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公布的意拳老前辈相片(赵道新,杨绍庚,马骥良)
下面放一些一些芗学或者和芗学有关的图片或资料,涉及诸多老辈人。初步打算是做一个系列,今天先放一些。90年代一些老先生居住在石家庄杨鸿尘先生家里的相片。 如果没弄错的话,听说杨绍庚先生是在熊在上海家生活数年直到去世?杨先生博学求真、尊敬师长并在需要时候给予物质支持是好事,但供养这词似乎挺大的,而且用这个词也挺容易就给人一种是直到老前辈去世的感觉,感觉如果只是短期拜访学习支持之类的最好慎用这词。马老的情况不知道,杨老的情况既然和杨老关系很深的熊在上海问了,楼主能否给把供养的时间、地点和程度再稍微解释得明白一点?我觉得熊在上海这么问问也是很可以理解的吧。 "供養"這詞, 平日話語我們都少用, 在楊前輩到來授拳指導的事情, 用來別扭, 還是不用為佳.
楊前輩過去亦來香港指導幾次, 大家亦高興得見前輩的身手及弟子的示範, 卻不會說"供養"前輩. 關鍵是這詞過於強調對前輩的奉養, 前輩到來, 作東道的人當然應住食俱安排妥當, 這是應有之義, 但難得的是前輩的指導, 這才是重要的事情, "供養"一詞, 卻把重點弄偏了. 即使供养,也不要这么露骨地宣扬。 杨绍庚儿子杨雷声明:本帖的第3和第4幅照片中,有杨绍庚先生和他人合影相片中,有“杨鸿晨供养杨绍庚期间”和“杨鸿晨供养杨绍庚先生时”字样,这与实际不相符,父亲杨绍庚是国家离休干部,当时离休工资有2000元(90年代),每年还加一个月工资,轮不到他们来供养。说用他们来供养,“后半句删”! 杨雷2014年2月26日 确实 接师父来家住几年或者到老 的确令人敬佩 现在社会几乎没有 我听过以前的意拳前辈都说起过 他们接老师来家住的故事 。但是用供养 怎么说显得有点 那么不顺当。 “供养”二字太难听了,给我感觉对老前辈太不尊重了! 不错 杨鸿晨是我师爷,我是张景龙徒弟黎源超。关于供养是个老词,现在提的少了。我们这代人几乎没听过。供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能够接来老先生,是份感情,也是份荣耀,可不是给老先生们吃住零花钱那么简单。每当杨俭师伯提及老先生们教导时,总是肃然起敬,整理衣物。一开口就是我当年有幸见过某某老先生亲身演示或讲解。那种感情流露不是当事人说不出来。是在石家庄,指导杨俭单双推手变化和断手带手训练一周。 可能就是接家里住着 养老这意思呗 大约也就是接家里来住两年 管吃管住 给零花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