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说武禹襄去陈家沟访陈清平,途中在盐店获得了这么一本武术秘籍
传言说武禹襄去陈家沟访陈清平,途中在盐店获得了这么一本武术秘籍。而根据史料,武禹襄是1860年应邀去河南,而后顺道去找的陈清平。武禹襄的哥哥武澄清曾经在河南做官,据史料记载,是1854年到1859年。所以,武禹襄到河南的时候,他的哥哥已经回家了,所以武禹襄不是去看望哥哥。因此,所有说武禹襄到河南看望哥哥,才得到了太极拳谱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确切的说,武禹襄是应河南巡抚的邀请去河南的,然后顺道去了赵堡拜访了陈清平。应邀去河南是主,顺道拜访是次。主次要分清。所以武禹襄也不是专程去拜访陈清平。做为官宦子弟,武术仅仅是个爱好,毕竟不是正事。
这各舞阳盐店到底是个神马玩意,尼玛到现在也没人搞得清楚。有说是卖盐的店铺,有说是一个地名的。我去,才过去了一百多年,就搞不清楚了?
再回头说太极拳论。这么一本重要的太极拳典籍,居然就这么明珠蒙尘,让人扼腕而叹啊。据说还是包盐的纸,结果偏偏就让武禹襄碰上了,而且武禹襄还神使鬼差的看了一眼,一看居然发现是好东西。你说要是搁现在谁看上一眼,能认出那是太极拳论。可那时候武禹襄还没去找陈清平,他的武艺还没到那个程度。杨露禅教他的真东西他都不认识,还要找陈清平去验证验证,结果居然能看一眼包盐的纸,就认出这是一本重要的无与伦比的太极拳古籍。你说神奇不?
对了,武禹襄还需要亲自去买盐吗?
太极拳论,从内容来讲,开头几句很显然是抄袭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这也没啥说的。太极理论本身就是哲学理论,你把它往那儿搁都能搁得上,而且还特熨贴。
后面的内容,基本上属于太极拳的共产主义理论,给你描述了一番美好的前景,什么四两拨千斤,耄耋御众了之类的,激起你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但唯独有一点就是不告诉你应该怎么练。仅有的一点就是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其实你看看传统武术,哪一家不是这样要求啊。这是基础的基础,你要这点基础都没有,那你别练了。
这篇论,怎么看都像是一篇招生简章。
看看俞大猷的剑经,看看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看看程宗猷的耕余剩技,有哪个像太极拳论这样说的虚头巴脑的?
当然你说太极拳论说的不对,那也不能这么说。因为这篇论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它给你描述了一个你根本达不到的境界,你没达到只能说你不行,不能说人家说错了。就像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这话谁也不能说死,总是给你留个念想,你总会恨自己天赋不足,恨自己不够努力,恨自己找不到好师傅,而绝对不会觉得这个论是错的。
所以自太极拳论问世以来,马上成为了太极拳的经典之经典。因为谁都达不到这个境界,所以它一定是更高的境界。一定不是论错了,而是你错了。
问得好,确实是个漏洞。是路过舞阳吧,路过怎么跑到盐店去了?普通人路过某地也多是进饭店,少见去盐店的,即使天色已晚住客栈了,现在的话就是宾馆,以他的身价不会自己做饭吧😊 那么问题来了:他干嘛去盐店?又那么巧那包盐的纸正好是他钟爱的太极拳方面的重要资料。不可思议,呵呵😊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看到的太极拳技击水平来看,你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到;60多年来太极拳在正式的技击比赛中胜迹并不是“所向无敌”,而是差强人意,而且看不到“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的招法和范例! 太极拳论是陈清萍传给武禹襄的。盐店之说只是托词传说,不见于任何记载。坊间传说是出于和"太极拳小序"对应的跋,但是该跋不见得存在。 打官司的人要来了,看看楼主怎么招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