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上看雪 发表于 2017-11-20 12:09:19

传统武术内功之奥秘

中华民族的武术发展历史,至少有二千七百年以上。早在公元前551年的春秋晚期,《孙子兵法》中便有了关于练兵的“兵机”。而在《汉书·艺文志》中,则载有兵技十三家,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时至明代,戚继光的《拳经》中,已可考见的名家拳法,就有宗太宜的三十二势长拳,温家七十二行拳等。
  从人类的文明史来说,实用技击术的起源应该是比较早的。而稍具系统形式的武术门类,形成的则要相对晚些。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采取长期的“禁武”政策,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有关武术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尤其是堪称系统,能进序列的文献典籍,更是鲜见。这就决定了传统武术的民间性及多样性。
  我国传统武术的成熟期是在明清之际,因受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融进了道家、佛家和儒家之学说。并以《周易》原理为指导,汲取了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经络学说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又形象地吸收了各种动物,如虎扑猴窜、兔脱鹰翻等攻击与防卫技巧。以形取意,形意结合;远取诸物,近取其身,创编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拳种和武林门派。此后,又经各派武林志士的刻苦钻研和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使各派武术日臻完善。目前,已被国家正式承认的所谓“自成体系”的拳术,就多达129种。
  “谙熟百家,博采众长”,是每位习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对于从事武术专业的人士来说,更是一条借鉴和发展的捷径。然而,面对这么多风格各异、技法又各不相同的门派及拳种,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传统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强身健体仅是其附属品而已。从古至今,武林各门派无不是以其深厚的内功和巧妙莫测的技击术为号召力。因此,我们如果对武术内功和技击原理缺乏必要的正确了解,便会失去武术之真谛。
  一、传统武术的内功之奥秘:
  从武术内功方面来讲,其源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三大流派中的吐纳导引术,本是我国古代早期的神仙方术。西汉时期,当传统医学从神仙方术中解脱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济世学科时,便吸收了吐纳导引术中的呼吸生理和经脉气血的循行规律。并以《周易》天人思想为其基本原理,形成和完善了人体十二经脉体系。如隋代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由太医博大巢元方奉敕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广泛采录隋代以前的吐纳导引术,不仅是我国古代现存的唯一病因证候学专著,而且书中不载药方,仅以吐纳导引为养生祛病之法,足以说明吐纳导引术与传统医学的密切关系。又如北魏时期菩提达摩所传的《易筋经》,虽然融入了释门的禅定之学,但其十二势之动作,无不是以吐纳导引为主。久练不仅可使气力凝坚,而且能够强筋壮骨,说明了吐纳导引术与传统武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以“气”质为本的阴阳五行学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因此,当我们在阐述武术内功之奥秘,揭示与古代吐纳导引术相关的经络学说之实质时,不能脱离对“气文化”的论述。须知,经络与气是不可分割的;气与武术内功的机理也是不可分离的。
  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依赖于对饮食物的摄取。《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明确指出:五谷入于胃,分糟粕、津液、宗气三路运行,以注于三焦。糟粕是不被消化吸收而从大肠排出的部分;津液是被吸收的部分,包括水、盐、糖、氨基酸等成分;而所谓的宗气,则是关系到呼吸功能的气,并含有“总合之气”的含义。
  饮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化为营气和卫气循行运转于人体。营气的生理作用是泌其津液,注于脉,化为血,外营四末(即四肢末梢),内注五脏六腑,即我们现在所讲的血液循环。宗气行经心肺,可以出喉咙,行呼吸,说明水谷之气中含有呼吸的成分,或有推动呼吸的功能。实际上,营养物质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呼吸的主要调节因子。卫气在传统医学中被称为“宗气之悍气”,它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运行路径与营气不同,强调了分肉皮肤之间。
  对于营气与卫气的区别,《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是这样阐述的:
  “帝曰:荣(营)卫之气,亦令人病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脏),洒陈于六府(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环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帝曰:善?选”
  我们从此篇论述及其它有关的论述中可以看到,饮食物中出于胃的气有清浊之分。营养部分的气为清气,其性精专,属阴,故能化生血液,称之为营气。营气由胃传化于脾,上归于肺。而上焦为肺脏所居,宗气之所聚。因此,饮食物中营养成分所化生的营气(血液)和呼吸中的氧气,在宗气(呼吸功能)的推动下运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输布于全身。
  饮食物中所化生的浊气,因其性剽疾滑利,不循经脉运行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故属阳,称之为卫气。但卫气与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不同,它虽然来源于饮食物,却不经过胃转化于脾,再由脾上归于肺的传输过程,而是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按其特有的循行途径来运行。故此,《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将卫气称之为“浮气”。由于卫气的特性表现为“宗气之悍气”,仍然受到呼吸功能的调控。
  那么,卫气走行的分肉之间,究竟是何处?皮肤乃是致密组织,卫气既可以循行其中,表明卫气的循行并不需要特定的间隙或管道。因此可以认为:卫气不仅运行于肌肉骨骼之间的间隙里,还可以运行于疏松结缔组织,以及什么都没有的潜在间隙之中。此外,分肉之间还可理解为皮肤与肌肉之间。因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包绕周身,而在人体的许多部位,皮肤以下没有肌肉,所以,只有皮肤以及皮肤与肌肉之间,才是卫气最根本的循行途径。
  传统武术内功的全部原理与内涵,均体现在对“卫气”的生理特性及其修炼之中。我们依据《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以及本人的练功实践,归纳总结出卫气生理的三大特征。

  1.卫气的抗打功能和击打功能
  对我们一般人来讲,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卫气,只是比较薄弱罢了。如前所述,当食物入胃之后,饮食物中所化生的浊气(卫气),不经过胃转化于脾,再由脾上归于肺的传输过程,而是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便分为主脉与支别,沿手足三阳经同时运行。
  卫气循行于两臂至指掌的支别,从颈肩部运行于手太阳小肠经,下行至手小指间的外侧。运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卫气,下行至小指间。运行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卫气,下行至大拇指而入掌中(图1、图2)。由于运行于两臂至手掌指的卫气能量较弱,当其注入上肢末梢后,便已基本消散。

  卫气循行于背部至腿脚部的支脉,从颈肩部运行于足少阳胆经,下行至足小趾与次趾之间。运行于足阳明胃经的卫气,下行至脚掌底而入五趾之间。
  卫气循行的主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卫气由胃上口从胸到颈肩部之后,便循咽喉上行入眼,再由目内眦的睛明穴而出;循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脉继续上行入脑,而后沿足太阳膀胱经入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再由阴蹻脉上行,回到眼中(图3、图5)。由于循行于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卫气能量较弱,当注入下肢末梢时即已消散。而循行于足太阳膀胱经主脉的卫气,其能量则很强大。
  卫气在白天运行的具体规律是:平旦(寅时3点-5点),阴尽。凡五脏六腑精气皆上走于目为睛,故阳气至目而张。目张则卫气由睛明穴并阳蹻脉上头入脑,然后循项下足太阳膀胱经循背下行,以至足小趾端的至阴穴。再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即阴踽脉所行之路线),复合于目,此为一周次(图5)。卫气在白天即按此路线循行,共计二十五周次。

  卫气在夜间运行的具体规律是:日人(酉时17点-19点),阳尽。卫气由足太阳膀胱经人于足少阴肾经,除大部分卫气停留在六腑之中,亦有小部分的卫气,按肾—心—肺—肝—脾—肾的运行顺序,周流于五脏(图6)。这便是卫气在夜间循行五脏阴分,周流二十五周次的大致情况。一昼一夜共运行于全身阴阳表里五十周次。

  我们从卫气在主脉的循行过程中可以看到,当卫气出于目内眦睛明穴时,与阳蹻脉并行而入脑。当卫气沿足太阳膀胱经下行至足小趾端至阴穴,又人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时,必须要通过阴蹻脉的连接,方能上行回到眼中。因此,我们这里有必要对阴蹁脉和阳蹻脉的循行路线及其生理特征,做一个介绍。
  蹻脉,属于奇经八脉中的奇脉之一,“蹻”有五音,即蹻、跷、皎、烦、脚,带有桥联阴阳之脉的含义。由于蹻脉分阴阳,故又有阴蹻脉和阳蹻脉区分。
  自《难经》以来的经书都认为,阴蹻脉为足少阴肾经之别络,它本身并无自己的脉气,而于取气于肾经。阴蹻脉起于肾经,是由照海穴分出的支脉。从足内踝上行,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眦。阴蹻脉虽为肾经之别络,但在下肢以上部位的走行与肾经似无关系。循胸里,表明是走行于内;出于人迎,与目内眦相连。《黄帝内经》有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之说,而肾经的经脉与经别皆与目无关,这里似乎是一个补充。并在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蹁脉相合,继续上行(图7)。
  阳蹻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别络,其本身无自己的脉气,而是取气于膀胱经。阳蹻脉是从膀胱经的申脉穴分出支脉,循足外踝上行人目,至风池穴(图8)。阳蹻脉虽为膀胱经之别络,但其循行方向与膀胱经相反,仅在目内眦与膀胱经和阴蹻脉交合后,与膀胱经并行人脑,至风池穴而止。
  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经脉学说中,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既然阴蹻脉为足少阴肾经之支脉,本身又没有自己的脉气,故卫气在白天运行的过程中,以阴蹻脉为桥联而上头入目内眦;夜晚则从足少阴肾经而人五脏六腑,是合乎人体生理机能的。我们这里特别需要探讨的是,阴蹻脉和阳蹻脉均在眼部的睛明穴会合,而这个穴位又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点。因此,阴蹻脉和阳蹻脉都与眼的生理机能有关,尤其是与睡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篇》有这样一段论述:“足太阳有通项入脑者,正属目本,名日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这段论述中提到了阴阳蹻脉的分别,即足太阳膀胱经在脑后项中有一分支,进入脑内,便有了阴蹻和阳蹻的别支。这两条支脉又在目内眦(经言目外眦)相交,阳入主人,而阴踽主出(类似于动脉主入——供血,静脉主出——血液回流),阳气盛则睁眼,阴气盛则闭眼。这是一个两端开放的环路,也是唯一明确说明在脑内走行的经脉。其睁眼与闭眼,明显地对应于醒觉和睡眠。当我们早晨醒来睁眼时,卫气出于目内眦。这一明确的描述,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迄今为止,我们对人体是如何控制睡眠和醒觉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这种类似生物钟的控制机制,在现代医学中也没有一个满意的解释。也许《黄帝内经》中有关卫气运行规律的阐述,是解开睡眠之谜的核心要素。
  根据我本人的练功体验,足太阳膀胱经在脑后项的分支,实际是指阳蹻脉而言。当阳蹻脉运行的卫气至项后风池穴时即已入脑,沿脑右侧运行于两目之目外眦;而阴蹻脉运行的卫气入两目之目内眦后,沿着脑左侧运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阴阳环路。但这种阴阳环路的形成动力,是由醒觉后卫气从目内眦发动,沿足太阳膀胱经运行之际开始的。而这个阴阳环很像从颈部后进入脑底部的动脉血管环,依据卫气行于脉外的生理特性,脑底部卫气所运行的阴阳环路,是完全可以确立的(图9、lO)。

  我们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大脑中卫气所运行的阴阳环,其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连,其前经阴蹻脉与足少阴肾经相连。其阴阳的盛衰虽然决定了睁眼与闭眼,睡眠与醒觉,但该环之阴阳,则取决于足太阳和足少阴一身之阴阳,而身之阴阳又顺应天地之阴阳。一日之昼夜的阴阳消长,一月之弦望的阴阳消长,一年之四季的阴阳消长,都影响着人的睡眠和醒觉。由此可见,人在白天的清醒状态和充沛的精力,以及夜晚的睡眠状态,都是由卫气决定的。这就涉及到了人体的精神活动和脑内静脉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生理机能。
  我们现代人都很清楚地知道,人的思维活动是通过大脑进行的。在现代生物学中,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归属于神经系统,并且认为,神经系统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机构,人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种生活活动,能够与外界的环境相适应,主要是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人类的神经系统从总体来说,是由脑和脊髓所组成的中枢神经,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外周神经所组成。脑和脊髓居于身体的中轴,在功能上有控制和调节整个机体活动的作用。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所组成,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也有把间脑并入脑干的(图11)。脊髓容藏在椎管内,上端起自枕骨大孔,并与延髓相连续,它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中央管三部分。脊髓的功能是完成上行和下行传导(即脑的感觉和肢体的活动要通过它及一些反射功能)。

  如果根据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对象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它们两者都有传人(感觉)纤维和传出(运动)纤维。躯体神经主要支配皮肤和运行系统(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的运动和感觉,是我们研究传统武学的生理基础。而内脏神经,则是支配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由于内脏神经不受大脑的支配,独立地发挥其生理作用,这种作用又与思维意识无关,是自行产生的,因此,内脏神经又被称之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而内脏神经及其所形成的人体内分泌系统,则是我们进行仙道学术研究的生理基础。
  我们仅以与传统武学密切相关的躯体神经而言,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故叫做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因此又叫做周围神经系统。一般称脑所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脊髓所发出的神经, (接上期)
  其实,毛囊作为皮肤重要的感受器,还具有外部环境产生多种反应的生理功能。毛囊结构很像一个接受器,一端通过毛孔与外界相通,另一端缠绕着丰富的神经纤维和复杂的神经网络环路。在卫气能量的作用下,丰富的多糖及其它体液物质,使毛囊具有了感知极其微量的化学信号之能力,以及有保持信号,外理信号和传递信号的特殊功能。
  躯体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反射,又叫先天性反射或简单反射。例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又如当人体重心失去平衡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这些就属于非条件反射,乃人体生理之本能,即非意识性的神经传导功能。这种神经反射功能由大脑皮层下的小脑深部感觉冲动(称直觉意识)来完成,不通过大脑的意识思维过程,因此叫做先天性反射或简单反射。这种先天性的反射本能,是我们正确理解传统武术中“借力用力”、“四两拨千斤”等武术技巧的理论依据。而其具体的训练过程和实用技术,在我国的传统跤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所谓条件反射,又叫后天性反射或复杂反射。是指由皮肤感受器经脊神经,传导至大脑意识性深部,通过意识思维后而完成的神经反射过程。这种条件反射的特点是传导路径长,有传入和传出之区分,多要涉及到最高的神经中枢——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经脑干、脊髓、周围神经至效应器(骨骼肌)。人类除了具有先天性的神经反射功能,对具体信号发出无意识的反应之外,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思维意识产生反应,这就叫做后天性反射或复杂反射。传统武术所训练的神经反射功能为先天性的简单反射本能,也就是训练小脑的平衡能力和快速而敏捷的直觉反映过程。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对卫气能量的运用和研修。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虽然还没有产生神经之概念,但实际上,则是运用经络学说,将神经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营气),血管外运行的卫气,三者合一。现在我们已知,血管壁上分布着大量的神经纤维,神经对血管不仅进行着严格的调控,并通过血液的循环来传递意识元素(古称“神明”)。因此,血管壁的交感反射调节作用,类似于气的作用。而卫气(亦称经气)的作用则是区域性的、整体性的,使系列组织器官以及整体活动相互协调一致。故此,经脉与卫气的功能又有所不同,经脉重在营养,卫气重在调节。古典生理学从“气本论”的层次来把握人体的生命实质及规律,在现代生物学领域,仍有其不可代替的科学价值。
  前文我们已经谈过,卫气的循行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然后分为主脉和支脉,沿手足三阳经同时运行。除《黄帝内经·灵枢》关于人体毛发(感受器)皆由六阳经所主的结论之外,手的三阳经都与人体的眼神经,耳神经和鼻神经相关(图14—图16)而足三阳经中的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也大致如此(图17、图18)。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不仅是卫气循行的主脉,其昼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和夜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的规律,都需要阳蹻脉和阴蹻脉的桥联。而阳蹻脉入脑处的风池穴与小脑的神经功能有关,阴蹻脉入脑处的睛明穴与眼的神经功能有关。特别是脑底部动脉血管环所形成的卫气循行环路,不仅左右着人类睡眠与醒觉的生物钟节律,而且决定着人在白天的精神状态。此外,《难经·二十八难》指出:蹻脉之蹁者,捷也,如足之超越敏捷之意(滑寿注语)。由此可见,与传统武学密切相关的脑神经、眼神经、耳神经和鼻神经,以及身躯矫健敏捷程度的训练,都与卫气能量的研修有关。在我国古代的武林界,都将失去内功的习武者视之为废人,此乃至理名言,应引起现代武林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与深思。



  3、呼吸功能与卫气运行的关系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脏两部分所组成。呼吸道是指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脏的通道。肺脏则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脏位于胸腔内,呈半圆锥形,左右各一。左肺分为二叶,右肺分为三叶。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的肺叶内,在肺叶中形成树枝状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形成呼吸性的细支气管和很小的肺泡管(图19)。

  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形四垂,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藏(脏)之气,为藏(脏)之长,为心之盖。是经(指手太阴肺经)常多气少血,其合皮也,其荣毛也,开窍于鼻……华元化日:肺者生气之源,乃五藏(脏)之华盖,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复诸藏(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指营卫)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由于肺脏形似古代贵族马车上的华丽之车盖,下罩心脏,故有“华盖”之别称。又如《医道还元》所载:“金钟者,肺是也。肺属金,其形之悬于内,古日金钟。”在我国传统武学中,常将修炼武术内功的功法称之为“金钟罩”,此名即由此而生。
  对于人体呼吸机能的探讨,古人是从营气、卫气和宗气三个方面来阐述的。《灵枢·五味篇》载:“黄帝日:‘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日:‘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人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释文:黄帝问:“营卫之气在人体内是怎样运行的呢?”伯高回答说:“水谷(指饮食)人于胃,其精微成分就从胃中先分离出来,出行于上焦。需要慢慢消化而化生的营养成分,出于行中焦,以灌溉五脏。这样就‘。别出两行营卫之道’。除营卫之外,还有抟(凝聚成团)而不行,积于胸中之大气者,出于肺,由喉咙而为呼吸之出入,故日气海。人之呼吸通天地之精气,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呼出的精气为三分,吸入的精气只一分,惟其出多入少。故此若半日不食,则气衰;一日不食,则气少矣。”
  我们从这段阐述中可以看出,传统医学把胃的功能描述为水谷之海,明确指出五脏六腑之气皆来源于胃,不仅阐明了人体内气之来源,对饮食所化生之气,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饮食入于胃后,首先由胃上口化生而出的是卫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生化而成血液,即营气。剩下来的饮食物就是所谓营卫气行走后的糟粕,沿肠道逐次下传排出。我们这里所要关注的是“大气”,即“宗气”。宗气也是由饮食精微所化生,可以在胸中气海积聚,而不运行全身。其出于肺,循咽喉,与营卫之气循咽喉有相似之处。但其“呼则出,吸则入”,表明此气为呼吸之气。这就是说,古人将人体的呼吸功能,归纳为饮食精微所化生的宗气。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血液中必须维持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才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幅度和频率。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偏低,呼吸则会慢而浅。现在我们已知,二氧化碳确实来源于从胃肠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之气化,人如果停止进食的时间较长,必然会影响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影响到呼吸。这似乎可以理解所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的问题。笔者在仙道修炼过程中,曾尝试过辟谷实践。当辟谷至第五天时,便已感到胸部气短,说话时语音失调。由此可悟,古人虽然不可能知道二氧化碳为何气,但所谓的“宗气”,亦有综合之气之,意,应该含有二氧化碳的成分。
  按《黄帝内经》的理论,天地之气与水谷之精气相同,没有严格的区分。呼吸中的精气,三分之一源于天地之气,三分之二来源于水谷之气。故一呼吸,出多人少,需要从水谷中得到补充。但由于其比例相差甚多,吸人二氧化碳的浓度近乎于零,而呼出之气中的二氧化碳则高达5%,并伴随有卫气和先天元气等人体生命之气的流失。因此,在我国的传统武学中,便产生了以睡姿为练功形式的“锁鼻胎息术”,运用卫气主宰人体睡眠的生理机能,力图使生命能量不外泄,或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黄帝内经》早已阐明,经脉气血的流动是由呼吸推动的,而不是心脏。因此,脉动的本身应该代表呼吸。脉动慢,则呼吸慢而深;脉动快,则呼吸快而浅。呼吸的深度与气进入内脏的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研修传统武学时,应该把气与血分解开来,营血确实由心脏来推动,而卫气则是由呼吸来推动。
  呼吸既然是推动卫气(经气)运行的原动力,因此呼吸的过程,总是与经脉循行紧密相关。传统医学对针刺效应的研究和对经脉实质的探索,都离不开呼吸运动;刺激任何穴位的效应,都与呼吸的改变相关联,常表现为呼吸的深缓。在我国传统的修炼学中,也总是强调调息的重要性,不是要求呼吸的缓慢,均匀和细长,就是要求吸长呼短或吸短呼长,以示补泄不同,阴阳有别。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大字气诀”,完全是按六个字的不同发音来体现不同的呼吸形式。即使不进行专门的呼吸训练,当练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也会有明显的呼吸改变。其中呼吸顿断的现象不仅见于古典文献记载,现代不少的练功者也深有此感,这与专门训练调息所追求的胎息境界,亦有殊途同归之妙。
  由于卫气的特性表现为宗气之悍气,故武术内功中对卫气能量的激发,都是从呼吸的训练人手。我们综合古今武林各门派的训练方法来看,均不外乎以下三种方式。
  其一:沿袭古老的吐纳导引术,采用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并配合动作和意念活动来进行循经导引。如张三丰所传的“太极十三式”,便是此法之实例。这种激发卫气能量的修炼形式古老而陈旧,需要经过长期的修炼过程方可奏效。
  其二:采用自然平稳的呼吸和意念诱导,以固定不动的站立方式(亦称“桩功”),来激发卫气能量的流动和强盛,以顺应卫气在人体运行二十五周次的自然节律。我们从传统医学中可知,一般人的卫气能量弱而散,其经脉循行的走向,都是从阴经而出,从阳经而回。习武者与其相反,则是从手足三阳经而出,沿手足三阴经而回。卫气能量在手足三阳三阴经的运行中,阳经的运行总是呈现出离心性的运动;而阴经的运行总是呈现出向心性的运动。这样就使人体具备了阴阳两种力,武林界称之为“争力”。站桩功的修炼方式不仅可以诱发卫气能量的强盛,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获得并掌握这种争力。这种力可以有效地增强自身重心的平衡性,对外又能产生强大的崩弹力。但这种修炼方式枯燥乏味,短期内难以掌握,况且久站必伤筋骨,容易加速人体生理机能的衰老,应配合睡功修炼调养之。
  其三:运用经脉和体腔吸开呼合的生理机能,以及卫气为宗气之悍气的气质特性;采用猛烈急速、快慢相间的呼吸频率和动作的导引,迅速激发卫气能量的运行与强盛。这种修炼方式快捷易成,功效宏大,能够在短期内促使卫气能量到达四肢末梢(手指和脚趾),并充盈于全身气街之中。再配合站桩功的修持,即能较快地获得争力并掌握之。尤其是在练功过程中而形成的“抢气”功能,更加适应实战搏击中呼吸换气的需要。故此,侠门武学的内功修炼,便以此种修炼的方式为主。
  为了便于较全面地理解卫气能量在传统武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功能,特绘制出《人体卫气循行和气街分布总图》,以利参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总图中加入了督任二脉。我们应该知道,传统医学中所谓的十二经脉系统,实质上是血管的分布与卫气运行的主要通道。而督任蹻三脉则几乎与血管无关,督任二脉下也没有可见的血管相伴行。因此,督任二脉是非血管的经脉。由于督脉素有“阳经之海”,任脉有“阴经之海”的称誉,故督任二脉在传统武术内功中,则体现为卫气积聚和调节流通的重要渠道。
  卫气能量与呼吸功能的关系并非是仅仅如此,由于肺主皮毛,卫气行一身之表,又统摄三焦,毛孔的开阖便与肺的呼吸和卫气能量直接地联系起来。又由于人身体表存在着一层约30厘米厚的生物气场,故通过毛孔呼吸和卫气能量的相互作用,经过长期的修持,便可使生物气场的分子密度产生变化,使之凝聚成坚韧的外壳。这即是传统武学中护体功的上乘境界,真正的“金钟罩体”之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武术内功之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