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桃雨 发表于 2017-3-23 03:51:23

中国短兵——马明达

中国短兵——马明达训练法
很有用的文章,转来大家学习一下。

马明达训练法
在短兵格斗实战中,对于必备的腕力、移动、距离感、反应能力、命中等诸要素具有专门针对性的有效训练手段。
任何一项专项技术,除了直接用于攻防的基本技术外,辅助练习,特别是专门性辅助练习是必不可缺的。在某种意义上,专门性辅助练习的采用,其正确与否,它的训练程度,对技术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当某一技法和某一招式,及其一个微小的技能,通过直接性的技术训练而不能提高时,往往通过某一专门性辅助练习加以训练,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凡一个好的教练或是好的教师,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往往也在于此。例如,同一技术手段的训练,在训练进程中,滞而不前时,好的教练就有法子通过难关,使其向前、向上发展。那么这好“法子”,就在于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不同手段的专门性辅助练习。谁都知晓,在任何一个项目中的任何一项技术,在对抗中,两人相较、丙斗,但差别都是显著的,甚至有时是很大的。当然,无可讳言的是,造成技术差异的因素很多,但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的执教者,却会带出差异很大的两种结果。短兵自不例外。尽管在器制上这是一项新型的武术短兵刃的格斗项目,但它是历史久远的中国古代剑技中的对刺、对劈的延续,而且由于器制上的变化和演进,更能表达和发挥内容浩大、技法奥妙的中国传统剑刀法。在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十分重视传授、更珍视他新采用的法子,对此往往密而不传,隐而不宣的。这就是社会上人们所称之“秘传”,实际上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解决问题,提高技术,达到优于他人的那个“法子”。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训练手段”。此一手段,大多涵盖于专门性辅助练习之中。综观各项竞技比赛,或是训练场所,经常听教练大声呵叱运动员:“快”、“进!”“退!”等。谁都晓得“快打迟”、“长打短”、“多打少”、“准打疏”等等。但是,为什么快不起来?为什么打不长?打不准呢?教练员应思索的是如何才能快?如何才能打得长?打得准?这是鉴别教练水平和教练道行的关键所在。专门性辅助练习,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之一。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本章根据笔者在短兵竞技和训练生涯中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将行之有效的一些训练手段,奉献给短兵爱好者,并请付诸实践。这是因为此种训练方法,前无古人,更非他人传授,而是笔者的实践所获。别于其他训练手段,将它定名为“马贤达训练法”。将具体内容述于后。
第一节 腕功练习
短兵,虽包含有刀、锏、鞭等其它短兵刃,但以剑法为主的技法特点,是它的根本所在。为此,手腕的功力、灵活、敏捷又是运用各种招法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手腕所需的功力,应有相应而有效的操练手段,这是不可忽视的训练环节。
一、持棒(短棍)训练
棒长:与短兵长度相等(可略长3—5厘米)。
棒粗:其围度略粗于短兵。
棒重:短兵重量的一倍以上。
1、侧身直臂向左向右划圆:左手持棒,右脚在前,侧身,右臂平肩前举,左臂后伸;右臂以腕为轴身前划圆,其圆直径30厘米左右,可大可小。两腿可直立,亦可下势屈蹲。划圆的方向可向左向右,变换进引。
要点提示:伸臂松腕,以腕为轴。划圆时,可原地直立,或下势屈蹲,也可在向前向后行进中进行。
2、立抡环劈:侧身直立或下蹲成实战姿势,右臂前伸,高与肩平;短兵向下向后经左侧绕环前劈;动作不停短兵向下向后经右侧绕环前劈,高与肩平,目视前方。
要点提示:右臂伸臂松腕,以腕为轴。挥动短兵贴身经身体左右两侧成立圆前劈,注意松腕松肩,放长探远。试做时,原地进行,待动作熟练后,可在移动中进行。
3、正反提撩:侧身直立或下蹲成实战姿势,右臂前伸,高与肩平;右手小臂外旋,手心转上,以腕为轴,短兵由前向上贴身经左侧向后向前上撩;动作不停,右手转腕,短兵经右侧贴身向后向下向前成立圆上撩。反撩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要点提示:正反提撩,仍以腕关节为轴,挥动短兵沿身体两侧由下向前向上提撩。它与立抡环劈是一正一反,一阳一阴。技术的关键是松肩、伸臂,以腕为轴。切忌挥动小臂与大臂,加大动作幅度,会造成短兵运行迟缓。此等撩劈,非套路运行中以求舒展大方的技法表演。
4、左右横抡:侧身直立或下蹲成实战姿势,右臂前伸,高与肩平;以右手腕为轴,短兵由前向后向左平身抡动;动作不停,小臂内旋,右手心下扣再由左向右平身抡动。右横抡,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要点提示:左右横抡,仍以腕关节为轴,松肩、松腕,小臂随之微微伸出助势。当动作逐渐准确后,注意加速抡动,并将起动动作减小到最低限度,以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操作方法,可一左一右,构成一组,组间可间歇进行试做,也可循环往复,连续试做。
本节中介绍以上四种,教练员可举一反三,组织训练。短兵竞技中的招法应用,腕关节的灵活和力度,是确保招法质量的关键所在。此等训练,既活腕又增力度。如果手腕僵滞,仅以大抡大劈,不足以取胜对手。也难以阐发短兵技法中蕴含的丰富而精妙的攻防技能。
第二节 棍棒设靶 持短击长
运用劈击近似短兵的实物——棍或棒,操习接触实物的技能,使自己手中的短兵具有“触实感”,又不致使出手的招法触实而走形,触实而失措。同时,在击靶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招法动作,体验其技术要领。采用这一辅助训练手段,对于进入实战,强化招法运用的实效能力,十分有效。
操练方法,甲乙两人结伴而习。甲方持1.5米左右的棍或棒,面对乙方设靶而立,其设靶位置,高与腰平,正对乙方;乙方持短兵(或短棍)以点、崩、剪、劈、挑等招法,劈击甲方所持棍靶。兹将练习方法分述于下。
一、单手劈击法
以单手为主,兼容双手剑刀法、换手剑刀法,应是中国短兵法的特色,也是不同于其它同类剑法的标志之一。运用单手持握短兵,劈击棍(棒)靶,从招法上,除刺法以外的劈、点、剪、崩、撩、砍、斩、挑等等,均可对靶进行操习。
1、侧对靶练习:
所谓侧对靶者,即持棍设靶一方,侧对对方,将靶棍置于腰平部位,供对手攻击。此种靶位可做劈、点、崩、剪、挑、撩等招法练习。初练时,以单招练习为主,逐步可过渡到复招练习(如点—崩)和多招练习(如点—崩—劈)。
要点提示:劈,点,崩,剪,挑,撩之。
① 练习程度由单招—复招—多招。
② 先定步,保持正确的距离,逐步进入移动距离,此时结合步法,时进时退,并寻求和调整距离,逐步建立和提高距离感的反应能力。
③ 击靶本身是在进一步强化正确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寻求和训练招法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击靶时要有强烈的规范技术动作意识。切忌草率和儿戏。
④ 练习同伴之间,以固定的组次数或限定时间,交换进行。同伴之间,可互相矫正和提示技术要求。
2、正对靶练习:
所谓正对靶者,即持设靶一方,以实战方向,正对对方,并将靶棍置于腰平部位,供对方攻击。设靶时,可用双手持靶棍,亦可单手持靶棍。此种靶位设置,更接近于实战双方的实际,它呆供劈、点、剪、崩、挑、撩、砸、砍、缠等招法练习。初练时,先以单招(一劈或一点)为主,逐步进至复招(一劈一崩)、多招练习(如点一崩一劈)。其步法,先定步原地练习,待动作逐步规范、正确和熟练后,进而移动练习。做靶一方,主动进退,迫使对方调整距离,做出准确的反应。现举数例,以供参照。
⑴点一崩击法练习:甲乙双方,甲方持短兵做实战姿势;乙方以实战姿势持棍设靶,递棍靶于身前,高与腰平。甲方持短兵,在合理的实战距离间,向靶棍点击。点击时,和靶棍略成斜面攻击。点击后,甲方上体收回至实战姿势。此势可单做,反复操习点击。待点击操练准确熟练后,甲方可由点转崩。按照组次数或限时练习后,甲乙双方交替试做。
要点提示:①必须严格控制招法动作、要点,切不可为击靶而击靶;②保持正确而合理的距离,必要时可适当加大距离,逐步提高难度,对手垫靶时,可提示对方调整动作技术和距离。③先定步试做,待动作熟练后,可进行移步试做,移动时,关键在于递靶者的进退变化。④击靶可用短兵试做,也可采用与短兵长度相等的短棍试做,这样可以减少短兵的损耗,节约器材。使用短棍操练时,垫靶者注意勿被伤及前手。本书采用1.5米长度的靶棍,就是为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当然,它还包含有进退转换的技术含义。
⑵左右劈击法练习:甲乙对方,甲方持短兵做实战姿势;乙方以实战姿势持棍设靶,递棍靶于身前,高与腰平。甲方持短兵,在合理的距离间向靶棍劈击,劈击时,短兵由内向外绕环成斜面攻击。此势可单做,经反复操练,待动作准确、熟练后,甲方可转左劈。按照组次数或时限,甲乙双方交替试做。
要点提示:同①点一崩击练习法。
⑶内外剪腕法练习:预备姿势同本节⑵。
甲方持短兵由实战姿势向前向下,用短兵前端下侧剪击靶棍,剪击时悬腕上提,短兵前端向下,与靶棍形成交叉状,动作要陡然疾速,伸臂含胸。此势可单做,待动作准确、熟练后,甲方可转外剪腕击法。按组次数或时限,甲乙方交替试做。
要点提示:剪腕击法,关键在于提腕,短兵前端必须和对方形成交叉状。其它要点参照“⑴点一崩击练习”法。
⑷挑劈击法练习:预备姿势同上。
甲方持短兵由下向上直臂成斜面上挑靶棍。上挑时注意直臂斜面靶棍成叉状上挑、前送;上体顺势上起。此势可单盘,待动作准确、熟练后,甲方可随即接环劈。按照组次数或时限,甲乙方可交替试做。
要点提示:上挑时,注意伸臂前送;环劈时,注意以右手腕为轴,挥兵绕环劈击,动作疾速敏捷,切忌大抡大劈。
在正对靶练习中,还可以举出很多的练习方法,例如崩一劈,点一挑,乃至点一崩一劈,挑一劈一剪等复招及多招盘练法,此处就不一一叙述了,愿短兵爱好者自学自练时,能够举一反三;教练员备课和组织训练时,可照例举,设计出更多的盘练方法。
3、上下靶位设置:
为使便于砍击招法得到盘练,设靶时,可将靶位上竖和下垂成斜面,以迎击对手砍击招法的练习。
⑴上靶位设置:甲方持短兵成实战姿势;乙方持棍上挑成斜面竖立,甲方持短兵由右向左拦腰横砍,此为正砍击法。反之,甲方由左向右拦腰横砍为反砍。这是上靶位设置。
⑵下靶位设置:乙方持靶棍下垂成斜面设靶,甲方持短兵由右向左砍击乙方小腿,此为正砍腿击法。
反之,乙方动作不变,甲方由左向右反手横砍小腿,为反砍腿击法。
要点提示:①拦腰横砍和砍击小腿,无论正砍,还是反砍,都是以横击直的招法。由于短兵走横,势必易于出现幅度大、线路长的弱点,故此,要求松腕,以腕为轴,加大转动速度,令其出其不意。②掌握好出手进攻的距离。对于距离的判断,应贯彻于整个短兵竞技之中,但在运用横击拦腰打腿的招法中,尤为重要。③设靶者,要正确设置靶位,并随时调整距离,以防伤及自己。进攻者,要随时观察对手的备靶状况。彼此间要以爱护对手为己任。
二、双手劈击法
运用双手剑法、双手刀法,在历史久远的中国刀剑法中,流传有绪,有本有源。它是中国以刀剑法为代表的短兵竞技(或称“运动”)中固有的特色,这是古今中外武坛熟知的事实,也是中国短兵刃武艺中所蕴藏的美。它别于国际击剑:只有单手,技法单调,直来直去的欧洲风格;更别于东瀛武士只有双手,而无单手,和直线进退的剑道。中国刀剑法,自古以来,既有单、双手,又有左右手互换的技法,这正是它底蕴之深和内涵丰富的根本所在。至今流传于竞技套路中,剑也罢,刀也罢,也还保留着单双手并用,左右手交替的技术动作。尽管从技法上,它只侧重于演练,已失传统实用的含意,但这一形式依然存在。自1928年起,在历史不算太长,竞技不算频繁的短兵竞赛中,单双手并用,左右手交替,是其主要技法之一。记载“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比赛大会”的大型彩色记录片中的“马贤达与马颖达兄弟的短兵比赛”中,就有马贤达用换手剑攻击马颖达的镜头(此片目前尚存于电影档案馆)。笔者主张必须保留短兵竞技中的单双手并用、左右手交换的中国刀剑法特色这是它的优势,亦是它不同于其它剑法的个性,更是它的高明之处和精妙之所在。再从技法广义上讲,“以正合,以奇胜”,奇正转换,奇正相生,相克,正是中国刀剑法,中国武艺精华之所在。望倡导珍视它的存在,万不可因操作上的考虑,简单地仿效国际之潮流,而毁其长,求其短。
笔者在此对短兵单双手并用、左右手交替的打法特色多唠叨几句,是因为它正是笔者触及其技术训练时之所虑。吐内心之所忧,方可有心于直述其技法内容。兹将双手用法,择其主要技法分述于后,以供参照采用。
1、双手劈击法:
(此系设靶训练法)甲乙双方,乙方持靶棍瞄击甲方胸前部位,甲方向右上方上架乙方靶棍,乙方随即下转靶棍,递于甲方中盘部位,甲方双手持短兵向右下方劈击,与乙方靶棍成斜面交叉状。反之,甲方双手左架左劈。
要点提示:①甲方借上架之时,后手前移,备用双手劈击。②双手下劈时,紧握短兵柄部,拧动短兵向下旋劈。此等用法,颇有力度,如用于劈击对手兵器,可使对手短兵脱手落地,或使对手短兵低头,取得进击对手的空间。甲方架劈时要注意节奏;乙方递靶时,要注意准确、及时和到位。
2、砍腿法:
甲乙双方,乙方持靶棍设靶,甲方持短兵双手上架,随即向左向下砍击乙方小腿,两手合力砍击。这是运用双手正手砍击腿法。反之,甲方挥兵向左上架,旋即双手合力砍击对手小腿。
要点提示:双手左右砍腿,后手(即左手)前附要敏捷自如,关键在于顺势跟进,两手相合,成一整劲。左右砍腿,也是正反砍腿,此等击法,颇具威力,用此招式,关键在于以力推之,尤其用于击破对手架挡,使之挡不胜挡,以强攻夺招之势,击破对手防线,取得精神上的威慑力。
双手刀剑法的运用,还有很多形式,这里不再一一介绍。单双手之间,关键在于变换,得当,可挥其所长。如变换不甚得法则会弄巧成拙而被对手所乘。变换之道,在于诈敲斗引,真假虚实。
三、换手劈击法
短兵较斗,应以单手为主,但双手操兵劈击和左右手交替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中国刀剑法中固有的技法内容,前文已有论及。短兵这一形制问世后,换手击法在其技术范畴中也一直存在并成为较技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它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绝非后人臆造。
换手击法,在实战应用中,应是战术组合中的“异军”、“奇招”,即出奇之招,至于怎样组合?能否出奇,又可制胜,关键在于技法构成和训练熟练程度如何。换手,有其“先天”的不足,如换之不当,易为对手所逞。如果换手得法,训练有素,其效果则迥然相异。有此招与无此招,在战术变换、招法组成上结果会大不相同。
换手,并非招招可换,势势如意。应视其招法结构和在招法运用中是否合理,是否顺势或势顺,切不可在无所保护或无所备的情况下,任意为之,否则必遭失误和为对手所乘。欲出奇,换手击之,须夺对手精神,或以虚晃斗引,使其被诈,诱而换击,方可进而有成。换手与否,当以击可制敌,收可保身不被所击为前提、为原则。现兹举数例,以供参照。
1、右劈换左劈:甲乙双方,乙方持棍设靶,高与中平;甲方向乙方靶棍由上向下向左略成斜面劈击,顺势将短兵向左侧后抡带交于左手,乙方接势微向后卸半步。甲方上左步,同时左手接握短兵由后向前成斜面向下抡劈。
要点提示:右手抡劈,换交左手抡劈与上左步同时起动,上下相合,同时完成,是一整劲。右劈气势要大,猛击对手,但在劈击之中,实中含虚,惊动对手后撤,令对手在当撤不及之时,以左手出奇袭击。在此击法中,一是抓住对手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的夹缝击之;二是劈击欲换手时,虚实、真伪要用之巧妙,即遇实则虚,遇虚则实,随机而应。万不可程式化和教条式的应对。
2、右劈换左挑:甲乙双方,乙方持棍设靶,高与中平;甲方向乙方靶棍由上向下向右略成斜面旋劈,顺势将短兵后带,左手接握兵柄,同时甲方右步上提准备后撤;动作不停,甲方后撤,左臂持短兵直臂上挑。撤步与上挑,同时起动,同时完成,成一整劲。
要点提示:由劈击进攻转后撤上挑,颇具埋伏式的战术效应。进转而退,内藏一招换手剑,也属阴阳转换。如运用得当,其妙无穷。此处一劈,具有佯攻性质,撤步一挑,实属“打二手”的招法形态。希望练习者、竞技手能深明其妙。
3、右劈换左刺:甲乙双方,乙方持棍设靶,高与中平;甲方向乙方靶棍由上向下成斜面劈击,顺势进左步,左手接握短兵,向前直刺。
要点提示:同1、2。
换手技法在竞技上,在未经严格训练,其技法又未达到十分娴熟的程度时,一般应慎用之。任何换手的一刹间,哪怕是十分之一秒的间隙,都会出现失去门户,给对手以所乘之机。当然,如果训练有素,又得心应手,它则是一支奇兵。相比之下,有这一“奇兵”与无这一“奇兵”,在技能上差异是很大的。尤其处在决战决胜时刻,更是非同小可。
第三节 击移动靶训练法
“击移动靶训练法”是通过击打不同大小的球,以球做靶进行训练。它更直接地溶入在移动中,捕捉活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变化常是变幻莫测的,它比面对的剑手所呈现的可攻击目标,更小更快。面对这一目标进行训练,对于增进反应能力,加大力度和进退闪展的移动速度,更独具实效,操习它所获得的技能,与直接实战无异。所以说,此法其妙无穷。
击球时,对球的选择,易先用大球,如用排球、足球均可;后用小球,如用网球、小皮球皆可。但在选用球时,球充气要足,弹性要好。面对不同的球,应用十分规范和正确的方法击球。大球可在增加准确性的基础上,主练大劈大砍的技法,提高挥击力度。小球,主要是更高一层地操习反应能力和命中率。在训练时,视小球为对手的手腕,如能连续不断的以规范技术,在正确的距离内连连击中,这一技能在实战中以点、剪、崩、刺等招法攻击对手的手腕,将可达到百发百中,或是十发九中、八中的命中率。击中,不单单是准确度的问题,其中反应能力、步法和招法的规范技能等等,都寓于一体。笔者在青年时代,在缺乏教练的情况下,琢磨出本章所述的击靶、击球等专门性辅助训练方法,经过自我训练,收益匪浅。在后来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又逐步使其完备。短兵,是一项历史久远的古老项目,但从兵刃形制发展成为当今的短兵器材,并以民族形式的竞技项目面世,它又是一项新型的、年轻的项目。加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短兵运动的发展进程中,时兴时辍,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故在教学、训练中,又没有形成它应有的教程、教法和训练体系。甚至在其自身的基础建设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尚属空白。
将运用移动靶训练法,分述于后,以启后学。
一、大球靶训练法
以排球(或足球)或小足球做靶,运用短兵(或用与短兵长度相等的短棍)以规范而正确的进攻招式攻击球靶,在击打中,应对球的上下、前后、左右的跳动,伺机反应,准确打击。同时,脚下步法应随球而动,始终保持正确的进退距离。
1、点击击球法:预备动作,由实战姿势开始,拉开正确的攻击距离,向跳动的球进行点击。待球上弹或下落反弹时,连续点击。
要点提示:①注意正确的攻击距离。所谓“正确”的距离,就是在伸臂探出后,方可击中的距离。②严格使用正确的攻击招法,切不可为击球而击球。同时,注意在击球时调整和检验自身的动作规范。③击大球时,在训练反应能力的同时,注意击法力度。④注意步法移动,见机而发,进进退退运用自如,使之上下相随,三体(上、中、下)同功。武术谚语中所称“三盘六合”者,正是此意。
2、点一崩击球法:预备动作,由实战姿势开始,同上动,拉开正确的进攻距离,先点击跳动球,继而由下向上崩击球的下方。
要点提示:同1。但在上崩时,注意手腕下沉,力点集中于短兵前端。
3、内外剪腕击球法:预备动作,由实战姿势开始。手腕上提,小臂内旋,用短兵前端内侧击球为内剪腕。小臂外旋,手腕上提,用短兵前端外侧击球,为外剪腕。
要点提示:同1。注意先以一种剪腕操习,待一种(内或外)击法掌握准确、熟练后,再更换另一种剪腕操练之。待内外剪腕击法均已掌握后,亦可交替训练。同时,也可掺和上崩、上挑、反撩等由下向上的击法。切不可在单个招法尚不准确的情况下,掺和其它招法,以免顾此失彼,影响正确招法的形成。切!切!
4、直劈、环劈击球法:预备动作,由实战姿势开始。
⑴直劈:正面劈击靶球,当球回落或反弹到适当高度时,连续劈击。
⑵环劈(即绕环劈),短兵经体内左侧划圆向前劈击者,为内环劈;短兵经体外圆向前劈击者,为外环劈。
要点提示:同1。劈击属大开大合的进攻招法。直劈进,注意劈击力点,当在短兵中端以前部位,发力以腕为轴,伸臂松肩,侧身前探,务求放长击远;绕环劈时,更要以腕为轴,加大转动速度,以陡然之势,倏忽突发,以出其不意之势,使之对手失备。反之,绕环迟缓,动作幅度偏大,易被对方所乘。
5、正反砍击击球法:预备动作,由实战姿势开始。
⑴正砍:短兵由右向左横平砍击球靶,为正砍。
⑵反砍:短兵由右左向右横平砍击球靶,为反砍。
要点提示:在参照1的要点外,注意正反砍击是横击法,在击球时,无法连击,只可一次性的击靶,然后再将球拣回,重新开始,往返较费时费事。所以,在操练砍击时,可用悬吊于身前的靶球为宜,这样可增加练习次数,也免去拣球之劳。运用悬吊靶球操练时,可做一侧砍击,也可正反交替操习。
6、刺击击球法:预备动作,由实战姿势开始,拉开适当的距离,刺击上弹或下落的球。为了加大和加密训练次数,可由教练或同伴抛球刺击。如有悬吊球架,刺、砍等招法可独自进行训练。
要点提示:在参照1的要点基础上,在操练的招法时,特别注意拉开合适的距离,尔后发剑直刺,如此方可符合实战要求。刺的技术关键在于求准,“见缝插针”,即有一缝之隙,便可攻入。剑法之刺,与枪法之扎无异,刺是攻击性最强的招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最有效、最难防范的进攻性招法。
二、击小球靶训练法
小球者,是以网球、小皮球做靶,运用短兵中点、剪、崩、劈、砍、撩、刺等进攻性招法,击打具有弹性,且在急速运动中的目标。捕捉这一目标,而且能连发数剑,剑剑命中,对于提高反应能力,强化提高命中率和准确性,有特殊的攻效。小球在接受不同的击力后,反弹的速度、方向大不相同。采用小球做靶训练的手段、方法和形式都与大球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无论大球或小球,进行做靶训练时,既可个人以一兵一球,也可两人一球进行训练。
要点提示:击移动靶标的训练手段,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训练,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①选择好场地和球的质量。场地须平坦坚硬,活动范围较广;球的质量,须气足富有弹性。②每一击发,都由正确的实战姿势开始,并在击打过程中,时刻保持实战姿势不变。训练时,虽面对球靶,但以面临大敌、强手的意念和态势对待之,绝不可以儿戏之势面对击靶。③调整好进攻靶的距离,距离不当,宁可收兵再发。尤其是在过近的距离间,击中目标,可视为动作失误,必须立即纠正,以弃自欺。④每发一剑,应严格遵守技术要求,宁可击靶失误,击而不中,也不能丝毫改变技术要求,否则,适得其反。击靶本身,也包含着矫正技术动作,强化技术要求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提高反应能力,更是练就高命中率和高准确度。⑤在保持正确的实战姿势的基础上,步法的敏捷、移动,也是提高技术的关键之一。被击打的靶位、目标是移动的,有时是不规则的移动,为了准确而有效地捕捉目标,进进退退,左闪右展,任其应变,全在步法的灵活与否上。移动目标的击靶训练,对于提高步法的活便、应对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切不可忽视。
以上诸点,它可称之为“击靶训练法则”,运动员自学、自练、自训和教练员、教师主导教学与训练,都要严格遵守这些法则,在此法则的规范下,方可显出击移动靶的特殊功效。如偏离以上法则,即便运用此手段进行训练,也必将堕入儿戏之中,难以收到应有的效能。同时,如偏离正确技术规范,必将衍生出一些错误动作。破坏和解除一些错误的技术定型,要比建立一个正确的技术定型,不知要难多少倍。综观整个运动界,不知有多少错误技术定型因无法根除,而毁了多少热衷于运动事业的选手,又由于错误技术定型而致使其无法使技术步入巅峰,造成半途而废。尤其是在对抗性项目的竞技征途上,又有多少人由于技术上的某些瑕疵而丢失魁冠,以致抱憾终生,所以不可不重视。
三、击悬垂球靶训练法
击悬垂球靶,就是设置框架,将球用绳垂吊于一定高度,这一高度可根据习练者的身高,悬吊于与胸腹平高度为宜,球与球之间以相间1.5米左右为度,其依据,应以平行之间,互不相扰为原则。练习时,可一球一人,也可相对而练,两人一球。
下面列举几例,以供参考。
1、 点、崩练习法;
2、 外剪腕法;
3、 直刺法;
4、 内、外斜刺法;
5、 小球击靶法与大球相同。
6、双人击球法:大球与小球击法相同,小球击法可参见大球图解。双人习练,必须在个人单练达到一定基础后,方可进行。否则,击不起来,徒劳而无效益。双人初练时,可预设击法,待技法熟练后,方可随意使用各种击法。
练习方法与“二”所述相同。
要点提示:与“二”的要点提示相同。
运用吊球训练法,其悬吊球靶的绳索,用一般较坚韧的线制、尼龙制的均可,也可用富有弹性的橡胶绳或橡皮筋绳,采用此等绳索,可加大悬球的弹性变化,更具有活动性,对于习练者捕捉目标,提高反应能力,更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短兵——马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