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文章说说这段时间对太极拳的体悟,另外再谈谈太极拳的球劲吧

[复制链接]
705 0
沃蕙兰 发表于 2019-6-25 14:04: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从和荷泽的高手交流以后,我按照内三合练习,从前后胯很痛,现在一点不痛了,而且明显感觉重心在两腿之间快速的转换,体悟了“胯为根”的真正含义。
很多人没有遵循内三合,而导致小腿肌肉与经筋的变形,这也是很难练出根劲的实质原因,“拳打卧牛之地”,而太极拳只要双臂展开的空间,严格遵照内三合练了半月,触手发力可使一人环抱之树枝梢晃动,且全身无一丝反作用力,无胸腹膨胀之感。
此内三合就一句话,是洪传陈式太极拳的秘传,本人不与人泄露,至此本人进入太极拳大门。
当时坐火车从菏泽到长沙,晚上就开始练,双腿的经筋特别痛,咬牙坚持到凌晨之后,突然就不痛了。
此时明白陈式小架是讲究内合的,陈式大架的练习已经把小腿的经筋练得缠丝了,而陈式小架在修正的基础上,微微移动即是腿上的缠丝劲。
法不传六耳,当时我让他摸我的腰胯,我告诉他横劲的练习和特征,我也摸了他的腰向上的脊椎两侧,丹田鼓荡时传于表现的特征,我试几下,找对了。而横劲是必须开后胯的,通过走路就看出来了,他也承认了。
浑身乏力三天了,第一天喉咙里有黄痰吐出,第二天咳嗽到全身震颤,整个上身的脊椎和肋骨痛,但没有了脊椎上半段的滞涩感,一直在找功法,其实缷到僵力,反而通了。感觉乏力,但发力更轻松了,且踝关节总有像抽筋的感觉,右脚次数多。记得以前抽筋了,不敢动,而现在根本不是很痛,只要脚尖绷直,就抽筋。
这几天一打拳就满后背和脚心出汗,过年的十二天的身体虚弱竟然使脊椎的上半段打通了,现在清晰的感觉脊椎上挂的骨架,躯干对于四肢的协调更加精密,手不会妄动一丝。
运劲如灌铅,这就是我现在的体悟,本质是气沿力线往骨头里钻的原因,特别累,后背和脚心出汗。
昨天练拳全身不出汗了,但是全身会涌动似的由腰部向上一片片的热流流行肌肤,洗澡时我惊奇发现身上的肌肉变少很多,仔细摸摸都是经筋。
练习三椎向下的沉劲一个月了,没什么效果,前天领悟向上拉后背,如举石头才练劲,掉石头是什么也不练。试了两天,整个后背可提起三指高,不过特别的累,脖颈的肌肉(可能是经筋有挫实感),且第一天颈椎还有痛麻的感觉,第二天就正常了。
今天对太极招式深入思考了一下,认为太极拳就三招半:正云手,反云手,正反交错手和半招起式。正云手意在通过全身协调运转中改造身体,畅通舒经通络,可视为太极拳入门基本功,而反云手和正反交错手则是所有起始演变的动作,可视为太极拳技击基本功,因为反云手的双手紧贴身外,更能体会躯干内动带动外动的要领,达到周身一家的基础。
陈拳的发力缺陷,以姜为例吧,在此先说对不住了。陈拳发力必须要定步蓄力发力,这也是当今陈拳大师的瓶颈。定步发力与触手发力背道而驰,也否定了周身一家的理论。大家都清楚门轴的概念,但是忽略了门是要固定在墙上的,拿姜来说,双腿和门轴的同向发力,看着是对的,但本质却是错的,为什么两腿要有内裹夹之劲,就是双腿担当墙固定门的作用,让脊椎这个真门轴发力,话到此不必深说,懂的自然懂。
现在打拳,每次半个小时左右,头部像水洗一样全是汗,练个四次出四次汗,然后喝1.5L的矿泉水一瓶,再练一遍再出一头汗。
今天一天没练,晚上吃拉面打拳二十分左右,竟然能体悟到以气运身,特别是双手像是握着皮球。
一直不愿站桩,其实我体悟到周身鼓荡的层次了,就是吸气时后胯打开,后背夹脊以上的背部膨胀,两肋膨胀,从而使肩胛打开使臂手抱的球膨胀,呼气则相反。这个深层功法和一个网上高人交流过并获得认同,他留言一同进步。


凌晨1点多,睡不着,想起了打坐,20年里只有前几年坚持每天打坐,之后的瓶颈突破不了,也就每年有一段时间打打坐。再次打坐,感觉胯腰不适,想起站桩时后胯的开合,试着打坐也后胯开合,竟然可以三椎向下,尾闾前卷,配合一呼一吸之间,两道缝撕裂的疼痛,大约坚持练了一个小时,突然有拉肚的感觉,上厕所排出不成形的粘稠大便,然后在床上继续练习。


凌晨3点多睡觉,早上7点醒来,继续打坐,发现疼痛的地方消失了,出现了腹腔和盆腔里偶尔有鸣响,发现腕手指关节一动就有骨节响声。我现在还不清楚这种打坐内动,是否有弊端。


晚上睡不着,出来打拳,臂手的骨头松开了,感觉到脚的蹬劲,夹脊穴周围一整面发热,这也是肩与腰连接的薄弱处,休息时明显感觉到小腿到脚掌血液脉动加快。
这两天体悟到:掖胯,是太极拳被人推不动和发力不浪费力的本质原因。
终于有松到脚底的感觉了!清晰地感觉到两脚底的血管跳动,反云手达到百万遍的体悟,松沉如小石头慢慢落入河底,周身一气!
“头领虚劲”的真正目的是让头悬在一条水平线上,通过屈膝时脊椎的向下抻拉,使躯干与臂手形成竖向的矛盾劲,横向劲也不是单纯的胯的左右移动,是在向一侧旋转并对腿向下沉的螺旋劲,其侧胯骨是不动的,通过躯干的拧转使胯臀向另一侧运动,在停顿的瞬间全身放松,由脚底的反作用力传至臂手,这样腹内正好是旋转一周的过程。
目前胯以上完全松透了,强烈的感觉到双腿的僵重,太极拳重要的“掖胯”和“坐胯”的真正目的是上身的重量能和腿呈竖直线的门轴线,这样才能以骨头支撑和让肌肉放松。长期的松沉练习,让大腿前后的肌肉和经筋的抻拉达到均衡,从而慢慢过渡到以骨形拳,筋肉放松的高层次。
今天打拳,突发其想把打拳速度放慢到极点,顿悟到太极拳慢练的实质是去掉动作中的惯性力,从而保证意与劲的持续性,举例:爆竹在开始是有意与劲的,而过程中完全利用爆发的惯性。
还是谈谈太极拳的球劲吧,站桩要求后背椭圆,目的就是让双手形成闭合的圆,当一个球受力时,因为内部的膨胀,会把力传到圆对称的外置,而后背的圆与否,取决于两肩的横着的骨头,这涉及到“滚肩”或“空肩”的功法,同时也是躯干左右互争之力的基础的关键之处,打拳的饱满程度是特别重要的,这也是迈入太极门槛的见证。


太极拳的龟背


今天终于把箍臀拔腰,扩背隆肩,探膀碾掌连成一个动作了,连续做了40多分,感觉双手手心气感强烈,出现打嗝现象。



初级的命门后突,只是尾椎与腰椎运动,而箍臀拔腰是让整个脊椎如铁钯一样的整体运动,虽然脊椎的每节都可抻拉,但是腰椎承受的重量最大,后天习惯了只是支撑作用,而太极拳就是返先天,让这一段承重抻拉,以此发挥最大的弹性力。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6

帖子23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