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太极拳完完全全是生理的物理的东西,没有任何神秘的、虚玄的、意想的东西
内气当然不是普通的水,要是普通水,就可以直接注射进去补了,事实上,不管是喝的还是静脉注射进去的水,最终基本上都会被等量的代谢消耗排出,不会增加你的内功的。内气是通过身体吸收消化后形成的各种组织液,有不同的级别层次,从宗、卫、营到元气,一层层往里面补。比如津液,就是转变为营气的卫气!会收就能够直接补营气,不会收,直接吞到胃里,是暴殄天物。细胞里面含有的水分,不是我们称为内气的组织液!组织液是存在于各种肌体组织之间的液体,比如汗水、唾液、眼泪都是,关节囊里、肌纤维之间、腔体之内、骨膜之内等等都有,比如卫气,最广泛的分布在身体的各种组织之间,就好像润滑剂一样,滋润我们的肌体组织,又像汽车的水冷系统一样,循环周身调节我们的体温,还在我们的肌体组织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使之不会直接面对各种侵扰,所以称为“卫气”,肌体健康的卫士!如果身体里面的体液过少,就会患“干燥症”,大威廉姆斯就是。太极拳讲重心,其实不好理解。一般我们讲重心,都是指物体而言,通常是固体物,重量的中心平衡点。一个装满水的气球,它的重心在哪里?你把它提起来,重心就是你的手抓住的地方!太极拳入门之后,身体的重量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躯体和内气!这是太极拳最根本的阴、阳。由于内气能够抟聚和流动,因此在身体内就有了一个与躯体分离的可以流转周身的重量!所以太极拳的重心是流动的,不是一个固定的点。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平衡点,那么,就像你提水球一样,这个点就是颅顶天门——“天根”!“满身轻利顶头悬”。前面我讲过,“西山悬磬”,顶如悬钟之耳,掤起臂弓为钟体,自顶及踝如钟摆,这个钟摆就是太极拳的中垂线!“地根”是脚跟,踝关节正下方!“地根”有两个,太极拳的重垂线就是不停地在两个“地根”之间摆动,而造成这个摆动的原因就是内气的流动!内气往那边灌注,重心就偏到那边,但是身体却不能跟着向那边收拢,外形上必须保持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特别是“尾闾中正”,因此从外形上是看不出拳者的重垂线的,这也是“人不知我”的一个方面。
拳论有“双重为病,双沉不为病”之说,很多人没有正确理解!如果你理解了前面东西,就好解释了。所谓“双重”,就是两脚都站实了,内气不能“偏沉”则周身不能相随而动,因此“双重则滞”,这个容易理解;“双沉”是什么?双沉就是内气同时分沉量两脚,气是活的,随时可以起、沉,因此拳论说“ 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武禹襄论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比“活似车轮”而言,乃已之谓也。一边沉则转,两边重则滞,不使双重,即不为制矣!是言已之病也。硬则如此,软则随,随则舍己从人,不致胶柱鼓瑟矣!
把内气想象成铁球滚动,这个是魏树人标榜的内功,也许你是在我上传的某篇文章中、或者在别处看到的,绝对不是我的说法!关于内气前面我写了很多,内气就是体液,可以聚散、流动,哪里松展它就往哪里流注!太极拳身法正确了,周身一家了,全身松透了,就能够让它周流全身。对于太极拳来讲,全身内气是联通成一体的!绝不是聚成一个像小铁球一样硬邦邦无头无尾的东西!把内气感觉成滚动的铁球,充其量是感觉到了内劲的传递,不是内气的流动!内气和内劲不是一回事,内气是体液,可以产生和传递压力,这个压力就是内劲!液体的运动方式是流动、灌注。而内劲是在媒介中以波的方式传递,水不动一样可以传递压力,即使做不到气遍周身也一样可以打得出内劲,大多数内家拳练的就是内劲而已,只有太极拳练的是气遍周身不稍滞!气能通流,内劲当然不在话下了!
我说过,太极拳,完完全全是生理的、物理的东西,内气、内劲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神秘的、虚玄的、意想的东西!不要靠意念来练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