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601467 发表于 2017-12-6 21:20:55

大成拳如何正确认识本能力-转

如何正确认识本能力
  “站桩到底有何妙用?”
  “练站桩能培养出一种整劲,一种身到步到,以躯干带动肢体的整劲。”
  “可是,这种整劲完全可以从动态拳技中获得。国内的通臂、螳螂等拳以及国外的拳击、柔道等派,哪一家不是身到步到,以躯干带动肢体的,岂独站桩一法追求整劲?”
  “这——”
  多年前,苦修大成拳而又总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我,脑子里一直有两个我在争吵不休,主正方观点的我常常被反方的我问得哑口无言。
  要命的还在后面。
  “何为试力?”
  “试力是桩法在空间的延伸,也是试探性的发力。”
  “如你所说,试力可谓介于站桩与发力之间的过渡性功法,其在大成拳诸项功法中位置之轻可以想见,但为何拳论指出试力‘为拳中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既然将站桩缓慢动起来就叫试力,那么试力者为何还要体会空气阻力?既然视放慢的发力动作为试力,那么试力和发力有什么根本区别?”
  正方的我无言以对。
  “站桩到底有何妙用?”
  “练站桩能培养出一种整劲,一种身到步到,以躯干带动肢体的整劲。”
  “可是,这种整劲完全可以从动态拳技中获得。国内的通臂、螳螂等拳以及国外的拳击、柔道等派,哪一家不是身到步到,以躯干带动肢体的,岂独站桩一法追求整劲?”
  “这——”
  多年前,苦修大成拳而又总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我,脑子里一直有两个我在争吵不休,主正方观点的我常常被反方的我问得哑口无言。
  要命的还在后面。
  “何为试力?”
  “试力是桩法在空间的延伸,也是试探性的发力。”
  “如你所说,试力可谓介于站桩与发力之间的过渡性功法,其在大成拳诸项功法中位置之轻可以想见,但为何拳论指出试力‘为拳中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既然将站桩缓慢动起来就叫试力,那么试力者为何还要体会空气阻力?既然视放慢的发力动作为试力,那么试力和发力有什么根本区别?”
正方的我无言以对。
  “练大成拳何以增力?”
  “靠常年站桩得来的深厚功力,靠寒暑不辍的单操手苦练。”
  “请问:枯立无味的站桩跟技击增力有何关系?现代体育增力原理,讲究的是通过负重训练以强化爆发力度,你无数次单操手的单调重复也不过徒增一定的肌肉耐力而已,何谈增大肌肉爆发力呢?”
  “看来,我对大成拳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正方的我无奈地垂下头。
  必须找出一条主线以理顺站桩、试力、发力相互间的关系,才能解决上述疑问;经过再拾、苦读、参悟已翻烂的王芗斋经典诸文,我思维的焦点落在老先生一再提到的本能力上,上述疑问仿佛冰河解冻,窃以为撞线的时候到了。
  我蓦地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大成拳爱好者在理解本能力上有两个误区。其一:认为本能力是人遭遇突发事件,情急中爆发意想不到的远逾常人的巨大力量。如一位家里失火的妇女曾把四个壮汉才能负起的大衣柜独自扛下楼。从技击角度说,这种看法未免绝对,缺乏可控制性。是的,练拳本需要开掘人类兽性之笃力之笃力,但更需要加之以修养,养成清逸大勇的气质。因而认为本能力是人的兽性潜能之说是不可取的。其二:把本能力当作拳技动作习之日久的条件反射。这种说法也颇有代表性和片面性。既谓本能,就包含从根本上毫无主观意识参与的意思,而拳技之条件反射乃是习者从有意识向无意识的过渡,虽然猝遇敌手会不由自主打出这个动作,但这是建立在主观意识培养的基础上。岂不知,违反技击规律的拳技也会养成错误的条件反射?所以本能力之条件反射说也是不成立的。更关键的是,以上有关本能力的两个误区均无法将站桩、试力、发力等功法有机联系在一起。
  自站桩之日起,真正的本能力就不知不觉地被我们激发、蓄养、日益增厚在身上。这里所说的本能力是人一生下就先天具备的,但凡我们观察小孩的静立、奔跑,便会发现小孩静立时,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用力,在其承受限度内以力加之,按其肩或推其前抬之臂,外力愈大小孩无意识的反弹力也愈大,而且跑起来小孩身上体现的整劲也非常明显,这便是先天本能力的自然表现。随着人年龄增长、骨骼渐渐坚实、肌肉均衡发达,若加以站桩诱导,这种本能力的技击功效是惊人的。对于站桩如何诱导本能力,王芗斋先生道:“一切本能,亦俱因势而发,如每晨于新鲜空气中,不用一切方法,仅使浑身关节,似曲非直着想天空,任意慢慢运用,一面体察内部气血之流行,一面体会身外虚灵之争力,所谓神似游泳者也,而精神体质舒适自然,非但不受限制,而大自然之呼应,渐有认识,久之,本能发,而灵光现,技击之基础,不期自备矣”(引自《访王芗斋录实》一九四O年)。可惜当代习者只注重本身单方面的放松即“体察内部气血之流行”,忽视另一方面身外与宇宙大气的假想呼应,致使不知本能力是由外力激发出来的,但即使没有外力激发,本能力的增长也只能靠站桩时日的长短。作为站桩者,如何来验证本能力的存在呢?这里不妨做一个实验:站桩者进入桩功状态后,闭上双眼,请助手在自身桩架上不断施加按、推、拉、挑、分、合六面力,在完全不加抗拒意识的条件下,如果站桩者在外力消失后能够自然迅速地恢复原桩架,说明被试验对象已具备本能力。本能力深厚者,其桩架丝毫不为外力所震散。倘若随意做几个拳技动作,具有本能力的习者所表现出的整劲特性。亦优于常人,并且不是刻意而为的。由上可知,本能力是沉睡在人体内部的原始潜能,由于人们长期的拙力劳作而深受禁锢。站桩的妙用体现在,习者体内的僵劲摒除得愈彻底,被唤醒的本能力就愈发蓄养至厚,所谓整劲不过是基于本能力的动作演化,可见前文提到的第一个疑问便迎刃而解了。
  毕竟拳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对抗中如何取胜的学问,如果得自站桩的本能力不能转入动态发挥作用,便永远“养在深闺无人识”,这就需要练习其它功法加以输导,利用速度的两个极限——极缓和极快,求得最大程度地调动、运用本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成拳如何正确认识本能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