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网

标题: 八卦掌的宫派传人谈宫宝田师祖的轻功造诣 [打印本页]

作者: 晁冷云    时间: 2016-12-4 07:02
标题: 八卦掌的宫派传人谈宫宝田师祖的轻功造诣
前一阵有幸与宫派八卦掌传人在一起闲聊,谈到宫宝田师祖的轻功造诣,因为过去的八卦掌高手的功夫高道何种程度,因为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所以吾辈仅以八卦掌门人口口相传的前辈的传闻轶事进行推断,考究。传闻一。宫宝田在皇宫当差的时候,有一次被同僚逼迫表演轻功,推辞不能,就纵身跃起双手捏住皇宫屋檐的瓦片,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此事被一同僚告知其徒弟,后来 其传人接触到宫派传人以后,此事才得以公开。传闻二。宫宝田有一次和人交手,对手猛扑过来,瞬间人影闪过,接着后背被人凌空踹了一脚。原来宫宝田提气纵身从他头上越过并踹了他一脚。传闻三。壮年时宫宝田经常回家时纵身越过墙头。而不从正门进入,此说宫宝田族人多有提及。以上传闻仅供参考考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信则当趣事姑且听之。

没有吹的意思,吹有用吗?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就像考古一样,仅供八卦掌爱好者参考和推论前人的武学的大致高度。和宫派八卦掌传人也谈到为何现在的人难以达到前人的高度的问题,他讲有一方面宫宝田天资聪慧,深得尹福和董海川喜爱,宫宝田的轻功在八卦掌弟子中是不是达到传闻的高度暂且不论,但是他的轻功之好是八卦掌门人公认的。另一方面,宫宝田年幼就得名师指导,练功刻苦,每日练功的汗水必须盛满小木碗才算合格。董海川的弟子们轻功出类拔萃的不多,不是他们不练,是因为不是谁都能练成的。董海川的嫡系弟子尚且如此,何况后人的练武的时间和刻苦程度都无法和前人相比。八卦掌的高手很多,不光宫宝田,本人只是稍微了解一点宫派的,北京就有很多,也希望他们的的传人多讲讲前辈们的趣事传闻,也算作对先人的一种缅怀。

八卦掌的轻身功夫在三大内家拳里是最好的 我知道的一位老前辈年轻那会儿穿的铁蓑衣 重80多斤在直立的砖上练走转 那位老前辈今年80来岁了 围着他家柳树练功时那柳枝随着他的身形漂 我发毒誓没有撒谎 我师父前年去山东时用DV拍下了他老人家练功的画面 我亲眼看到的 所以楼主说的我可以相信 开国许世友将军曾在陕北的时候拔过碗口粗的杨树 而且许将军也能一个箭步越过土墙头

说起来谁能相信 可这是事实你们可以查一下 建议那些没文化的多去了解一下武术在发表评论 我练功的原因说起来可笑 那年我早上跑步到公园 看到我现在的师傅在练太极拳我就说这东西没用软绵绵的 师傅告诉我有用只是我不明白 我不信非让他露两手 师傅抗不过我磨 就让我先吸一口气不吐抱双臂在胸前 然后他拳头在我双臂上轻轻一碰 我发誓真是轻轻一碰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胸口一闷 然后一个劲的咳嗽 结果从那天起我就有了师傅.....

我主要练的是太极拳 但是八卦心意也有也有涉猎 既然是内家拳 都有其相同的地方 我师父让我们练八卦也是为了认证自己所学 我说的那位老前辈 每天必先练静功 然后再练动功 他老人家连八卦现在也不穿铁蓑衣 毕竟年纪大了他老人家说 内家拳不能让自己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 即便你要增加外在的力量那也要学会松柔 但切记不能松大了 否则人会没精打采

但他老人家有时还在砖上练 据他老人家讲 内家功夫你不要过于在意其外在招式 而要注重于其内涵神髓 八卦所以有各个流派就是有人注重于方向不同 先师董先生再传八卦时也不是很全面 而后人的体会和观点不同 所以侧重点也不一样

个人结合经验认为那位老前辈以及的八卦的宗旨已游为主 养生角度在于动静结合 技击方面也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至于劲的方面 其实大同小异 我练内家拳也好多年了 但我的拳和师傅还是不相同 但是我师父说我练得没错 您能明白么 打个比方我在练揽雀尾的时候常常有点像八卦的怀抱掌 我现在和师傅搭手也能坚持一阵子


结合宫宝田的轻功的各种传说,比较董海川的在人墙外手拿茶壶纵身越过人墙的传闻进行对比,以及李子鸣老师讲马维琪练高来高去而不慎被铁杆刺中下体致死的传闻来看。比较靠谱的程度是八卦掌门的轻功高手纵身越过普通人的头顶的高度是可信的,

过去的人身高普遍比现在人稍矮。所以越过1.70米的高度是可信的,是纵身而不是空中翻腾,因为董海川是手拿茶壶,不能翻身进入。以上为后学的一点愚见,请行家批评指正。我认为后人不能因为练不到前人的高度而质疑前人的武学高度,当然过于离奇的传闻除外。




欢迎光临 功夫网 (http://gfw5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