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hom 发表于 2017-10-4 03:14:19

混元气理论

混元气理论是本拳法内功的根本理论,是根据本人在学练功夫时各位前辈们讲述的混元气口诀,如“混元之气神贯通,散则无影,聚则成形,”“混元一气先天生,聚则有形散无形,”“中寓阴阳造化机,开合聚散万物生”等。结合我国古代有关生命理论,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气化论”、“经络论”等学习体会,及现代科学、医学理论、儒释道学说和有关武术传统法诀综合整理而成。

  所谓混元之气又称“浑沦,混沌,一字混元气,混元一气,先天混元真一之气”等,从字面上讲,混有混合,混成,混化之意。元是一的意思,《春秋繁露》曾谓:“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也。”也有把元释为气的,如《公羊传》中则说:“元者,气也。”这里所说的“气”字不是空气的气,它是宇宙中的一种无形无象的物质,可以生成万事万物。《太平经》中曾经说:“夫物,始于元气”。综而言之,混元气则是混化而成的属于气的一种物态。对于这种物态。《道德经》中曾说:“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博之不得曰微,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里的混而为一,就是混元。含意。对《列子·天瑞》中也说过:“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混沦,混沌都与混元同一于这种物态,《道德经》中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这种物态,在气功态中是可以察知的,所谓“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未有其物,先有其象”即是指此。紫阳真人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序》中则明确指出:“抱一守中,炼元养素,采先天混元之气。”在明清两代的气功著作中,尤其是武术气功中就特别强调混元气的作用了。用现代语言讲,混元气是由物质的形、气、质三者混化而成的一种特殊的整体物质,在人体里则是精、气、神三宝。这里的形、气、质的三个根本要素,其中的形可比附于现代科学称述的物质的质量,气可比附为能量,质则比附为信息。即混元气是由物质的质量、能量、信息混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物态,它集中充斥于该物质的内部,也弥散于该物质的周围。即古人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细无内。”这一物态,必须练功入静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体认到它的性状,祥见修道部分。

  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实际上都是讲的混元气的五个层次。其中“道”与“无极”是一个层次;“一”与“太极”是二层次;“二”与“两仪”是三层次;“三”与“四象”是四层次;“万物”与“八卦”是五层次。古人认为,这些物质层次之间,既可以依次相生,又可以逆次返还,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在实践中又探索了一套以后天返先天,返本还原的法理,混元意气拳即属此类功法。它是从外混元到内混元中的经脉混元、脏真混元,继续修炼到中混元即中脉混元,人天混元达到混元归一五个层次,按照以后天反先天,返本还原的法理进行修炼的。

  人体混元气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混元气。

  胎儿生下来后,脐带剪断,脱离了母体,成为独立的生命体。人体生命发生了质的变化。发生了精、气、神先天到后天的变化,胎儿期间气藏于脐,神藏于心,精藏于脑,生下来后首先是气的来源从肚脐上升到了肺,神经兴奋点从心脏上升到脑,脑子一活动,从胎儿的倒立,改变为人体直立。脑脊液开始往下流,脑中之精下流至肾,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小孩体内的五脏六腑从先天的静止状态,逐步进入了后天的活动状态,开始与大自然发生联系,开始接受人的信息、语言等。慢慢建立起第二信号系统,产生了意识活动,才称其为真正的的人。如小孩生下来之后,长期不让他接触人,就得不到人的信息,他只能有人的体形,没有人的语言,不具备人的意识,即为近代发现的狼孩,猪孩等。婴儿出生受到周围事物的刺激后,各部功能才能逐渐分化出来,同时,又和意识结合起来,比如婴儿刚出生,神还不能上升到头上,就不能看东西,有了视觉,还没有空间感,看见远处的东西就用手去抓,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建立了距离的意识,知道要过去拿。但是拿的动作也不准不稳,这是因为意识和动作结合得不够准确和密切。从气功学的角度来讲,身体各种运动的产生,不仅要有神的活动,还要有气的作用,要完成一个动作,光有意念与动作的配合还不够,还要能做到意念与气的结合。因为只有当人能够用大脑神经去支配身体各部分进行活动,还能够使脑神经活动与气的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意念一动,身体里面的气就动,才可以说形成了真正的人的混元气。这个气因为加进了意念,已经不是单纯的气了,而是气与意念混合的混元气了。更确切地说,意念统帅气机的关系建立起来了,意动气就动,意行气就行。具体到身体的气机来说,混元气是由各条经脉之气散入到组织中混为一体,而且意识渗入其中并统帅之。对练功的人来说,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真正做到用意识激发神经,神经支配气血。再根据混元气“散则成风,聚则成形”的总体特征,通过特定功法的修练,将散存于人身体组织中的混元气更多的贮存于丹田之内,转化成能量,供形、神活动之用。

550315562 发表于 2017-10-18 10:15:31

这就是中医说的“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意。武功中练气、运气、用气法门依此而矣。

  无论人体混元气还是自然界混元气,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都可以按照混元气“散则成风,聚则成形”的规律变化,聚散的关键在于意识,当意念和气结合后,意念凝聚可使气凝结为有形之体。即气足形丰的表现,也可以生化为精。反之,意念渗入至有形的组织中,意念疏散可以使有形之气散为无形之气,亦可练精化气。另人体混元之气可以直接和大自然沟通。人体的穴位、毛窍是通道。人体气散于体外,形成体周的“气场”,自然界中的混元气,可以从上述通道中进入体内,改变人体混元气中的水谷之气(浊气)的比例,增进人身心健康,这就形成了人体外混元的理论依据。

  还有一点要特别指出,各层次之间的混元气可呈现出兼容性。低层次的混元气可以在高层次混元气中或实体物质中畅行无阻,包容阴阳特性的混元气,是宇宙中最原始、最初的混元气,它能在宇宙中各层次物质中畅行,它可以成为构成各层次混元气的原始材料,人体摄入此气后,生命力就更能旺盛,因此,练功人不可忽视外混元功夫。

  功夫界各门派由于立论不同,就有不同的功理和功法。立论万物层次的,其功理功法便非常具体。立论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三个层次的,对于人来说就是精、气、神。那么道家功便有了聚津生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不同阶段的练功内容。立论于阴阳层次者又更为简单,只讲阴阳平衡,有升阴降阳的不同练法。

  六步架大洪拳立论于混元气层次,他倡导的是意气混元,只要体内的混元气足了,生命能量增强了,生命机能就增强。正如中医理论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于这个层次的混元气是最原始、最根本、最精细的,阴阳五行(五脏)、八卦、干支和万物都可以由它而生化,它可化为阴,也可化为阳,意气混元后,阴不足则补阴,阳不足则补阳。那个脏腑有病状,就去补那个脏腑,这个气在丹田可以转化为先天之先天气,人的混元气中先天之先天气增多了,就可以使人的生命力旺盛,生命的能量增强。从一个功能量级升到更高一个功能量级,并可产生强大的功力,以供生命活动运用之。六步架大洪拳是根据混元气理论而形成的一套系统的功法。它至始至终都是以后天有为之法诀,启动先天真一之气,以返还先天无为之境。返本归元,进入天人合一,混元归一之境界。本功包括静功和动功、修道三部分内容。静功分:混元养生桩和混元技击桩两章。动功部分又分五行、八法章节等。动功部分包括技击桩部分内容,又分微动式(又称定动式)、缓动式(又称慢动式),速动式(又称快动式)训练。微动式缓动式属试力找力范畴;速动属半试半发到发力范畴。祥见动功部分。修道部分内容讲的是中脉混元、人天混元,即混元归一称中混元。无论静功、动功都要经过外混元、内混元、中混元三个阶段,五步功夫,亦称五混元。因混元意气拳属武功功夫,对外混元部分仅稍一提。它属开放法门。以意引气,使身体里的气和外界的气更好地接通,使体内的气冲开穴道和毛窍,更好地与大自然进行气的交换。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但外混元之气多存在于人体比较浅表层,气的容量比较少,气的力量也比较小,它一般只走组织比较疏松的地方,多走皮肉细胞的膜层,而不能进入体内深层,必须练内混元,武功才能进境。内混元分经脉混元,脏真混元两步功夫。祥见混元养生桩部分。为聚精练气,练气化神阶段。中混元之属修大道范畴,它又分中脉混元,混元归一,两步功夫,为练神还虚,虚无还原,返还先天,返本归元阶段,见修大道部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混元气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