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网

标题: 转贴--位真正拳家的一些往事及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鲁菲    时间: 2017-1-24 15:17
标题: 转贴--位真正拳家的一些往事及启示
据说,许多中国人心中有一个江湖梦、武侠梦。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电影《少林寺》热播后激发了全国多少花季少年的学武热情!同时,这个侠客梦泡泡在香港武侠影视与小说的引领催生下发酵膨大。但令人非常奇怪的是:一是别说出现武侠了,原本社会上常有的侠义勇为的好事几近绝迹;二是武侠小说中神功绝技名目繁多,可现实中就是不见有真功夫的人现世。莫非历史上的神拳李洛能、杨无敌杨露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等也是靠做广告、吹牛皮、领导关照等搞出来的?这两大问题真是奇也怪哉,想必狄仁杰再世也难以推理了。
这令人想起了著名的、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良心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面对来看望自己的温家宝总理时,直言不讳地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今天钱老已故去,可问题还搁置在那里!细细一想,香港地区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本来就有非常功利性的社会文化特点,几乎不可能出真正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但会出许多的赚钱家,并且赚大了,盆满钵满,名利双收!特别是头上多了炫目的、令愚俗之人辨不清是非的美丽光环!留下许许多多在快餐文化、媚俗文化熏陶下而永远不懂拳道真义的国民,继续梦下去,一代人梦不够,下一代人继续梦;继续练下去,一代人练不出,下一代人继续练!杰出人才的缺失,总是由阿Q式人才、井蛙式人才、野狐式人才来补充的。
有鉴于此,我特举历史上二位真正拳家的事例作一些比较分析,聊作一贴清醒剂,识者明之。一位是王征南先生(1617—1669),浙江宁波人,松溪派内家拳拳家。师承关系是:张三峰(宋朝)……百年后——王宗(陕西)——陈州同(温州)……孙十三老——张松溪(宁波)——叶继美——单思南——王征南。这个张三峰不是元末明初丹家张三丰张君宝,张三丰不会武功。王征南先生早年从军,屡立战功,官至都督佥事副总兵。由于参与反清复明,事败后隐居乡野,终身菜食以明其志,识者哀之。王征南先生因一个儿子夭逝而悲伤过度,贫病交缠,仅活了53岁。这一点与曹雪芹非常相似,令人哀惜。王征南先生没有被历史尘烟湮没,主要归功于与其同时代的黄宗羲先生(1610—1695),这位大学者很有眼光,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黄宗羲先生亦是浙江宁波人,也组织过反清复明运动。失败后不仕清,主要做学问,成为大学问家,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及一代文宗。黄宗羲的一个儿子——黄百家(1643—1709)拜王征南为师,学习拳艺,时间不到一年,未得真传。但黄百家记录了王征南先生的拳艺及事迹,著有《王征南先生传》。
另一位是王芗斋先生(1886—1963),河北深县人,意拳宗师。师承关系是:姬际可——戴龙邦——李洛能——郭云深——王芗斋。王芗斋先生自幼体弱多病,八岁左右便被家人送入邻村且有戚谊的郭云深(1822—1901?)处习拳,深得真传。郭云深乃形意拳巨擘,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实战美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王芗斋先生离师远游,参学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遇拳家万千。王芗斋因感于中国武术的陋习积弊,遂复形意拳旧名——心意拳而创意拳,对中国传统武术提出中肯批评,大力提倡拳道真义。王芗斋先生之拳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思想,振聋发聩,非小根劣器所能理解,故亦为一些小乘人及花架子武术家所衔怨。新中国成立后,德高望重的王芗斋先生被推举为中华体育总会武术组副组长(朱德任会长,廖承志任组长),但任职时间不长便主动去职,主要原因是拳学理念与其他所谓的武术家格格不入。这体现了王芗斋先生绝不甘随波逐流而流于世俗的傲骨精神!一个人要学些知识并不难,难在达到具备知识分子良心与傲骨的境界。那个时期,拳术的技击性是不能随便谈的,否则便有“教唆祖国下一代打架的嫌疑”,中国武术走向表演武术的“辉煌时期”。令人惭愧的是,这种揉合了杂技、体操,但难度不如体操,惊险不如杂技,配以现代灯光音响服装等的表演武术远远达不到也永远达不到我煌煌大唐公孙氏剑舞(亦可称作健舞、拳舞、武舞)神奇雄妙的境界,具体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王芗斋先生后为多家中医院所聘,推广站桩功的养生保健功效。顺便一提,这个时期亦是中国现代气功滥觞时期。一些并不悟道、连老子《道德经》中“专气”、“冲气”、“心使气”也解释不清——后来成为气功界元老的人虽常虚心恭敬向王芗斋先生求教学习点东西,但王芗斋先生从不主动与气功界人士往来,并明确反对“气功”这一名称。果不其然,气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热潮中走向破灭。1963年王芗斋先生不幸去世。十年后,在文革艰难岁月中的周总理投之于关注目光,也只有周总理有此慧眼。王芗斋先生亦可含笑九泉。
王征南先生与王芗斋先生虽然同姓王,但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拳种不同。同时,二人作为真正的拳术大家、内家拳家,又必然、自然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与相似之处,大致有:
一是二人皆拳艺高超。拳谚云:打人容易放人难。王征南与王芗斋二位先生的拳艺皆至“打放自如”的境界。王征南与松江武艺教师较技,使用了“发放”的技术,使之二次跌出而流血破面。而王征南与“有膂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的僧人山焰较技,则使用了“击打”的技术,一接触便分高下,即“稍近征南,蹶然负痛”;王芗斋先生与人较技常“用一不用二”,即与对手一接触间便胜负立判。在上海王芗斋以四十五岁左右年龄与世界轻量级冠军英格较技,一触而弹昏之。在北平王芗斋以近六十岁的年龄、瘦小的身材一触而击晕日本柔道高手八田一郎,二次弹倒欧洲现役中量级冠军杰姆士。而外家拳家一般过四十岁则明显走下坡路了!另外,神拳李洛能四十七岁练成神拳,杨露蝉成名最起码四十五岁以上。
二是二人皆有五字诀。王征南先生的五字诀为“敬、谨、紧、径、切”,王芗斋先生的五字诀为“恭、慎、意、切、和”。二者的内涵是相同的,皆反映了中国拳学之本。其中“恭”与“敬”的含义本人已在《问道叹红楼》中解释,这体现了老子《道德经》中“道之为物”的内涵。千万别作世俗之理解:对人态度的恭敬。而流行的花架子武术及外国拳术皆不能体现这个内涵,姑且称之为“器之为物”吧(《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种“器之为物”的武术或拳术,本质上是戕生运动,或许年轻时看上去有点出息,但达不到高超及神妙之境界;悲哀的是,中年或老年时身体反而不如常人,许多人落了个伤残病痛之躯。
三是二人皆明了拳与器械的关系。王征南先生对舞刀弄抢的黄百家明确告之:“拳成外,此不难矣。某某处即枪法也,某某处即剑钺法也。”王芗斋先生在《拳道中枢》亦明确指出“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
四是二人皆懂得拳的简约性。王征南先生是“拳不在多惟在熟,练之纯熟即六路亦用之不穷”、“拳亦由博归约,……总归之存心五字。精于拳者,所记止有数字(即五字诀)”。王芗斋先生是“每闻今之习拳者,常与人曰能会若干套与几多手而自鸣得意,殊不知识真者早窃笑于旁,更为之叹息不置也”、“凡以拳套方法而为拳,是不啻以蛇神牛鬼之说而乱大道,皆拳道之罪人也”。二公之论,千古绝唱也!然而今天所谓的武术名家,公然在电视上教你招数。正常人皆可逻辑分析判断,“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郭云深碰到这些人肯定要倒大霉,因为他们可以用多种招术破解郭云深的半步崩拳。
五是二人皆知晓拳的立体性。王征南先生曰:“拳如绞花槌,左右中前后皆到,不可止顾一面。”王芗斋先生则讲究拳的六面浑圆争力。二者皆一义也,如此则方能劲力均整且不易为对方所乘。这种立体发力方法乃我中国拳学所独有,既非花架子武术所知,又非外国拳种所懂。
六是二人皆深识拳道的沉沦。王征南先生与僧山焰较技后明确告之黄宗羲:“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掺入之,此学行当衰矣。”王征南先生真是一针见血!王芗斋先生则具体指明:“纵观中国拳术史,发现一条规律,即任何一门拳术,皆经由铁老虎演变为纸老虎之过程。如形意拳,当初只有钻、裹、践三拳,后人不解其妙,遂造出五行拳、十二行拳、杂式锤等拳套;又如八卦掌,当初只有单双换掌而已,其后人亦不解其妙,遂造出六十四掌之拳套;再如太极拳,当初只有单双缠打与击地、披身二捶而已,其后人更不能深知其妙,遂演化出百八十式,更有南北之分,杨吴陈武之派。习拳者被光怪陆离之畸形拳套紧紧束缚住,其本能活力被窒息得奄奄一息。……一代传一代,真者日淹而伪者日兴,铁老虎遂变为纸老虎矣。”所以今天还看得到拳艺高超的神拳吗?当然牛皮吹出来的、刻意宣传的还有,阿Q国度嘛!
七是二人皆有傲骨品格。王征南先生反清复明失败后隐居乡野,锄地担粪,终身菜食以明其志。虽生活清苦,但“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终不鬻技,其志可悲”(黄宗羲语)。王芗斋先生1950年任武术组副组长,但无法施展其拳学抱负而主动去职,保持了仁人志士独有的铮铮傲骨!
八是二人对中国拳学的贡献。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中言:“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王征南先生和王芗斋先生的贡献便是在异拳瞽说遍天下的中国,没有使中华民族独有之拳学流入市俗中去,仍保持着傲然独立的姿态。王征南先生在中国拳术史上首次革命性地提出内家与外家之分别,犹如儒家孔圣人提出君子、小人之别。黄宗羲先生在《王征南墓志铭》中最早记述“内家”、“内家拳”的概念,以区别少林之外家。而黄宗羲作为大学问家,治学严谨,肯定不会自己臆造“内家”、“内家拳”概念,一定是自己与王征南先生的交往中由王征南先生口中得知。而内家在宁波方言中即内行之意,外家即外行之意,“内家”、“外家”之含义亦只此唯一正解,没有什么好争辩的!王芗斋先生在《拳道中枢》中首次革命性提出“拳道之大”,进一步提出“异拳”概念,明确指出“习异拳如饮鸩毒,其毒其害不可胜言”。奈何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识真者几人?但我想,周总理的法眼一定是看懂了《拳道中枢》,不然何以投于关注目光。
二十一世纪的“法治”中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飞檐走壁剑侠之说,此皆小说家梦想假造,只可付之一笑”,然仍可大行其道;“开石过刀枪,乃江湖中所谓吃托之流,此下而又下,不值一提”,然仍可蒙骗俗人。同时,王征南先生之革命性论断在外家少林面前显得轻微,身怀绝学并为人类健康谋福利的王芗斋先生竟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及愚俗之人的肆意诋毁(网上常见),同时也难再有周总理这样的慧眼关注,令人徒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毁之”,真算得上民族的悲哀!
呜呼!山浮水躁,风嘻月笑。要道无闻,真义孰保。写此文章,伸怀寄傲。有心读之,清醒明志。
作者: 约约约约约约    时间: 2017-1-27 16:22
任何一种拳都是架把式越练越多,而功夫则越练越少,形意拳是这样,意拳现在也在走向这一条不归路。
作者: 18357985423    时间: 2017-1-31 08:16
心意,俺就练四把
作者: 嘿嘿哈哈    时间: 2017-2-4 06:35
不错,有见解,不知道原作者是谁?
作者: 帝尧天    时间: 2017-2-5 06:39
原作者应该是意拳一脉
作者: 伪学霸    时间: 2017-2-7 19:22
说的真好!
作者: 冰魂    时间: 2017-2-15 14:50
好文章
作者: 83438    时间: 2017-2-18 13:51
好文章!




欢迎光临 功夫网 (http://gfw5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