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探秘———体内撑筋拔骨

[复制链接]
717 0
温度 发表于 2017-10-11 05:50:5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桩功探秘———体内撑筋拔骨
桩功探秘
——体内撑筋拔骨
文/朱明

意拳功法体系由桩功和试力两大部分组成。桩功是相对静止的试力,试力包括六力、八法、十二形。六力从桩法中找,八法是力的运动规律,十二形是(模仿动物)力的运动形式。意拳入门的关键是,如何从桩功中找到六面力,找到六面力就找到了拳劲(桩劲),就明白了练拳和做操的区别。找拳劲的不传之密是——体内撑筋拔骨。

一、 体内抻筋拔骨的内涵

1、体内、体外撑筋拔骨的区别
体内撑筋拔骨区别于压腿、劈叉、下桥等通过肢体大幅度、快节奏、机械性弯曲变形的拔筋,他是在相对静止(蠕动)的桩功状态下,通过内视和假借,气血鼓荡,使筋膨胀骨撑起。好比“半撑开”的雨伞,筋似龙骨,骨如伞把,肉象雨衣,骨拔筋撑,骨肉分离,也就是习武人梦寐以求的上乘武功——脱骨之法。
2、体内撑筋拔骨的状态
修炼体内撑筋拔骨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懈”和“僵”都未过,因为“懈了”只能前撑,“僵”了只能后收,它们只有单方面的运动空间,缺少变化,半撑状态,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可收可撑,可进可退,收发自如。
3.体内撑筋拔骨状态下骨骼、肌纤维和筋三者间的关系
体内撑筋拔骨的修炼对象主要是骨骼和骨骼肌。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和筋(肌腱和肌中结缔组织)组成,在肌纤维和筋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组织和血管网。肌纤维的功能是通过收缩产生张力,筋和骨起调节、支撑和弹性作用。肌纤维必须通过筋的支持和联系,才能使肌肉附着于骨骼上,发挥其运动功能。
桩功中的“半撑伞”状态,表现为骨骼合理支撑下的“筋紧肉松”;也就是拉长筋,拔开骨关节间缝隙(拉长骨关节肌腱),肌纤维相对放松。只有肌纤维相对放松,为自身收缩和气血鼓荡创造条件,才能蓄势待发,才能炸力无断续;所以放松肌纤维是修体内炼撑筋拔骨的难点和核心。在技击训练中,气血鼓荡,筋紧生膨劲,肉松产炸力。在养生时,王安平先生把站浑圆桩形象地比喻成在衣架(筋骨)上晾晒湿衣(肌纤维)。“湿衣”妙在合理加强重力,不重不轻,恰到好处;然后再假借,阳光灿烂,微风习习,“衣”随风动,心旷神怡。在肌纤维相对放松的条件下,体认骨肉相争、筋肉相争、筋骨相争。

二、 桩功中体内撑筋拔骨的修炼方法

“六面整体浑圆力”是修炼意拳的核心,由上下争力、前后争力和左右争力,三对矛盾力组成。桩功中如何调整自己的“意”,形成上述三对争力,并使三对争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系统是学习意拳入门的关键。
(一) 在桩功中体认六面力形成系统
意拳前辈强调“局部加局部不等于整体”。所以多数意拳修炼者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修炼方法,也就是在桩架中加“一个意”,首先建立一个整体的三组争利系统,然后仔细体认三组争利的有无、强弱和协调,再调整局部争利过强或过弱肢体,逐步形成浑圆争力状态。
方法如下:以无极桩为例。
1、 技击训练。意念:立定跳远口令“预备,跳”;意念集中在“预备和跳”之间,保持似跳非跳的状态。在上诉意念的引领下,调整身体姿势,调整到能跳最远状态。长期训练,能做到一触即发,立感激应。
(1) 体认身体姿势。在上述意念引领下身体自然形成,五指抓地,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内扣、前顶上提,胯根内裹,臀部下坐上提,含胸拔背,虚灵顶劲,肩撑肘横,十指微曲,目视前方等和力度间架支撑状态;使复杂琐碎的站桩要求一步到位。这是半蹲起跳的最佳状态,也是身体最大负重状态。
(2) 体认六面争力。
上下争力:主要由臀部下坐上提,含胸拔背形成;前后争力:主要由五趾抓地,双膝前顶形成;左右争利:主要由双膝内扣形成。
上肢横撑竖抱,内引外联。横撑产生前后力和左右力,竖抱形成上下力,是对六面力的加强。
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组争力都是所有姿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有主导和辅助之分,以上动作拆分,能帮助修炼者抓住重点,学会调整六面争力的平衡。
2、养生状态:意念站在水中,水深至下颚,目平视水面。意念集中在水的轻微涌动上。水的浮力和涌动促使身体调整到最佳平和稳定状态(同技击训练姿势),六面力自然形成,不再赘述。养生和技击没有本质区别,没敌意频率慢为养生,敌意大频率快是技击。
(二)在桩功中建构体内撑筋拔骨系统
第一步。上述意念不变,构建纵向体内撑筋拔骨系统,见图1、图2.
读图1,在桩功中首先建构脊柱弓、手臂弓、腿弓三弓争力系统。
箭头1、2:含胸拔背、意在尾闾和百会,脊柱连通,形成脊柱弓;箭头5、6:肩抽肘横,十指微曲,意在指端、双肩连通,形成手臂弓;箭头3、4:双膝(内扣前顶)定位,胯根内裹,臀部上提下坐,意在五趾抓地,双腿连通,形成腿弓。
修炼注意事项:
1、意念在力端:每一弓的形成都是由双相矛盾力组成,且意念都在力端(手指、脚趾、头顶和尾闾的端点),意念的位置直接影响撑筋拔骨的效果。如臂弓,如果意念5、6在肘,手腕和手指关节就不能放松拉伸;意念在手腕,手指关节就失去作用;意念在力端,手臂手指逐渐延长,弓越来越长大,每个关节都得到充分的放松,同时避免体内局部争力伤害身体。
2、弓背意念不能过重:弓背好比细皮筋,易断易折,若有若无,需要尽心呵护。意重则气滞,不虚灵,伤害身体。不少修炼者被意念控制,意拳修炼的是功夫,是身体健康,不是“意念”,意念仅仅是过河的船,过了河要弃船,开始意念重些,越练越轻,意念没有了,功夫也就练成了。
3、力端任意组合形成各种“弓”的浑圆系统:从基本的三弓入手,力端任意组合。如5和4、3、2、1、6,每一个端点都能和其它端点组成5张弓,形成浑圆争力系统,一个端点动,其它端点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外三合完成。
4、脊柱弓是修炼的核心
修炼脊柱弓要改变脊柱原有的生理弯曲,读图二、人的生活习惯是昂头、挺胸、翘臀,脊柱呈图二中的原生态,在头胸和腰臀形成两大弯曲,它们是修炼脊柱弓的两大障碍。根据图中要求,图中的练功态,1和2两力端呈现对称拉伸运动,使脊柱节节松开,形成脊柱弓,同时避免折腹、翻盆、憋气的现象。每松一节脊柱都异常困难,也是各门派的不传之秘,能节节松开的人,基本能做到,罕遇对手,健康长寿。
第二步、脊柱弓“摇旋”,形成横向螺旋体内撑筋拔骨。
上述三弓,只有纵向撑筋拔骨,缺少横向运动,不能充分松活关节。练功强调“根本”,“根”指腿之根——胯和臂之根——肩,本指脊柱。在图一种表现为A、C为根,是三弓的接触点,ABC组成本。松肩松胯是所有门派修炼劲力的切入点和难点,脊柱弓“摇旋”是松活“AC”两处关节最有效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是:1、3、4、5、6五力端相对固定,意念伸缩箭头2,好比长出长尾巴(虚线),根据自身功力“尾巴”向斜下方左右旋转。尾巴带动脊柱,脊柱弓通过AC带动带动手臂弓和腿弓,AC两处的肌群明显向内收缩,形成肩窝和胯窝,全身筋骨横向螺旋撑拔。
修炼注意事项:
1、“尾巴”摇旋带动三弓变形,形成各种桩法。意拳设有很多桩法,这些桩法从何而来,桩桩之间如何转换,困扰不少初学者。“尾巴”摇旋,使手掌产生高低内外之分,脚形成前后虚实之别,摇旋过程中的每一个停顿都是桩,它们是横向螺旋撑筋拔骨的静态体现。明白这一道理,修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的站桩,并且可以造出适合自己的独特桩法,用来弥补身体横向螺旋撑筋拔骨的局部不足之处,使身体逐步进入浑圆状态。
2、三弓的意念差别、图一中6个力端,只有3、4是实的(用力),其余4个力端没有力的作用点(只有击打物体时,个别力端才变成实的),在训练时,5、6两力端,意念要轻,只需有轻微的指意(引领发力方向),不能加一丝力,始终保持虚灵状态。上身虚灵,下盘才能稳固,才利于气血循环,强身健体;否则,气血上浮,集聚胸腔,身如浮萍,严重伤害身体健康。上实下虚是许多勤奋的自学者练功出偏的主要原因。
保持虚灵的检验方法。(1)保持身体在任何“桩态”下都能拔地欲飞(挑起)。(2)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由“尾巴”的摇旋形成,摇旋使力端2和3或4合并(腰马合一),身体重力在虚灵之意下松到脚下,引地面之反作用力上行,由脚到腰、脊、肩、肘、腕而行于手指,手是被动的膨胀。
第三部、放大精神,鼓荡气血,体内撑筋拔骨综合训练。当横向螺旋撑筋拔骨具有一定基础后,就可以进入假借实战搏击训练。学习动物的本能,放大精神,鼓荡气血。如学习熊的勇气:力大无穷,勇往直前;虎的霸气:俯视群雄,唯我独尊;鹤的傲气:振翅拔云,目空一切;猴的灵气:惊恐怒急,闪展腾挪;蛇的惊气:阴冷绝杀,抖弹惊炸。熊、虎、鹤、猴等形的具体修炼方法,笔者以前已在《武魂》上有所介绍,不再赘述。
三、体内撑筋拔骨的养生意义
体内撑筋拔骨是性命双修的有效法门。
1、调身。生命由有形的物质(皮肤、肌肉、骨骼内脏等)和无形的气组成。由于气的存在才使有形的物质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气催动血液沿体内管道给各组织细胞输送营养,清理垃圾,延续生命。健康的婴儿气血充盈,好像气冲的娃娃,因为婴儿时期,筋骨的柔韧性好,弹性大,能完全撑开身体内输送营养物质的管道,气血运行通畅无阻。随着年龄增加,骨骼、肌肉逐渐老化、僵硬、萎缩,挤压输送营养的管道、使管道变窄,个别管道甚至堵塞病变,等到大部分管道堵塞了,生命就结束了。修炼撑筋拔骨,通过“撑”和“拔”力的作用,逐步激活经络,疏通管道,使气血畅行,滋养内脏,进而使生命充满活力,延年益寿,是回归“婴儿态”的有效修炼方法之一。
2、调心。修炼体内撑筋拔骨就是修道,贵在“道法自然”。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很多思想和行为是违反自然法则。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等行为加速身体的衰老和病变。在修炼过程中,要想功力进展,修炼者必须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和异常痛苦的病灶反应,需要超常的毅力、决心和恒心;这将迫使修炼者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社会和自身,反思以前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改变不自然的思想和行为,使身心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正轨。
目前学习意拳的人多,有收获者少,站桩的人多,坚持者少。原因是站桩的盲目性,不明白桩功的内涵,感觉不到桩功的作用,更体味不出桩功造成人体身心变化的快乐。老前辈教导我们,桩是“悟”出来的不是“站”出来的。桩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笔者修为有限,对桩功的体认仅在初级阶段,以上所述有很多错误之处,希望借助《武魂》平台,对桩功展开深入讨论,促进意拳发扬光大。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5

帖子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