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经验来说说如何从身形看出一个人是否懂太极功夫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分析:(1)先看太极拳最基本的松肩
首先,大家先要了解什么是松肩,松肩的目的就是沉肩,直接上图,大家看看这个图太极前辈的肩膀是怎么样的:
田兆麟前辈的肩最明显,大家可以看看,是沉45度角,肩膀似乎直接挂在脖子上,往下沉。
再来几张:
李景林前辈,也是这样。 肩膀松得真好
还有这些内家拳的前辈,仔细看肩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肩膀是45度向下,肩胛完全拉开,肩膀上方的肌肉发达。这就是松肩的表现。
现在的所谓大师,很多都是耸着肩膀,还在高谈阔论松肩,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呵呵,仔细看看以上这些前辈,这就是松肩了的基本表现,如果没有松肩,内劲基本都不通,太极拳根本就无法入门,再给大家看一个图举个反例,这肩松沉了没有?
很明显,肩膀是架着的,连松都没有,谈何沉?
外在都没有的人,谈内功就是奇谈。
(2)看脊椎。
凡是太极上手的人,脊椎必然是一条直线,三个生理弯曲都被拉直了,如果在套路、推手、散手中没有做到,就说明没有上手,要做到脊椎成一条直线,重点是做到2点:虚灵顶劲、收胯敛臀,即可。当然,要做到收胯敛臀,必须把下盘三个关节,特别是胯关节练开。脊椎直是表象,胯练开是本质。
(3)看整劲。即是看一个人能否全身运动,用全身的筋骨发力,而不是局部发力。其表现就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关于整劲,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下这个文章。
孙禄堂先生与齐公博-----入门先站三年桩
仲春的华北平原,天空瓦兰,田野碧绿,使人心旷神怡。清晨,蒲阳拳社的一群年轻人正在练功。宽阔的的场院上个个生龙活虎一般,真是枪走如游龙,剑奔似飞霞,拳若流星闪电,腿似扑地旋风。唯独场院边上的枣树林中,齐公博一人在站着三体式。
只见他,心静气沉,双眸炯炯放光,凝神平视,对身边龙腾虎跃的火热场面竟象是无知无觉,似乎整个田野间只有他一个人。汗珠儿从他的脸颊上“扑哒,扑哒”滴落在胸前,衣衬衣衫湿透了,脚下的土地被打湿了一片。孙禄堂先生走到他身旁,给他摆了摆姿势。齐公博顿觉胸中舒畅,呼吸更加和顺,自然下沉丹田。过了一会儿,孙禄堂先生说:“两个时辰了,歇歇吧。”齐公博收了式子,站起身。
孙禄堂先生看着浑身热汗津津的齐公博,颇有感触地说:“公博,你可知世间练拳者多如牛毛,又为何成道者却少如麟角?这是因为许多人不知形意拳中的内劲是什么,却只在形象处猜想,有的以为心中努力,有的以为腹中运气,这种错误不胜枚举,其实这都是抛砖弄瓦,以假乱真。这三体式则是形意拳的基础,一切拳法虽变化万端,却都起于三体式。只有日日练习,持之以恒,勿求速效,由微而著。此中绝无捷径,也难取巧。
齐公博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点点头,却不由自主地向场院上那些正在演练刀枪拳棒的师兄弟们望去。孙禄堂先生明白齐公博的心意,莞尔一笑说:“又心急了吧。”齐公博忙转过头说:“不,师父,我.....我这三体式站了快两年了,拳趟却......”
原来,这齐公博天性憨直,悟性不佳,别的师兄弟一天就能学会的拳趟,他学三天也记不住,只是,他求艺心切,决心比谁都大,劲头比谁都足。孙禄堂先生很是喜爱他,为了让他学好形意拳,只准他每日站三体式。开始,他站不到半个时辰就腿软筋麻,股部疼如刀割。齐公博是个咬钉嚼铁,意志坚强的硬汉子,一连两年的时间,都专心致志,若练不辍。可是,这三体式还要再站多久?自己一趟拳都没学,还要落在师兄弟们的后面多远呢?难怪这位憨直的年轻人有些心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禄堂先生拍拍齐公博的肩头,语重心长的说:“你觉得落了后,为师却不这样看,俗语说功到自然成,你切不可心急。”说罢孙禄堂先生扬长而去。齐公博望着师父的背影,紧咬嘴唇,抹一把头上的热汗,又全神贯注地站起了三体式。
一年过去了,大雪纷纷扬扬,辽阔的华北平原银装素裹,显得十分壮丽、妖娆。场院上,空无一个。齐公博独自在枣树林中站着三体式,只见他,两腿前虚后实,似金鸡猖站之势;身体三折,如龙之盘叠曲折;顶直肩圆如熊之威严辞;两手相抱,有虎欲离穴之势.....真个是: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他双眸炯炯有神,头上热汗腾腾,浑身上下早已落满雪花儿,俨然一个雪人一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孙禄堂先生踏着半尺多厚的积雪,走到齐公博的身后。他默默地观察了好一阵,突然猛地向前,一把捋住齐公博向前推出的手掌,用力向前一拉,同时飞起一脚朝齐公博的前腿踢去.....这一拉,一踢,至少有几百斤的力量,只听“扑”地一声,毫无准备的齐公博整个身子竟腾空而起,在空中一个前翻,又稳稳落在雪地上,仍是一个三体式的姿式站在那里,即使在腾空前翻的一瞬间,那三体式的姿势也没有一点变样,整个身子如同铁打铜铸的一般。孙禄堂先生看罢,高兴得击掌大笑,连连说:“你的功夫练成了。”齐公博站起身来,憨笑说:师父,我整整三个年头,只会站个三体式,哪练了什么功夫?”孙禄堂双眸中闪着极兴奋的光芒,说:“功到自然成,你为练形意拳打下了最难得的基础,现在你可以练拳趟了,只要你专心研练,半年后,我保你的功夫能超过所有的师兄弟。”
转眼,半年过去了。盛夏的傍晚太阳刚刚落山,红霞满天。场院上,蒲阳拳社的学子们都在用惊愕的目光望着齐公博演练形意拳。只见他神采飞扬,双眸似电。他行如龙,纵如虎,避如猿,掌如熊,气如神,快如风,纵横往来,追形随影...众人都看呆了。
随即,几个师兄上前与齐公博比手较技。齐公博三年三体式的桩功,早已内劲充勇,在拳术上能集中全身的力量,随时可以发出强烈的爆发力,这力在形意拳散手中表现了“手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快速、勇猛、无坚不摧的强大功力。与齐公博比武的师兄都被他一一击倒在地,众人简直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个天性憨直,悟性不佳的齐公博。
孙禄堂先生笑着对众弟子说:“这就是入门先站三年桩的道理。公博不畏雨雪风霜,吃了三年桩功之苦,才得今日之技能,这一点是你们众人所不及的。”三年后,齐公博形意拳的功夫大进,成为北国有名的形意拳师。
一九二八年,孙禄堂先生第一次下江南任江苏省国术馆馆长时,身边弟子虽多,却单单把齐公博带去赴任,命他在国术馆内专门教授形意拳。从此齐公博蜚声武坛,成为国内外一位著名的形意大师。
孙禄堂先生踏着半尺多厚的积雪,走到齐公博的身后。他默默地观察了好一阵,突然猛地向前,一把捋住齐公博向前推出的手掌,用力向前一拉,同时飞起一脚朝齐公博的前腿踢去.....这一拉,一踢,至少有几百斤的力量,只听“扑”地一声,毫无准备的齐公博整个身子竟腾空而起,在空中一个前翻,又稳稳落在雪地上,仍是一个三体式的姿式站在那里,即使在腾空前翻的一瞬间,那三体式的姿势也没有一点变样,整个身子如同铁打铜铸的一般。
重点看这一段,这就是高级整劲的表现形式。在《逝去的武林》中貌似提到,整劲好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手挂在竹竿上(不是撑),别人可以连人带竹竿提起来。
这段说法我不太同意,有矫枉过正之嫌,沉肩坠肘的目的是为了使上半身能与腰胯相合,如果能达到肩与胯合,耸不耸肩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且肩膀能起能沉,方能达到上下活肩、左右通臂的作用,我看拳也喜欢看肩膀,不过我是配合腰胯来看,而不是只看肩膀耸不耸~ 整劲是个好东西。但是我也遇到过一个门派的人。他们就从来不练整劲。原因我那朋友也不说。只是把这个观念在我们一起喝酒吃饭的时候说了出来。后来我若有所悟。其实我以前也很重视整这个念头的。不过因为我那朋友的功夫确实很好。一些东西也是在书上网上,公园里大多数人没有的。因此我才信
当然他们也不练桩。虽然我师父是传我桩的。不过后来我也明白了。练桩不练桩都不是关键。方圆都是入手的法门。都不能执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