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在拳术中运用技巧

[复制链接]
1367 0
wu571498574 发表于 2018-1-22 14:28:1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先贤们不仅通过生死搏杀研究总结了很多高深奇妙的艺术,而且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很多力学原理,很多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但限于文化程度,却是讲不透彻。


很多人想讲述的浅显易懂,但是不容易,演示起来没有问题,如杂技演员表演,信手拈来。令人叹为观止。


六合拳,无论谁练,都知道力从脚下起,通过膝、腰胯、肩、肘达于手,但是脚下这个力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是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但是先贤们不知道这个原理呀,就说了:脚打踩意不落空!还特别强调如踩毒物,只有这样,才会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句话的意思是力的传导,人不是刚体,力会畅通无阻的以波的形式传输,人体有关节、肌肉组织、力在传导过程中依次递减,损耗,等到了手上,就所剩无几了,甚至没有。


很多初学者说劈拳打不出劲来,看似很有力,却没有作用。不是稍节劲就是断劲,上下脱节。只有当按照拳谱要求成千上万次的挥臂,量变积累足够了,质变来了,手上的劲力有了,把人劈出跌倒在那里!


这个过程好漫长呀,有明师引路,不断校正尚好,不然更费尽周折了,空耗时光,不能随心所愿。拳谱中九要八法宗旨就是培养力,使劲路畅通,使得架子符合劲力传导,所形成的功架就是高速公路。把身体各部分的坑坑洼洼挖填整平,变得适合劲力传输。


内功经把劲路讲得很透,足既动,膝用力,逼臀坚膝,贴背转斗,松肩等等,都是为了使劲力畅达,使每个关节与肌肉组织变得平滑坚实,有利于劲力输导快速,不受阻碍,这才会有松如绳之系,悍如冰之清之爆脆弹抖劲。


弹抖劲也是力学啊,我们知道弹力有个性质,对它施多大压力,它就会产生多大反力,所以才有高手练功多年,浑身如弹簧。功架按照要领,日日习练,就会身备五弓,遇力就会吸收,反作用于施力方。当高手遇到的来力同样是弹力,那就热闹了,不好化解的,谁出去就难说了。


我们见过三个同质量的钢球,当一方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并排的第二个,第一、二个不会动,第三个却出去了!力在其中很有趣。这个实验很有趣的。


形意拳的步伐是特有的垫步、跟步,李仲轩说要把身子打出去,式式要有虎扑,说穿了就是把体重打出去!而且告诫要一公分一公分的打,这个冲击力就是动量呀,等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为什么说身大力不亏?质量大呀!加上速度,瘦小的焉能不吃亏?


崩拳也好,劈拳也好,应用起来、练习起来那个不是力偶原理?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有上必有下,俗语对拉拔长,左重则左杳,右重则右杳,取平衡呢。这劲那劲无非是力偶、力矩、杠杆等原理,脚踏中门夺地位,为什么会使对方不适?受到了杠杆力的作用,给我一个支点,地球都可以撬动,何况是个人呢?反关节也好,擒拿也好,摔跤也好,杠杆原理更是如影随形,杠杆力也叫剪力,再加上旋转,螺旋力缠丝俱焉,施加上这种味道,对手想不呲牙裂嘴、眼泪滚滚也难!


直线冲击加上滚动和旋转,螺旋力、离心力有了,不仅具有透劲,而且具有化解来力,为我掌控的作用,以巧破千斤有了!摩擦力分为滚动和滑动,大家都摔过跤,踩在烂泥上那个感觉都有过经历,为什么?摩擦力改变了你的支撑力,支点重心尽失,焉能不四仰八叉?拳术高手这种东西玩的超乎想象,艺术家!


人的两只脚犹如汽车轮子,当发动机运转,产生动力驱动车轮,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就会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车轮,使汽车移动,生成高速疾驶的爆发力,汽车撞人,绝对是把自身重量加上了的。但是人做到就难了,做到了就可以半步崩拳打天下,硬打硬进无遮拦了。


据说太极是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使来力为我掌控,更是玩力学原理的。


当接手时,对来力顺着方向稍加横向力,来力就会偏离初始方向,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横向力再掺和旋转,由此产生的摩擦力就会使来力飞了,这就是顺手牵羊等的力学应用。物体之所以平衡,是因为合力为零,当受到来力,合力变了,平衡受到破坏,来不及调整,就会失稳。无论推动和引动,都是施加外力使其合力改变,重新调整,高手们抓住机会,对方就会受到控制和出去了。得心应手了,就会被认为是神奇高手,其实都是应用了力学,是不自觉的力学专家。


力学很多原理,大到天体运转,小到电荷之间,都是各种力的作用。武技概莫能外,谁人掌握了力学原理,谁就是好把式!有强大的力量和运用原理的手法,千锤百炼,何愁不是艺术呢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9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