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comm 发表于 2018-5-1 07:07:51

我研究内家拳有一段时间了,说说内家拳与太极拳的差异

我研究『内家拳』有一段时间了,我也相信这个论坛里提出关于『内家拳』论据数量最多的人应该非我莫属!
我也曾经就『内家拳』的定义问题而被别人删帖过,因为我不认为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的范畴。
而今我看到有些人对于张三峰、张松溪、王征南一脉的『内家拳』毫无认识,却给『内家拳』下了一堆标签与定义,本来我想对此一笑置之,但还是想写一篇来纠正这些人的观点。


1.什么是内家拳:
内家拳一词,最早是出自于清康熙年间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虽然关于内家拳传人张松溪本人的传记在明万历年间沈一贯的《搏者张松溪传》就已经存在,但是仍未能够证明张松溪的拳法在当时就已经名为『内家拳』,因为由于张松溪本人与其弟子极其保守,既不接受当时国家的徵招(张(松溪)尝被监司征,使教战士,终不许),也不轻易透漏其门内「五字诀」的内涵(其徒秘之。余(沈一贯)尝以所闻妄为之解。),所以『内家拳』之名没没无闻也是可能的。


2.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异同:
根据『内家拳』的史料文献来看,『内家拳』应是一种不显露架势动作的拳法,因为有别于展现明显外在动作的拳法(『外家拳』),故名为『内家』。例如《搏者张松溪传》当中,张松溪面对少林武僧的挑战,就是采用一种好整以暇的姿势应敌。但也因为不显露其架势动作,所以王征南才会说「今人无以内家无可眩曜。于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不显露架势动作,非遇甚困则不发,自然也就无可炫耀,这就是『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不同。但是这不代表『内家拳』的训练方式也与『外家拳』完全不同,基本上有众多手法、步法、打法、练法,其中更以「斫法」为最!张松溪能力劈垒石,王征南能以斫破斫,黄百家于《内家拳法》更称:「拳家为斫最重」,而今天以『内家拳』自诩的流派却对这类功力表现有所批评,都认为这手开碑劈瓦破砖碎瓶的功夫都是『外家拳』等云云,今非昔比,令人不胜唏嘘。


3.内家拳的技击本质:
黄百家《内家拳法》记载:「拳亦由博而归约,由七十二跌、二十五拿以正十八;由十八而十二;由十二而归之存心五字——敬、紧、径、劲、切。」,「敬、紧、径、劲、切」于《搏者张松溪传》记为「勤,紧,径,敬,切。」,为「劲、勤」二字相异外,其馀皆同,由于内家拳传人多不通文墨,因此身为门外人的沈一贯所识应有偏差,应以黄百家的看法为准。此『五字诀』本为『三字诀』,后张松溪增添二字成为『五字诀』,可证王征南、黄百家为张松溪一脉之传。内家拳由博归约,将之浓缩成为『五字诀』,个人理解如下:
敬:外示恭敬。内家拳架势不显外、不张扬,张松溪袖手坐待、王征南非甚困则不发,故云内家无以炫耀。
紧:意识紧张。内家拳法以静制动,警戒心强,但有风吹草动则一触击发。
径:取捷追快。两点距离最短就一线,内家拳首要大忌就是「懒散迟缓」。
劲:发招有力。《内家拳法》云:「拳家惟斫最重。斫有四种。...而先生另有盘斫,则能以斫破斫。」
切:用招确实。《王征南墓志铭》云:「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


4.内家拳与太极拳的差异。
从内家拳架势不显外、不张扬的特徵,如用严格标准来看,与太极拳这类显山露水、风格一望即明的武术,明显是有所差异的。某些太极拳更主张太极拳运劲如抽丝,不可忽慢忽快,这点也构成「懒散迟缓」的内家拳大忌。更不用说某些主张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人,对于劈砖破瓦的功力表现更是不屑一顾。更有甚者,有些人主张内家拳是锻鍊内气、丹道的功夫,可是黄百家在《内家拳法》里记载的功法体系里,不讲丹经更不讲气,甚至可以说跟导引、气功有关的训练法门,根本一句话都没有提到过!简单来说,现今太极拳的观念里面,有很多是与内家拳背道而驰的。

归8634 发表于 2018-5-4 18:05:08

内家拳的运用方面和现在流行太极放入有相通之初,松溪与少林寺僧人比武就看出来,少林武僧一脚飞来,松溪衣袖轻轻一挥,人就从窗户飞出去,差点摔死。

幽羽 发表于 2018-5-9 03:47:37

内家拳就其原始含义而言,是一个拳,就是一个叫“内家拳”的拳种,不是一类拳。

wyl_jing 发表于 2018-5-23 15:04:48

以斫破斫感情是开碑裂石……您真会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研究内家拳有一段时间了,说说内家拳与太极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