会阴往上抽,肚脐往后抽,命门往前抽,抽到这个位置,体会里边……那就是下面的这个点。
(4)布中点:把手放开,再给大家布上面的中点。我们今天给大家布混元窍这个点。心口下面和肚脐的当中稍稍靠上一点,往里边进去,在前后当中稍稍靠后一点,即混元窍的位置。把手握成混元掌放在混元窍的位置,发一个“灵”一声转到二声,子时功带功时发过这个音,这个点就是当中的那个点。
(5)布上点:上面的一点就是百会里边进去一寸多,眉间进去往后,两个交点的前边的一个球球,大家用中指摸着发旋靠前一点,那儿有个坑儿,如果坑偏了就找正了,摸住它,再用另一手中指摸住印堂,再把手指肚上去一指的位置按住,往里边一交叉,里边相交的直角前面那儿,按住,这就布了上面的那个点。安静……有人一静,头顶就动起来,感觉不到里边也行,能感觉到里边就用里边这个点,这个点是个活的,不是完全定死的。
好,把手放下,就是这七个点。过去这就叫做“七星布位”,大家知道就行了,当我们练功还练得不够的时候,你最好别去管这七个星位,一管反而把精神分散了,这样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所以,必须得在练功熟练的基础之上再去搞“七星布位”。
实际这七个位置练的时候可不是让你总去想它,应该是“知而不守”,知道这个位置,但是又不去守着它,知道有这个地方就完了。松松荡荡的,知道有这个地方,一做动作,有这么个东西,就叫做“似守非守”、“若有若无”。
2.七星布位内容二
七星布位是练整体的方法,以前叫布星位。以前讲人体里边有北斗星就是七个穴道,传统气功讲布星位是把七星的灵气收到你身上来,对此是非常重要的。
这几个窍点要经常注意,气才好通,但若形神庄还没好好练,功尚不熟,布了效用也不大,因为意念顾不上察照,反而气易滞住,精神把功给忘了,怎么想也想不着。布了以后要随时随地察照,要“知而不守”,否则气易堵塞。心里知道,往那儿一收就行了,活活泼泼,自自然然,老想着弄不好也许会聚出一个瘤子来,“有气则成窍”,里边有气,空空荡荡的,滞住则成形了。常体会里面是空的,气流通的会特别好,不能实在。那位置是个窍(窍为气聚),布星位实质就是聚气,使体内外气连通,是局部练整体的快捷方式。
(1)布百会:(百会)向下1.5厘米多,有一个空球,把位置定住,空空荡荡,无形无象的气。
(2)布华盖:(华盖)进去5厘米,有一个直径1厘米到2厘米的空球,想着是光团也行。
(3)布命门:(命门)在第二、第三腰椎前面,有一个1厘米的空球。
(4)布环跳:(臀大肌收缩有一凹陷)向内4、5厘米,一点进去气就通了,下肢的气就整了,能感觉到气透到脚腕,甚至脚趾,四趾、脚外侧、后侧热呼呼的,手可一点一放,气加强了,气通了,使下肢的气连上,气能往下走,也能往上走,里面是直径l厘米的球。
注意:命门和环跳的气能连上,小腹、臀微热。各星位之间有白晃晃的气连着,不是一条线,是连成一片的一条带子。内在的星位和气连在一起,体会气整体性。
(5)布足外踝;脚跟偏外1/3(足背部,外踝前下方与直对第四趾间隙的交叉处),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空球,气可通到脚趾、脚背,使脚腕灵活。
(6)布乳中:(两乳头)深入4、5厘米,里面有一个空空的气球。
(7)布印堂:(印堂)进去1寸,有一个空空的气球,定位布气,气充足、充斥七窍。
(8)布大椎:(第七颈椎下)椎骨稍靠前,没完全在椎骨前面,(轻轻)点松,内在有动触感。
(9)布府舍;腹股沟与乳头直下交叉处,深入内部)有热气升到乳头,敏感的人,微做鹤首动作,会感到大椎轻松、灵活。
百会、印堂、大椎、乳中穴、府舍穴的深部,这七穴称“小七星”,是开始守窍点的练法;还有“大七星”:百会、华盖、命门、环跳、足外踝(丘墟)。


练“小七星”时,两下肢固定不动,配合胸的吞吐头与躯干有一定的前后蛇形动作,而府舍、乳中穴正是有动触之穴位,稍加留意即可。练“大七星,’时,全身放松,以头带动躯干、下肢做蛇形(前后的伸缩形成的蛇形)运动,留意以上穴位即可。
“大七星”窍点:
全身放忪,以头带头、躯下、下肢做蛇形运动,意守上述窍点即可。加守窍点可强化全身的内气变化,但必须在全身放忪的前提下进行。而且意照窍点是知而不守,千万不能死守,若固执地意守窍点,反而阻滞了气脉的流通,这也是不轻易传授意照(观)窍点的原因。
寒肩缩项通臂肩,这节功意守窍点是:手腕背侧凹陷(阳池穴),肩头的凹陷(肩髃穴)、大椎、陶道、尾闾。这叫“倒七星”。


1. 立掌分指畅经脉,这节功的观照不是窍点,而是手掌24点,按1~24的顺序循环。
2. 俯身拱腰松督脉,这一节很重要,它关系着全身。这节功有两组窍点:一组是直身时(包括直立顶上揉腕掌与拱腰起身后的直立时)观照窍点是天柱、大杼、足后跟(女膝穴,后跟赤白肉际);另一组是俯身拱腰时与起身时,观照窍点是涌泉、劳宫、会阴、脐中(脐与命门之中点)。起身时,两手如提重物,从涌泉经腿的中央上提随手上升,逐步到会阴、脐中(此练法似乎重在意念导引,但与意念导引有区别)。一待身体立直后(两臂上伸),马上意照第一组窍点,随着全身松动——从上往下松,一直松到脚。此即旧称之“换骨”法。因此组窍点与动作配合,是气入骨的妙法,不可等闲视之。
3.转腰涮胯气归田,这节功的窍点是百会、脐中(脐与命门的中点)。





1.平足开胯分前后,这节功包括开前胯和开后胯两个部分。松前胯的窍点是“大七星”,松后胯的窍点是:膻中、劳宫。
2. 膝跪足面三节连,这节功的窍点:百会、素髎、会阴、鹤膝、命门。





弹腿翘足描太极,这节功的窍点是“大七星”。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5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