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29999 发表于 2018-5-19 07:25:00

特种部队战术—小组战术(进阶篇)

在看到本篇的标题时,您或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麽同样是小组战术,为
什么上一期所提的入门篇,而本期所提的却是进阶篇呢?事实上,上次所提的
平面房 战术在整个特战战术中是最基本与单纯的一个科目,而对一般人而言,此
种常见于电影与电视影集中的SWAT战术可能是最能代表特战的一部份,而今天我
们所要提的却是真正的特战任务中,最能表现出队员程度的基本战术——复杂地
形走位与小组对应战术。
在小组的界定上,复杂地形的小组人数与平面房舍所需的人数略有不同,房舍战
斗只要六个人便可构成一个完善的战斗小组,但在复杂的地形中,八到十二人
的小组 编制则是比较容易使小组指挥官在人力的调度运用上有较佳的选择与弹
性,而人员 的编制与以一个无支援的敌後长程侦察小组为标准,任务性质以多
种地形混合与未 明敌情的高度危险区为侦测区,小组的编制与武器装备则如同
本讲座第一讲中所提 ,除每人随身的手枪、步枪外,整个小组的火力还包括了两
挺SAW、2~4具的M203 榴弹发射器的重火力以及狙击枪、灭音型冲锋枪等特种武
器不一,而人员的编制则 以斥候、两个火力组、以及指挥三种任务型态分组;
斥堠通常不会超过两人,以灭 音型冲锋枪或卡宾型步枪为基本武力,配备夜视
镜、望远镜、指北针、GPS、地图 与无线电对讲机,任务是在整个小组的前进路
线上侦侧敌情与开路、指引到正确的 方向以及地雷区路线标定等任务;而火力
则提供在交战与接敌时最大火力面的压制 与歼敌,另外,在小组转进时则提供
适当的火力掩护。每个火力组都编制为四人配备了一挺轻机枪、一到二具的M203
以及各人的步枪;而指挥的编制则是两人,即队长与无线电手,而无线电手经
常也是参谋的参谋士官,提供队长在下达战术情势判断时的相关建议;而除了
前述的枪枝外,通常每个队员都会配备两枚烟雾手榴弹、两枚黄磷燃烧弹与4到
8枚的手榴弹(可能是MK2或M26的人员杀伤弹),而整个小队还可 能带上数量不一
的LAW与克雷莫人员杀伤雷(或称阔刀地雷),作为在攻击硬性点目 标、设置诡雷
与防区警戒线的设立,另外一个较不为人所知的攻击主力则是狙击手 的运用。
在一般的印象中,狙击应是针对敌方高阶指挥官,或特定人员目标所进行的人员
目 标格杀任务,但在多次的以阿冲突中,以色列狙击手们发现,除了主力战车与
碉堡 等高防护力之外的所有军事目标,即使是俄制 Mi-24雌鹿式攻击直升机的防
护装甲 ,以7.62mm的狙击步枪配合高爆穿甲弹,在二十发之内就能使其丧失作
战与飞行的 能力,相关的结构与攻击点在以军内部已整理并造册,下发攻击部
队的狙击小组参 考使用;而其他像是载重卡车,只需一击中水箱或油箱就可以让
车子无法继续行驶 ;装甲运兵车与自走炮车的外挂式辅助油箱或油桶则在穿甲弹的
射击下会引爆,而使装甲车成为一只只的烤鸭;甚至主力战车,狙击手可以先行
以步枪引爆反应装甲 块後,再交由装甲猎杀小组来解决主力战车,或是射击通讯
天线,摧毁其通讯能力 ,单一的孤立战车其战力是大为打折的,而若是车内人员
想出来检查,那就....其他的狙击要领会在後面的狙击篇中提到,但本篇
只是先让各位了解狙击手的战术运用价值。

开阔地形
由於特战任务遍及全球各地,因此各种地形与战术也相对发展出来,为求单纯化
起见,本篇就先就开阔地的搜索与接战队与走位作战术运用先行讲解。在此先对
开阔 地作作一定义:举凡水平距离一公里内的垂直落差在50公尺之内的丘陵、
草原、沙 漠、岩地与高原地形都统称为开阔地形,而由於开阔地的视野辽阔,
即广且深,掩蔽物与可利用的地形地物也都来得少,因此队形运用与战术机
动调配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与进度,而也就是今天所要讲的内容。

双箭攻击队形
以任务编组的12人小组,其实又可细分为斥堠组(两人)、火力组(两组,每组四
人) 与指挥组(两人),而以这四组的排列组合便成了小组队形的基本变化,我们
先提第 一种,即所谓的双箭攻击队形,此种队形的编组是斥堠二人在前方开路
,以左右互 相掩护的方式前进,第一火力组则在後形成第一个右斜攻击箭头前
行,指挥组人员 则紧随在第一火力组人员前进,第二火力组则垫後以左斜攻击
箭头前进,此种队形 的结构紧密,火力配置平均,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反应
时间都很短,是运用得相 当广泛的一种队形;此外,若是将各组间的水平距离
拉开,则此队形立刻可变成广 平面的搜索队形,在开阔地形进行快速搜索时别
有效与好用,特别是在遭遇不明敌 情的兵力时,可以最短时间内进行最快速的
部署,与进行有效的歼敌,而这又有几种可能:

侧翼包围战术
在敌後活动的特战小组,通常是不愿意暴露本身的行踪,因此与敌方的接触是能
免则免,但若是因任务时间要求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迫使特战人员必须接战
时,那就得遵守三大规则:在最短时间,以最大火力,造成敌最大伤害,而要达
到此一目 的,除了特战人员的素质、训练、装备妥善率与战斗意志外,小组战
术的运用也是 相当重要的,一般而言,单一的火力编组与敌正面对干的情势几乎
不会出现在特战 小组的战术上,在特战单位采取主动立场的攻击行动中,至少
都会有两个以上的攻 击面,这样作的用意有很多:一来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分散其火力、二来可以 混淆敌人的视听,让他们无法正确的判读我方的意图
,三来可以加强轻兵器所构成 的火力网纵深不足的问题,减少死角的产生,使敌
人趁乱逃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四个则是习惯使然,特战人员都是一些冷静而
明事理的人,他们喜欢以高级、迅 速而有效率的方法来处理事情,分散攻击至少
可以保证一组搞砸了并不会就让整个任务也跟着砸锅,而最重要的,这种战术
概念的运用会使每个人都体认自己的重要 性,对小组向心力的凝聚有着不可言喻
的重要性。
在侧翼包围战术运用上,我们先假设斥堠在发现敌踪後,立即以手势通知部队停
止 前进,并立即对敌人作了一个快速的敌情侦察後,判断我方可以吃掉,以无
线电回 报队长,队长也同意,并以手势发出指示,以单边侧翼包围,此时第二
火力组也已 从最後方调回前方,因此第一火力组与一号斥候留於正面,担任硬
攻、虚张声势与 佯攻,视敌情、地形与现场情况而定,第二火力组则与2号斥堠
迂回到指定的侧翼进行主攻、助攻、佯攻或战场情势观察回报,也是依敌情、地
形与现场情势作反应 ,而在作这个部署时,指挥官与通讯兵组成的指挥组是可
以不用直接介入战斗的, 留在後方的制高点作整体的战场情势分析与判断,以
及即时战术指令下达的作业, 但大部份指挥官都自动放弃这项指挥官权利,而身
先士卒的带领火力组或攻击小组 进行现场战斗,虽然这对整体的士气会带来莫
大的激励,但对指挥官而言,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在侧翼攻击时要注意的一件事是所谓「面」的观念,在前面的各个讲次中,我们
一直强调特战小组的整体性,就各个角度而言,特战人员自始至终都只是整个小
组的一份子,是构成小组的要素之一,而不是单一的个体,特战队员的个体战
力固然不 容忽视,但整个小组的表现才是绝对的,同理,在作战时,仅具备个
人轻兵器的特 战队员单人的火力对群体性目标而言,威胁不大,即使是十个人的
步枪加起来,火力点数还是不如一辆装甲战斗车,因此在火力的分配与整合运用
上,有了面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当时的步兵与凯
撒大帝时代的步兵,除 了武器之外,在各方面都没什麽差别,作战队形依是以
方阵为主,这种延续了千* 的队形,由於整体结构紧密,攻击与防御力都很完善
,一直是各步兵指挥官所采用的阵型,直到火枪的出现,当一枝火枪射倒了方
阵中的一名士兵,对整个方阵言, 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当齐射的火枪弹丸一波
波的撂倒方阵的几排士兵後,其馀的 士兵就可能开始考虑投降或落跑的相关事
宜了,因此排射与齐射的步枪兵指令所带来的,其实就是火力扇面的概念,而
这个概念的运用也使得拿破仑几乎统一了欧洲 ,从此以後,各级军事学院的教
科书中开始有了讨论火力扇面的专着,火力扇面成 了军事论论与应用上相当重
要的一环。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用全自动武器的普及与轻量化,往昔一排人才办得到
的火力扇面,现在只需三个步兵或一名机枪手就可以办到,火力扇面的运用与
配置开始了革命性的改变,一些具有远见的军事专家们见识到了这个改变,包括
了早期的特战小组创建人,而这些改变过的观念,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与调整後
,成为现在所使用的概念。而特战小组的火力扇面至少都会与身旁的队友有一个
以上的重覆涵盖 区,而整个小组的行动方向与序别都以小组所架构的火力扇面
作为依据,但火力扇 面并不等於是小组的面,所谓的火力扇面指的是小组的火
力涵盖与猎杀区,但小组 的面则包括了小组的行进路线、侦察与行动象限(或方
向)以及队型变换所构成的任 务区;举例来说,一个攻击箭头队是由正前方、右
斜面、左斜面与正後方的四个火 力扇面所构成的,但整个的队形所代表的却只
是面的一个攻击向量,而面的侦搜方 向、撤退路线则无法以纯攻击队形来说明
之;再者,攻击队形与U、V、X、Y等伏击 队代表的火力扇面与作战意图都有所
不同,但这些都是整个小组面的一部份,面的 定义很模糊,但对小组而言却又是
一个很具体而存在的,讲起来就相当类似电脑程 式设计中所谓的物件导向,虽
然每个程式设计师、架构工程式与系统分析师都了解 件件导向的观念,但这些
年来与笔者讨论过物件概念的电脑界菁英不下千人,笔者 从未听过有那两个人的
解释是一样的,这就与特战小组的面的概念一样,是如人饮 水,冷暖自知。

口袋包围战术
在前面提到那麽多有关面的观念,主要的理论基础还是在於整体性,小组像是积
木,独立的个体看不出什麽,但组合起来就大有不同了,而且可随时作变换调
整与修改,就如同口袋包围战术一般,口袋包围战术可以像侧翼包围一样的单
纯,也可以 如上一讲的复式房舍交叉走位一样的让人眼花撩乱,但是不论怎麽走
、怎麽变,面 的概念与架构都一直存在是不能也不会改变的事实。
典型的口袋包围战术是以叁个火力扇面,将目标区的叁个方向包住,而分配方式
则 有许多种,最简单的配置方式是由两个火力组左右包夹,而斥堠与指挥组则
合并为 第叁组,在第叁面针对火网下逃脱的敌人进行清除确认的动作,但这种
分配法由於 第叁组的火力过份薄弱,而很少受到采用;第二种选是指挥官、通
讯兵(或作战参 谋士官)、一名斥堠与配备重火力的火力组组员一名,四人混编
为第叁组,第二名 斥堠与其他两组火力组人员分组为第一与第二攻击组,每组
四人,分占目标的左右 两翼,此种配置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火力配置的
问题,由於小组多半只配备 SAW与40榴弹发器,叁个火力扇面的火力考量需均等
,若第叁面无机枪支援,则是否需配备多一具榴弹发射器,或是只担任佯攻与
观察的任务,都是需考量到的。
前面提的是均等火力分组法,当然啦,人数与火力也非都得均等才行,有时因地
形 与其他因素的限制会改采其他的配置情形,但不论是那一种的火力配置,火力
的持 续与火力的分配则是考量的重点;举例来说,若采3:3:6的人员配置时,
前两组 人员中,一定要有一名步枪手,主要是当重武器(机枪或榴弹发射器)在
装弹或其他 因素而无法射??时,步枪手在此时便可提供持续的火力,一来继续
杀敌或压制的任 务,二来也不致因此而使这个小组因失去火力而反遭敌歼灭,
而另一个主因则是小 组的整体性与欺敌的作用,但火力配置与人员分配也并非
绝对性,虽然有所谓的火 力点数计算标准,但战场上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
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队与火 力、人员的配置,还是得依现场的地形、敌我情
势分析,以及最重要的,指挥官的临场判断。

复式斜面搜索队形
照字面而言,此种队形就是重覆的斜面搜索队形,这种队形并不适用於大部份的
敌 後地区,事实上,即使是承平时期的演习,此种队形都嫌招摇了一点,但是
对於战 场情势的反应与小组的指挥运作上,此种队形却是个绝妙的STAND BY模
式,因为它 本身就是由数个完整的火力扇面所构成,或者说,这是由数个面的小
组所红织而成 的一个小队,而构成的面也不复杂,就是由左斜或右斜的小组斜
行队形,以组合的 方式作任意的搭配,每组最少叁人,因此了不起就是四阶的
组合二十四种,加上四人一组叁阶的给合六种,再上二阶的组合两种,在这叁
十二种可能的组合中,我们 将以最单纯的四人叁组右斜队作攻击队形的运用讲
解。

单侧翼、双侧翼与叁面攻击法
由於组织的特别,复式斜面队形在进行队形移转时特别的容易,侧翼包围只需指
定某一组的面整体移转到指定的位置就行了,同时双侧翼与叁面包围攻击法也
依此类推,小组的面移动便可达到战术位置部署的需求,但是如果只是这麽简
单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事实上这些队形移动与变换位置时,除了原先的火
力扇面与小组的完整性之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是速度,也就是时间因素

虽然以整个小组的移动方式对小组的整体性与默契而言,都有最好的理由要求不
得 拆散,但对整个小队而言,每一个斜行小组在行进时最才都保持20M以上的距
敌,以叁个组而言,发现目标的第一组与前来支援的第叁组之间,距离拉开超过
60M是 很正常的,若是四组,则距离更可能超过百米,虽然全付武装跑完百米了
不起二十 秒,但在火线下接战二十秒,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长的时间,若是苦苦
等待六十M之 外的第叁组,跑完60M来到你身旁,得到指令後再咆60M前往敌军侧
翼,进行部署压 制时,一分钟可能早已过了,如果你指望敌人在这一分钟之内
不会有反应,那真是 天真的太离谱了,所以常见,也较正常的作法是,第一组立
即派出一人前往侧翼, 第二组人员补位後,第一组的第二人与第二组的二人前
也前进到侧翼,与第一人会 合,而第一组所留下的空缺,则由第二组剩下的两
人补位,此时并以最大火力接战 ,接战人员必需注意自已与身旁队友的弹药消耗
速率,千万不可两个人同时打光弹 匣内的子弹同时换弹匣,这会造成火力缺口
与敌人的可趁之机,记得吗?火力的持 续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第叁波的射击
开始时,第叁组人员也该到了,便由第二组 人员接替後续的接战动作,而第一
组与第二组混编的攻击发起组,则视战场情况决 定,到底要补侧翼火力的不足、
前进另一侧翼、直接前进还是就地加强火力,但这 是指在单侧翼攻击的情况下

双侧翼的攻击其实就是叁面攻击的包围战术,但人员的调动则与单侧翼有很大的
不 同,首第一组四人正面接战,并决定采双侧翼包抄时,第一组两侧的两人,
立即分 别朝两翼前进,第一组留下两人火力支援,第二组人员补上後,立即分
开两组越过 第一组的两人,前往支援原先前往两翼的第一组人员,第叁组人员
补上第一组接战 位置後,立刻顶补第一组最早接战的两人,再决定是否补足两翼
火力或留於原地继续接战。虽然这与先前所提保留小组整体性的概念有所不合
,但为了时间的因素,作如此的变动实有其必要性。

Y字伏击
复式斜面队形的另一个队形变换是伏击队形,我们就以单纯的Y字伏击谈起,首
先 ,接战的第一组人员依然於两翼各派出一人,但留守的两人记得要故意示弱
,两翼 的人员则尽量潜行,第二组则只需补上两人到两翼的位置,而剩下的两
人则以直线 垂直排於第一组留字两人的後方,并记得拉开距离与错开射界与自
由猎杀区,第叁 组人则地向两旁埋伏,整个部置OK後,先潜行到两翼的第一组
人员,此时应该已绕 到目标的後方,并配合第二组补位人员发动第二波攻击,
第二波攻击一定强、猛、 狠,立敌人想从第一组留守人员位置强力突围,而第
一组留守人员一定要故意其突 围成攻,此时第二组的留守人员与第叁组人员都
按兵不动,等两翼人员完全收整紧 口袋,将所有敌人赶到第二、二组的Y字底部
时,同时发动袭击,同一时间内歼灭 敌军,完成伏击。而Y字伏击的成功要靠的
是时机的掌握,决定部置与同步发动攻 击的命令必需确时的下达,队形势态的
部置也需长期的训练与配合,才可能完成这精心设计的一幕。

Y字搜索队形
世界上使用本队形最好的部是巴西的火蚁,这支举世闻名的蚂蚁雄兵由数以万巴
火 蚂蚁所组成,虽然有一派生物学说,这种开大嘴的阵势其实是蚂蚁的偷懒与
胆小所 造成的,但不管如何,此种队形的杀伤力与破坏力惊人是众所皆知的,
此种队形在 前进时就已经是叁面的包围阵形了,与敌遭遇时,连队形变换都不
用,直接前进将 敌人吃入口袋内,然後让可以敌人为他们的国家效命了,这是
指正面接战的情况; 如果是侧翼接战的话,也不难处理,若是右翼接战,则右
翼转左翼、後卫转右翼、 左翼转後卫即可;若是後方接战,则两翼撤就得了,
简单、好用、快速、有效,是 自然界所提供的恩惠其中的一项。

X字搜索队形
基本上,X 与Y字队都是出於同样的理念,但相较於Y的简单、大胆,X则显得较
为 细致与谨慎,就字面上得知,X字队形即指两翼前後与队形中央都有人员部署
,一 般此种队形多半应用於高危险性区域或是护送任务时使用,本队形的最大
优点就是 面面俱到,但相对的,每一面的火力都嫌单薄是其致命伤,但若应用
於人质救援、 送任务时则相当的合适。

O字搜索队形
其实这也是一个变形的Y字队形,只是在Y字的前开口上再补上斥堠罢了,与X队
形 一样的,本队形也是面面俱到,但各方的火力则还有兼顾到,反应时的队形
变换原 则与前述相同,其实大部份的特战战术都是在一个大原则下所架构出来
的,只要了 解这个架构原则,其他都不难,但对大多数的人而言,要踏出这一步
并非易事,而这也是特战人员的养成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

法成 发表于 2018-5-25 14:22:53

楼主的头像是本人吗?

端丽3495 发表于 2018-5-29 09:02:14

今天过得很不爽!

AlexMercer 发表于 2018-5-29 09:57:18

楼上的说的很好!

尤奕奕 发表于 2018-6-7 16:53:21

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xiaoyao 发表于 2018-6-16 20:48:10

视死如归的架势啊!

督察 发表于 2018-6-18 16:45:16

楼主很有激情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种部队战术—小组战术(进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