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浩如烟海。在这一广博的武学大家庭中,有一门奇异的武学花朵,几经洗礼,但它却仍然艰辛的传演着,在当今这一盛世时期,终于绽放出奇异的芳香。花开花落几春秋,临清潭腿的历史变迁,有着其难以忘怀的辛酸血泪史。
潭腿祖师昆仑大师法相
一、历史的长河泯灭不了临清潭腿的发展
临清潭腿,这一古老的武术门派,自公元960年由昆仑大师在山东临清龙潭寺(今河北临西龙潭寺)创始以来,流传至今,走过一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有着其辛酸的发展历史。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临清潭腿始创于唐末宋初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创始人为五代时期后周著名将帅昆仑大师,当时大师奉命远征,在此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历史事件“陈桥兵变”;后周为宋所灭,大师回军路远,自知无力回天,当即解散军队,以“自焚其身”之假象骗过世人,其实昆仑大师顺隋唐大运河已至山东临清龙潭寺(即今河北省临西县龙潭村;1964年因为历史原因划归河北邢台管辖)隐姓埋名,削发为僧,入寺后法号昆仑。大师身怀绝技并且精通医术,于是将武术同医术共溶一炉,研创出内外两功并用的拳脚——潭腿。
潭腿祖庭龙潭寺——昆仑殿
由于潭腿武术内容的丰富及实用性强,曾在宋代初期被宋太祖赵匡胤钦定为宋代十八家之尊。因此,临清潭腿名满天下。宋初朝廷下令在长沙举行全国大比武,长沙太守在武考后上书皇帝,内容为武考后评选出的最好拳法,依次为潭腿、串拳、大红拳、小红拳、华拳、少林拳六家拳种等,当时赵匡胤坐镇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当赵匡胤看到奏章后龙颜大悦,因河南嵩山在开封西南,山东临清(今河北临西县)在开封东北,赵氏面南背北,登基坐殿,当奏章摆在赵氏面前时,正好是虚实结合的四个方位,而自己的国都开封又在正中央,这寓意着赵氏天下四平八稳,江山永固。因此,赵匡胤御笔亲封了:“南重少林北尊潭腿”;史称南拳北腿。之后,潭腿又被民间武术界公推为六大名门之首,各门各派均争相传习。
当临清潭腿传至昆仑大师第六世徒孙,湖广大师时代时,由于当地临清县境内的清真教每年秋收后,要举行谢秋仪式的活动。在仪式上,湖广大师带领龙潭寺僧表演了临清潭腿武术,当时的清真教众看到了临清潭腿武术的诸多好处。于是,就请了教内德高望重的阿訇,找到湖广大师商议,请求将临清潭腿武术传与清真教信徒。从此,清真教内有了潭腿的传习,后人称之为教门弹腿。
元末明初之时,有一群反元斗士,组建了摩尼教,即日月教,用武术传承方式发展教众,因该教活动区域多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其中,有一大批为临清潭腿派弟子,为了不影响到龙潭寺的声誉,因此,大家商定以创派祖师,昆仑大师的法号来记派,史称昆仑派。明太祖朱元璋曾出家,拜师彭和尚,曾加入此派。朱元璋得天下后,将摩尼教即日月教解散,从此,昆仑派系多转入明朝军队,在民间也就销声匿迹了。
在明朝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提到:山东李半天之腿、千跌张之跌、鹰爪王之拿、张柏净之打,皆为好中最好的拳法,然山东李半天之腿亦译称潭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正德年间,少林寺的相墼禅师闻潭腿名满天下,于是到山东临清龙潭寺访问,与昆仑大师的再传弟子时任龙潭寺住持僧月空大师会晤,并互换拳脚。从此,少林派有了潭腿;而临清潭腿武术至此传遍整个武林界。以后潭腿又派生出很多的门派,如:教门弹腿、昆仑潭腿、少林弹腿、六合弹腿、通背弹腿、形意弹腿、精武潭腿等等。可以说,临清潭腿自创始以来,在民间武术界广为流传,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期间,以龙潭寺为基地,培养和训练了一大批掌握临清潭腿武术功法的武林人士,他们推动了临清潭腿武术门派的发展。
然而,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清王朝统治者为了其封建政权的稳固,开始残酷镇压民间武术社团组织,并下《禁武令》禁止民间人士习武,至乾隆年间,清封建统治王朝对民间武术事业的发展实施了惨绝人寰的镇压。明令禁止民间人士习武,禁止组织民间武术社团,禁止开设拳场、设坛活动等。乾隆初年,清王朝统治者还派出军队对民间武术社团、组织、人员进行残酷屠杀。在此期间,凡习武者必遭杀戮。龙潭寺及南少林寺等各个大小武术组织、拳场以及各个具有习武传统的村庄,都遭到了灭顶之灾,龙潭寺、南少林寺等均被焚毁,特别是发源于山东临清龙潭寺(今河北临西龙潭寺)的临清潭腿,由于在当时武林界的地位原因,受到了更为严厉的镇压。昔日繁华的龙潭寺被毁于一旦。很多曾习练过临清潭腿派武术的人员放弃了习武生涯,社团、组织自动解散。一些从龙潭寺得以逃脱劫难的武僧们,从此远离山东临清龙潭寺,流落他乡,不在回返。然而,正是那些逃得一难,背井离乡的武僧们,却保留并延续了临清潭腿武术门派的种子。他们散落在民间的各个角落,至今仍在含辛茹苦的继续传习老祖宗留下的武术瑰宝——临清潭腿。
龙潭寺古武谱
二、古老的武术奇葩终放出绚丽的光彩
临清潭腿自受到清王朝的残酷镇压后,卧薪尝胆。一直在民间秘密流传、发展。从龙潭寺逃出来的僧人们,各奔东西。有一些僧人们逃到了山东的一个叫马家庄的地方,从此落脚,并向当地人传授武功。解放以后,有一位习练马家功的气功大师马春先生,道出了其马家功的传承历史,马春的师祖就是从龙潭寺逃出的武僧,武僧们在传授武术功法时,为了不引起世人的注意,不再称练习的武术为临清派武术,而改称为马家功。还有一些僧人们,逃到了京城,进入到清王朝的王公大臣府邸之中,继续传授临清潭腿武术。如:清朝名将福康安,就是临清潭腿武术传人,福康安在系统的学习了临清潭腿武术后,创出了有名的武术器械——螺丝双棍(目前螺丝双棍功法还在临清潭腿武术流派内传习);福康安凭借这一对双棍东争西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清朝中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变革,临清潭腿开始在社会上授徒传艺。因武术的传播被清政府所控制,所以,在当时主要是以私塾的教学形式开展的,因私塾老师白天教文化课,到了晚上,才进行以兵经战册为主的教学,其中包括了武术搏杀内容。
武术界首先开设学堂,传授临清潭腿武术的,要首推贺子琴先生与其师弟张木连先生了,他们在北京得胜门外石佛寺开馆传艺,在授徒期间,其传人甚多,并多是有成就者。自此潭腿门武术在北京广为传练,临清潭腿这一古老的武术门派又绽放出勃勃生机。
贺子琴先生传人中,能够继承并发扬临清潭腿武术的代表人物有英启、金启亮、史正刚等。史正刚后来在北京潭柘寺出家为僧,法号‘齐云’,人称‘史和尚’创立了大悲拳。
英启先生传人洪连顺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路军大刀队武术教官,专门教习大刀劈砍术,用以对付日军的刺杀术,在多次同日军战斗中,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冲锋在前,砍杀日本侵略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洪连顺,名绪如、字连顺,人送绰号“大力洪”,与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交友甚厚。洪连顺先生传人姚宗勋先生,师从洪连顺先生学练潭腿门武术长达八年之久,后经洪连顺先生引见,从师于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学习意拳,被称为“青年武术家”,并成为意拳第二代传人。
贺子琴先生之师弟张木连先生所传之弟子中的代表人物为何德全先生。何德全、人称“盖金陵”、“双枪何”。曾在南京中央国术大赛中获得双枪套路冠军,并得到“花梨木杆银枪头”双枪的奖励。已故的著名武术家王选杰先生,早期就从学于何德全先生,习练潭腿门武术。
临清潭腿第96代掌门 爱新觉罗•启亮
金启亮先生,原名爱新觉.启亮,号“余一”,满族正黄旗,建国后被选为政协委员。金启亮是他自己起的名字,金启亮先生长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所以起名叫金启亮。金启亮先生师从于临清派潭腿门第九十五代‘节’字辈传人贺子琴先生,并被贺子琴先生定为临清潭腿第九十六代‘廉’字辈传人。金启亮先生精通各种拳术、器械,尤善临清潭腿门武术,他不但能用双脚随意踢人面部,而且能用脚尖踢漏一寸后的松木板,被武林界人士誉为“潭腿金”。期间,金启亮先生与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交友过密,并在武术、戏曲等方面共同研究,为临清潭腿武术技艺,填补了许多空白。
建国初期金启亮先生曾组建了青松武术社,并自任社长。建国后北京成立武术协会,金启亮先生成为第一届武协委员,一九六四年,金启亮先生在中央电视台举办剑术讲座,在此期间他还曾为北京拳术的考源及各门派考证做出了贡献。
自青松武术社成立后,金启亮先生致力于临清潭腿武术的发展,在北京,当时曾经有数以百计的学员,向金启亮先生学习临清潭腿武术,其所传弟子有;李林、李长庆、李长福、卢耀增、卢耀存、卢金城、刘福、肖杏国、郭民、孟耕野、孟席水、陈德亮、韩树增、吕忠、李维成、隋世国、李启明、罗金城等等,有造诣者分别赐予了拳号,例如,李长庆赐拳号:梅展;卢跃增赐拳号:梅峰;龚荣祥赐拳号:梅仟;隋士国赐拳号:梅宇等等。
一九八三年三月,隋士国先生在《武林》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临清潭腿》的文章,该文章的发表,震动了武术界。在此以前,很多武林人士都以为临清潭腿已经失传,却没有想到后继有人,临清潭腿这一武术瑰宝,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自该文章发表后,先生又多次在《武魂》、《精武》等武术专刊上发表文章,专门介绍临清潭腿武术的功法和内容。除此以外,隋士国先生还在日本《武艺》杂志上图文并貌的连续发表了介绍临清潭腿的文章,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