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理与气和虚与实
太极拳的理与气和虚与实太极拳《十三势歌》中的“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句,明确了我们练太极拳实现“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目的。否则徒练筋骨皮肉,无异于练其它外家拳种,“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太极拳理精法密,条理缕析,本文试图就练拳架何以练得“意气”的问题展开讨论。笔者不揣浅薄,根据自己多年练拳的体会和对古典太极拳理论的认识,试谈一孔之见,意在抛砖引玉,商讨于同好,求教于方家。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意气页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此句把太极拳意气、圆活、虚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如果我们按其语句的顺序理解因果关系,即只有意气换得灵,才能有圆活之趣,才能做好虚实变动,那么在练拳的实践中就很难行得灵?就无从做起,况且《太极拳论》中还明确规定了“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带”。笔者以为正确地理解应该是:只有在练太极拳时认真地处理好每个拳过程中产生圆活之趣,进而引动内气,使之随拳势虚实的变动而“换得灵”。也就是说先以正确的外形动作,如此内外相辅相承至理循环。不准看出练太极拳练得“意气君来”的一个关键就是正确处理好太极拳行动走架时的虚实变动。
《太极拳论》指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这所说的“分清楚”不应仅仅做“分辨”解,更重要的应做“分配”“调整”解;更重要的应做“分清楚”不应仅仅做“分辨”解,更重要的应做“分配”“调整”解;否则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也!试想,太极拳的虚实变动正是不令人知的内动,再说太极拳越练越精者,虚实变动尤其精微,在别人很难分辨其虚实变化的。这种变动只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在自已就肢体的各个部位,哪里是座,哪里是实,哪里应该随拳势变化由虚转实,哪里是实,由实转虚,以及虚实的份量应该是多少,心里则是清清楚楚的。当然初学太极拳在拔正架子时就另当别论了。这就象一杆秤出物体的重量在秤一样,使物体的重量与秤砣的重量,这就是处理好了轻与重即虚与实的关系。所谓“立如平准”也就是这个意思。
依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和倒卷肱一势第一动为例,当左腿后退逐渐由虚转实时。左手与之协调向后逆缠逐渐由实转虚,同时右腿在不移动的情况下由实逐渐转为实,这样使身体在运动中始终保持平衡,显示出太极拳支撑八面稳扎而又灵活的特点,避免了向一边倒的“偏沉”和不圆活的“双重”之病。这里可以形象地把肢体虚的部位喻之为秤砣的一端(虚非全无,砣也是有一定重量的),把肢体实的部位看成是称量物体的一端(实非站然,物体重量是有限度的)。
太极拳这种动作缓慢的特殊训练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给人经充足的时空,让人在行功走架时不失平衡地不断完成肢体各部位的虚实转换,并在其中加深感受。当练到一定的程度,虚实的转换能随意念而动在瞬间完成。依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中拳发力之前,左手在前为实,左腿为虚,右手在后握拳曲蓄于右腰间为虚,右腿为实,在出拳发力的瞬间左腿为虚由虚转实,左手由实转虚,(向身后发肘),右腿由实变虚,右拳由虚变实,力贯拳背。这样既表现了所发之力松活弹抖,又不致因发力而失平衡或出现断续。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动的虚与实是相对应的肢体应该虚或应该实,这大概也叫做阴阳相济吧。
当我们记熟了太极架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应该着意于虚实的变动也就是拳歌里讲的“变换虚实须留意”。
首先由人体指挥部——大脑,不断地根据拳架变化的要求,向变动虚之前的枢纽——腰际,发出意念信息,腰际再传递意念信息,贯注于肢体至四梢。这也就是拳理所谓的“出肾入肾是真诀”,实乃在练拳中行导引之术也!如此用功日久,意不气,气自来,勿助勿忘,自然会出现“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的现象。
一代宗师陈鑫在其所著《太极拳红谱》中说:“千变万化,难绘其形。气不离理,一言可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我们在学练太极拳时,一定要弄通拳理,用拳理指导练拳实践,在练拳的实践中验证拳理。为避免误解拳理,少走或不走弯路,必须常向明师请教。如此循环不已拳艺日臻,自会达到“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境界。 楼主练了葵花宝典吧? 楼主的头像能辟邪啊! 楼主加油,看好你哦! 楼主是好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