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张三丰观蛇鹤相斗创太极,拳家请详辩
武林中曾经流传着一种“张三峰创编太极拳”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由杨澄甫先生著成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就有一篇文章谈到张三峰创编太极拳的具体经过。这篇文章全文如下:真人辽东懿州人,姓张,名全一,又名君实,字元元,号三峰。史称宋末时人,生有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高七尺,修髯如戟。顶作一髻,常戴偃月冠,一笠一神,寒暑御之,不修边幅,人皆目为张邀遇。所喷升斗辄尽,或避谷数月自若,书过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一日千里。洪武初,至蜀太和山,结庵玉虚宫,自行修炼。洪武二十七年,复入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典……一日在室谈经,有鹊在庭,其鸣如峥论。真人由窗视之,鹊在树,注目下睹,地上有一长蛇,蟠结仰顾。少顷,鹊鸣声上下,展翅相击,长蛇采首微闪躲过鹊翅,鹊自下复上,俄时性躁,又飞下翅击,蛇亦蜿蜒转身闪过,仍作盘形,如是多次,真人出,鹊飞蛇走,真人由此悟以柔克刚之理。因按太极变化,而成太极拳。动静消长,通过易理,故使之久远,而动效愈著。北平白云观,现存有真人圣像,可供瞻仰云。
这篇文章中的“张三峰”,很像是《明史·方伎传》中所记的“张三丰”,兹将有关文字节录如下: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逼。体欣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载。寒暑惟一神一衰,所喷升斗辄尽,或数日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
《明史·方伎传》称张三丰可能是“金时人”。他先做和尚,元朝初年与著名僧人刘秉忠同一位师傅;后改做道士,曾经在老子故乡鹿邑的太清宫修炼。然而,《明史·方伎传》又说这一切皆不可考。
传说中,这位张三丰起码死过两次。他在陕西宝鸡的金台观死过一次,当时人们用棺木将其收验,正要下葬,发现棺内有动静,打开一看:他又活了!后在山西太原的南峪山又死过一次。那时,张三丰在山中几个月没有生火做饭,却也不饿,还能用分身法,同时帮助几家村民耕作。一天,张三丰忽然像个病了的乞丐,哀求村人施舍他一口缸,说自己马上要死,死后请用缸葬在南峪山上。说完,果然就死了。村民们遵照他的遗愿用缸把他埋了。但是不久,村里又有人说在陕西的西安等地碰见了他。
张三丰是个爱开玩笑(“善嬉谐”)的人,他也许是深谙避谷假死之术,所以常常给人们闹点恶作剧。现代印度也有瑜迦功夫高深者,埋在土里不吃不喝达四十多天,挖出来还是活的。
张三丰的大名曾经传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听说张三丰在湖北武当山“研磨太极阴阳之奥蕴,静观龟鹤之动态,探究其长寿之源”,朱元璋赶紧派人去找,但未找到。
永乐年间,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再次派人带着玺书香币奔赴武当山,花了几年时间,找遍各个角落,还是不见张三丰的踪影。但是,朱棣皇帝仍不死心。他一声号令,役使军民三十余万,历时十年,费以百万,在武当山建立八宫、三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台、三十九座桥梁,绵延一百四十余华里,计有房屋二千多间,建筑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梁画炼,巧夺天工;富丽堂皇,蔚为壮观。明成祖希望此举能够感召张三丰,让神仙自己降临。做了皇帝就更不愿死,为求长生,皇帝们个个舍得投资。
数十年后,明朝英宗皇帝仍是在“莫测其存亡”(即不知张三丰是死是活)的情况下,赐诰将张三丰封为“通微显化真人”。所以,《明史·方伎传》中的这个张三丰,自始至终是一位但闻其事,未见其人,名气极大,真相不明的神秘人物。
二
迨至清朝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又出现了一个“张三丰”。这一年,浙江宁波内家拳名手王征南病故,当时著名的大学者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在为王征南撰写的墓志铭中这样说道: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
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三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授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请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糕,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宏;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董扶典、夏枝溪;继搓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
这位受到北宋徽宗皇帝赵估(公元1100-1125年在位)召见,并在梦中得玄帝授之拳法的“张三丰”,比《明史·方伎传》中的那位虚无缥渺、若有若无的“张三丰”,生存年代要早一百年。而在梦中向他授拳的“玄帝”,则是传说中龙汉时代(这是道教自编的年号,据说非常久远,那时世界格外美妙)在武当山修炼四十二年,然后得道升天的一位神仙。玄帝在传说中的形象是:披发、仗剑、身着黑衣、脚踏龟蛇。可见,“玄帝梦中授拳三丰”之说,近乎荒诞!
然而,黄宗羲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一个如此荒诞的传说竟出自一位如此严谨的学者之手,这令后人大惑不解。
其实,《王征南墓志铭》是黄宗羲根据王征南的言行而撰写的。王征南怎么说,黄宗羲怎么记。黄宗羲对王征南的言行,并不负考证的责任,也没有考证的义务。相反,不掺一己之见地、绝对忠实地记录一个人的言行,这正是尊重历史的表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崇古的风尚,所以当人们有了某种创见,并且希望得到迅速的传播时,就会攀附于某位历史人物以借助其声望。一本医书托名“黄帝”,一本药书托名“神农”;一种拳术拉扯“达摩”,一种拳法高攀“三丰”。这在迷信的古代,不足为怪。
但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的“序”里面说:
先大父(指杨澄甫的祖父、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更诏之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
由此可见,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张三峰”,恰恰又是这个荒诞的传说中的“张三丰”。他所列举的王宗(误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诸人,正是内家拳的早期著名人物。杨澄甫先生把内家拳的传人,视为太极拳的远祖。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太极拳”来自“内家拳”?
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曾经拜王征南为师学习内家拳,并在王征南死后写下《内家拳法》一篇,记录自己所学的内容,主要有:
十段锦:立起坐山虎势,回身急步三追;架起双刀敛步,滚所进退三回;分身十字急三追,架刀所归营寨;纽拳碾步势如初,滚斫退归原路;入步革韬随前进,滚研归初飞步;金鸡独立紧攀弓,坐马四平两顾。
六路: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其豪;仙人起立朝天势,撒出抱月不相饶;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锤冲携两翅摇。
穴法:死穴、哑穴、晕穴、咳穴。
心法:敬、紧、径、劲、切。
禁犯病法:懒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
黄百家得王征南之传以后,由于热衷科举,未能坚持不辍。所以,他在《内家拳法》中说:“先生之术所受者惟余,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矣!”他认为自己的记录犹如“诸葛亮书中木牛流马”,尺寸虽然备载于书,但是后人无法按照书中的记载恢复其原貌。
1932年,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曾到王征南传授内家拳的浙江宁波铁佛寺,调查内家拳的遗绪,发现寺里的和尚没有会练内家拳的。唐豪又来到王征南的家乡以及墓地所在的宁波宝幢镇同岙村,也未见村里有内家拳流传。后再托人到温州查访,并访问陈州同的后裔,仍然一无所获。但是,据浙江省体委武术发掘整理办公室在《浙江省武术拳械录》中说,内家拳曾在清朝列为兵营拳术,现仍分布于杭州、富阳等地。
无论内家拳是否失传,我们从黄百家的文字记载中,看不出“太极拳”与“内家拳”有什么直接的继承关系。
黄百家的《内家拳法》一文收录在《昭代丛书》别集之中。在这篇文章里。黄百家将“三丰夜梦玄帝授之拳法二说,改为:“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以后许多文艺作品中关于张三丰先学少林拳,后创武当派的故事,悉源于此。
三
内家拳在技击上擅长跌法和穴法。在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内家拳技法的精彩而生动的记载和描述。比如《宁波府志·张松溪传》:
松溪为人,怕怕如儒者,遇人恭敬,身若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
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蔽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较技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的,遂求试。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就,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毙……
又如黄宗羲写的《王征南墓志铭》:
征南为人机警,得传之后,绝不露主角,非遇甚困则不发……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有恶小侮之者,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踵门谢过,乃得如故。
一日遇故人,故人与营将同居,方延松江教师,讲习武艺;教师据坐弹三弦,视征南麻衣,温袍若无有。故人为言征南善拳法,教师斜盼之曰:“若亦能此乎?”征南谢不敏。施教轩衣张眉曰:“亦可小试之乎?”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以其畏己也,强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应。教师被跌。请复之,再跌,而血流被面。教师乃下拜,贵以二嫌。
……僧山火焰有普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征南,则跟然负痛。
内家拳传人中的“僧耳、僧尾”,据说都是和尚。因此,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短篇小说《武技》,出现了精通内家拳技法的少林僧人: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一僧来托钵,李饱喷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调调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少年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顿顽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骄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暖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连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若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这些精彩而生动的记载和描述,令我们想起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和太极推手的技巧。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便认为“太极拳”来自“内家拳”。或许,这也正是杨澄甫先生煞费苦心地把《明史·方伎传》中关于“张三丰”的文字记载,移植到梦中得玄帝授拳的“张三丰”身上,同时,杜撰那个“张三丰观蛇鹤相斗创太极拳术”神话的原因所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