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1538 0
段段段 发表于 2017-10-1 09:36: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芗斋传奇
清末民初之际,形意拳大师郭云深晚年回归故里。当时正值盛年的武术高手铁罗汉到河北深县找郭云深比武。郭云深一个崩拳将铁罗汉击出,铁罗汉翻身低头狠狠说到:“十年后我再来”。……十年后郭云深年迈,行走不变,盘腿坐在炕上,铁罗汉猛扑郭云深,被郭云深崩拳击出,铁罗汉痛哭流涕,神态失常疯狂喊到:“再等十年,我找谁比”?……
郭云深教王芗斋站桩:站桩是中国武术的根基功夫,各门各派都有桩功练习。郭云深教王芗斋的桩功与一般的桩功原理有所不同,桩功的次第、功用也有所不同。
王芗斋,河北深县人。生于1886年,即光绪12丙戌年,光绪33年(1907年)离师。1963年去世。
王芗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大家、武术改革家,武术哲人。晚岁号“矛盾老人”。王芗斋是“中国拳学”之奠基者。
王芗斋自幼体弱,又患喘疾,家人担心其健康,遂送其至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处学艺。郭为形意拳承前启后的人物,素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而独步武林,有“不倒翁”之美誉。当时郭已年迈,行动不便,本不欲再收弟子,郭的弟子们也多不愿再有个年幼的小师弟,但时值郭之爱子郭深坠马身亡,郭云深看小王芗斋机灵可爱,遂破例收王芗斋为入室弟子,且留住于郭氏家中学艺,爱若己出。王芗斋则侍师如父,加之聪颖过人,练功刻苦,进步极快,深得郭氏欢心,将形意拳秘诀倾囊相授。
一日,王芗斋看师兄周明泰师兄用细竹条劈西瓜,自己也想试试,结果没成功。因为年幼,性情不定,加上好奇心,不满于每天站桩等功法训练,偷偷从师兄处学练拳套招法,,被郭发现之后,狠狠训斥:阎罗王教你不好好学,你找小鬼学。以王芗斋之聪慧,立即理解了郭云深之用意。从此百折不回。
王芗斋第一次村口与周明泰交手(出村):郭云深逝世后,师兄弟们知郭独传王芗斋功法,遂问王得何秘法,王说仅桩功等等。诸师兄不信,商定以武相逼,其必还手,则可看清用何招法,王芗斋情急之中,急忙招架相应,而相触之瞬间,来者已跌出丈外,双方皆惊而不知何故。
光绪三十三年1907(郭云深去世)王芗斋离师决意外出闯荡一番事业,来到北京,因盘缠用尽,投奔会友镖局(会友镖局与郭云深有交情)。王芗斋进于院内,见武器架上有许多兵器,随手拿起一白腊杆试手,伙计见后大惊,马上入报总镖头。因为过去各行有各行的规矩,镖行有镖行的规矩,如有动兵器者,即示为无礼,甚至是要寻衅比武。镖头赶来喝道:“小孩子不许乱动!”并奔来夺王芗斋手中的白蜡杆,王顺手一抖,镖头已摔出丈外,仰跌于地。镖局知道王芗斋身手不凡,同时也看出王芗斋的功夫似曾相识,遂表面以礼相待,问明王芗斋住处.晚上,镖师手提酒肉到王芗斋住处深谈,二人谈及人生理想、抱负、武术精神、民族危难等。后镖师感慨云;“大丈夫何不报效国家!”随建议王芗斋从军。
王芗斋听从了镖头的建议,在北平投军当了一名伙夫,常与兵卒嘻闹。一次,王芗斋担水前行,一兵卒以足钩绊其腿,谁知王仍照常行走,而兵卒却跌翻在地,众皆目瞪口呆。王芗斋得中国武术核心功法之精髓,那是一般士兵所能比的。适值军中统帅吴封君将军经过此,见状甚喜,知其功夫非一般传授,遂召见,攀谈之中知王芗斋得郭云深晚年之真传,且王芗斋英俊威武,人品学识都很满意,于是其女吴相许。吴将军之女亦喜习武,所练为形意拳,且书法诗文均有较深造诣,这对王芗斋影响很大,使他后来成为文武双全的上乘拳学家。王芗斋在吴将军府上,白天读书作文,早晚习拳站桩,用功结束,夫人则以汗水在地面的脚印检评其功夫之进境。
  1916年左右,北洋军执政者成立“武技术教练所”(此名见刘文华著《形意拳术抉微》),目的是培养中高级军官,时陆军部长为靳云鹏,次长为齐振林。聘请王芗斋主持“武技术教练所”教务工作。当时训练方法传统的与现代的兼有,现代训练主要是身体素质,技术方法还是以武术功法训练为主。在此的名家有刘殿琛、刘风春、刘纬祥、尚云祥、马玉堂等。主要以形意、八卦、摔跤为主。这时王芗斋收了第一个弟子周子岩(其中有周与王芗斋较技比武的经历省略)。与此同时,在武技术教练所之外,齐振林之子齐执度亦拜在王芗斋门下,这一时期,王芗斋所传授的是形意拳。这是郭云深晚年所传给王芗斋的形意拳,与郭云深早年所传的拳法不同,但亦讲站桩,为三盘落地桩与推窗两种(如图)。
  1918年后,因时政等原因,王芗斋潜心拳学,负笈南游,曾到过河南、湖北、湖南、至福建等。这些历练,对后来王芗斋拳学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在河南访到少林心意把传人衡林和尚,湖南谢铁夫,福建方恰桩、金绍峰等大家,北归路经淮南遇拳术巨匠黄慕樵先生,从学健舞。剖析研究了他们的拳术内容和拳理,使王芗斋开阔了视野。视野的开阔、对拳学理论不倦的研究、大胆的实践,对拳术的理解的深度已不拘于形式,结合当时拳术界的“花法”现象,他认为形意拳之重点应在于“意”而不在于“形”。1926年,提出舍形取意,称自己所练为“意拳”。在京期间与太极拳家杨少候、杨澄甫交谊颇深,使王芗斋能清楚地认识了解太极拳。2g
王芗斋先生当年在少林寺与恒林和尚切磋拳技,交流心得,有数月之余。切磋中王芗斋于瞬间爆发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巨力后,二人即觉相见恨晚。并在月余的相互交流中,将心意拳真谛、心法合盘托出。
王芗斋离开少林寺后,在湖南衡阳拜见了心意门巨擘解铁夫先生,解先生在武林中,人称“江南第一妙手”。此人年过半百,行为怪诞,很少与人谈拳,人们都管他叫“解疯子”。王芗斋同其交手数次,都输在“解疯子”手下,后来王芗斋先生在教学中,也曾对弟子们谈到解铁夫先生,据他所言:解先生与人搭手时,忽而手臂坚如磨盘,忽而又软似棉絮,看似慢动,但对方稍有欲动,他就能了如指掌,后发先至,使敌无从逃避,拳术已达神明之境。当时王芗斋先生见比拳不行,便请以器械比试,解先生笑着回答:“兵器不过是手臂的延长,你手不成,器械也不能胜。”经过较量王先生仍然不敌。王芗斋即倾心下拜,解先生说:“我纵横南国数十年,所遇名家甚多,但与我交手,皆如三岁顽童,任我施放。今天能与你相会,足慰解某平生。留下来吧,咱们作个忘年之交。”王芗斋先生住在解家,向他学习一年有余,拳学造诣突飞猛进。为以后拳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芗斋在少林寺拜访恒林期间,一日出外游玩,王芗斋与好友刘丕显(刘丕显,著名武术家,梅花拳传人,武功造诣极深,因其善使腿,人称神腿。)游至河南少室山附近,正值村民间相互对阵,准备械斗(dou) ,出于对武术之挚爱,二人同住脚观看,扫视一边后,刘丕显说没有高手,王芗斋说持杆子的那位不错。过去,村与村之间常常为某种利益发生争斗,这次不同的是双方都请来了武术高手助阵,有的持双手带,有的用杆子。正说着,双方争斗已开始,只见持杆子者左拥右带,对方手中的杆子、双手带等兵器把持不稳,有的落地、有的东倒西歪……。刘丕显对王芗斋说:“按常理而言看不出此人是高手,你是怎么看的?”王芗斋说:“我感觉到他与我呼吸合拍”。(这是王芗斋讲给我的老师常志朗的)2001年,我拜访山西形意拳李桂昌先生时,李桂昌讲王芗斋看他走路的架势知他练什么拳(1957年在北京)
1928年,王芗斋应李景林、张之江之邀,随师兄张占魁同赴杭州,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会上表演了发力、试声及游龙、惊蛇、挥浪、白鹤等舞蹈。使同道大开眼界。)
1929年左右,王芗斋应友人之邀携赵道新等来到上海,时郭云深之弟子钱砚堂在上海武术界可谓风云人物,当初诸同门不信王芗斋是郭云深之弟子。钱一直闻听王芗斋功夫出众,颇得老师真传,一定要听听劲,看看到底如何;王则不便真作,故称不敢,但钱氏一定要试,并说:如果你功夫不行,单凭郭老的名字,在上海滩是站不住脚的。王芗斋遂回答道:“如兄愿看小弟之学业,弟请兄坐于身后中间沙发之上。”钱氏一笑,随即以上步崩拳直取之,王以臂迎击来拳,钱即飞落于指定沙发之上。王芗斋赶忙上前,扶起师兄,钱氏则激动的说:“没想到你真的得到了老师的真传”。经过一番了解、切磋后得出的结论,王芗斋乃郭云深当年英武之再现。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王芗斋。以后几年里,王芗斋在上海武术界等的声望如日中天,出尽风头。与中外拳术家较技,无有一败。这时从学者有张长义、张长信、韩星桥(韩樵)。除韩星桥外,他们原来都从学于马玉堂。此阶段王芗斋的好友亦常与之切磋交流。如六和八法拳家吴翼翚,六和拳家佟忠义
在上海期间,王芗斋广收门徒,从学者甚众。许多人是与其比武失败后而从师的。在众多弟子中,很多在比武大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张长信,卜恩富则是拳击和摔跤的全国冠军,高振东乃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尤彭熙号称“神拳”,在上海颇负盛名。王芗斋在教学中,发现许多人过于注重外形及招法的练习而忽略了精神意念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但求神意足,何须形骸似”的练功要领,遂称自己的拳为意拳。
王芗斋在上海期间,与一些有文化、有思想的武术家如六合八法拳家吴翼翚先生常谈以武术强种强族,才能强国。洋体育冲击民族传统体育,欧洲人、特别时日本人,想利用“武功”征服、摧毁我国民之精神,当时,一大批爱国武术家聚集在上海青年会。青年会有欧洲拳术家英格,藐视武术,认为中国武术不堪一击。与之比试的中国武术家都不是其对手,且受其侮辱。在英格与人比试中,王芗斋仔细观察研究英格之拳技,又总结自己多年习拳心得,从自己的拳学角度看,英格的拳术虽有独到之处,然非整体之力。比试中,英格还在出拳以探虚实之际,就被王芗斋挂起,扑到在地。事后英格回忆说:看着王芗斋的眼睛,寒气逼人,精神紧张,心有点空。发出去的拳想回来的时候已经回不来了。如触电一般头超下载扑下去。(这是真实的故事,王芗斋的门生里就有人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做到。)英格曾在英国《太晤士报》发表了“我所认识的中国拳术”一文,谈及比武的经过。
王芗斋曾言:中国拳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之力。整体之力由站桩而得。
王芗斋准备周游世界作拳术交流,以振国威。随于是1935年前后,带门下弟子卜恩富、韩樵、张恩桐、张长信等回老家深县系统训练(训练时间达二年左右)后由于时局动荡作罢。回北京完善自己的拳术。这一时期,王芗斋的拳术趋于成熟,王芗斋提出“在不动中求速动,在无力中求有力”的观点。
王芗斋住在中南海,深居简出,研究拳术之外,教授弟子。同年秋天,北京名拳师洪连顺访问王芗斋后,随率弟子就教于王芗斋门下。著名武术家姚宗勋从此追随王芗斋先生。此后,就不断有人前来拜访切磋,李永宗、等投在王芗斋门下。这一阶段王芗斋博采各家之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参研究讨,汇集一炉又创拳学十二式。此时的拳术已没有早年所学习拳术的痕迹。因其以形意拳之整劲作基础,同时吸收了八卦掌的身法和步法,太极拳的柔化之力,以及鹤拳、健舞等武技,形式简易而内容极其丰富。朋友观之认为王芗斋的拳术已汇集各家之长,演化为新的拳学。随赠名大成拳,王芗斋说“欲却之而无从也,随听之而已”。大成拳练习要求形、神、意、气、劲、法高度统一,养、练、用并重。
一天,来了一位日本人叫泽井健一。
 泽井健一(1903~1989)是日本的武术名家,精通柔术与剑道,创太气拳,被誉为日本的拳圣。
王芗斋正在扫自己的庭院,泽井健一找王芗斋,王芗斋说:“王芗斋不在家”。泽井健一坐下等了一会,问:“王芗斋不在家,你是否会拳术”。王芗斋说会一点。泽井健一说:“可一试”?王芗斋说:“当然可以”。泽井说:“我慢慢的,你可以快”。说着就去抓王芗斋的衣袖,就在欲触未实之际,自己已被王芗斋击出摔倒。泽井起来后说:“这次我也快,你注意了”。这次真快,也被扔出去的更远,身上一点伤没有。泽井现在知道面前这位儒雅的、消瘦的五十多岁的长者不是普通人。以泽井的武功造诣,他已知这位就是王芗斋:“你就是王芗斋”!王芗斋说:“正是”。
泽井健一在书中(《实战中国拳法——太气拳》,1976)写道:“和王先生交手时,我是柔道五段,因而对自己的腕力有些信心。当我作为王先生对手时,我总是先抓王先生的手,想先施展我的手法,但都被王先生把我弹飞出去。因而我了解到想冷不防抓住王先生施展手法是不行的,所以我和王先生对手时,我要求先生作成对抓状态,我想抓王先生的左袖和衣襟往外扔,如果失败时再用寝技(自己倒下去的技巧),也许可以。然而,刚刚搭手的瞬间,我的右手就完全被扼住,而我突然被弹飞出去,我们几次交手,结果都是一样。而我每次被突然弹飞之际,心脏的部位也被轻轻打一下。当然,即使被轻轻打一下,我也感到刺痛和恐惧。就是这样我还是不够明白,我又一次想出了剑道。我用棒向先生打去,但先生手拿一根短棒拨开,终于我一棒也没打着。学习之后,王先生轻声说:‘不管是剑,或是棒,都是手的延长剑道。”
泽井先生回忆和王芗斋先生相会时王先生的形象说:“我和王先生相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中国居住期间。王先生人并不高,行走的时候有点像鸭子一样。”又说:“先生的腕很细,他皮肤搭拉在骨头上,但一碰上就如木棍似的,与其说是硬,还不如说不知道有什么感觉。有一次同妻子去先生家拜访,临别时先生送到门口,我挡了先生一下说别送了,请回,王先生说没关系,就反推了我一下,我感到他的手如圆的木桶。我想这可能是站桩的功夫。”
至于泽井师事王先生的原因,他说是由于和王芗斋先生交手时失去了自信,当即决心作王先生的徒弟,但被以“不收外国人作徒弟”而拒绝。经一星期的登门恳请,终于成为弟子,师事王先生。
当时王芗斋的矛盾是教还是不教,泽井是日本人,教与不教都不行,泽井又行家高手,教假的糊弄也不行。只能教真假参半的功夫。
泽井说:“我是从开始见到王先生被他打了一顿后,才练站桩的。我每天在树下站桩时总是想,这样站着有什么用?在真的动起来就能产生气和力吗?这样想了大约三年,但如果要放弃,则有失日本武士的门面,怀着这样的心情,但因实际交手时王先生确实非常厉害,所以,不论怎样也想学到真正的技艺,当时像着魔一样,一有空就站桩。”
常言:德高则谤兴。武术界随意诋毁别人、或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门派之间的成见也时有发生。
这是我想起泽井健一的一段故事:泽井健一与王芗斋比武失败后,欲从其学,王芗斋不教,泽井闷闷不乐,一日到公园闲走,见一下棋者,裤角扎飘带,气宇轩昂,知是练武者,于是上前请教,方知是××拳名家,泽井很高兴,便攀谈起来,此拳师侃侃而谈,泽井对王芗斋还是念念不忘,便问到你与王芗斋比如何,此拳师不加考虑便说王芗斋不行,泽井站起深深一躬,随说,你与王芗斋试过没有,此拳师若无其事的说没有,反正他不行,泽井怒道:你没试怎么知道他不行,我和他试过,我输了,现在我和你比一下,此拳师不敢……,信口诋人,此真不齿。我常感到遗憾的是世间再没有象王芗斋这样伟大的武术家给学者指明武术的方向,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王芗斋给世人留下了武学指南《拳道中枢》等著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泽井健一曾扬言,中国实战武术在中国本土已经失传,真正的实战武术在日本。王芗斋之门生王选杰曾针对此说撰文:“真正的实战武术依然在中国,随时欢迎来切磋交流,我保证赢你而不伤你”。这也是我的观点。aE(
(八田,齐白石,李苦禅,沈其悟等人物)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