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夏 发表于 2017-11-26 05:27:28

内家拳旧闻

内家拳旧闻——太极拳及内家拳名家旧事录(1 )
内家拳旧闻
一——太极拳名家旧事录
瀛人叙述:1.杨少侯自杀海上。关于杨少侯自杀,在陈微明的《海云楼集》
中有明确记载。那么杨少侯为什么自杀呢?是因为有几位国术馆的教师通过李景
林约好了杨少侯,要与杨进行切磋交流。时杨已68岁,虽名气很大,但真打起来
已力不从心。杨少侯是很要面子的人,事先请人试了回手,确感非常吃力。由于
答应李的事又不好回绝,为了保全杨家太极的名声,于是选择了杀身成仁。
2.郝维祯潦倒京城。民元郝维祯来京,遭杨健侯冷遇,在京城站不住脚,于
是去了天津,去访李存义和李瑞东,在河北公园李存义的徒孙李玉琳向郝请益,
试了回散手。郝维祯竟不能胜。于是又折回北京,斯时盘缠用尽,病困交加,潦
倒在宣武门,几于毙命。后经人救助才终于得以返乡。
3.吴鉴泉汗颜西子湖。民国十八年,杭州举办国术游艺大会,吴鉴泉应邀为
评委,同时作为表演员表演太极拳,时评委副主任褚民谊是吴的学生,吴颇得意,
评判时对朱国禄的拳击打法颇有微辞,认为朱的打法不和于国术。时朱国禄之胞
弟朱国祯邀吴与自己作一对上台一较,朱国祯称:我只用国术,不用拳击,看能
不能赢你。朱站在台上三次邀吴,吴不敢应。时值深秋,而吴竟汗流满面,双手
微颤。后经李景林与陈微明调解,才作罢。
4.陈照丕动口不动手。国术馆有摔跤名家杨法五,生得虎背熊腰。闻陈谈太
极拳以轻破重之高论,欲与陈一拭,陈远避之。一日陈教拳时,杨又至,立于一
旁。陈望见,立刻解散学员。至杨前顿首曰:" 您总得让我混碗饭吃,我不敢在
您跟前练拳,可您总得让我有个说拳的地方吧。" 5.武术家也是普通人,真正修
养高深的没有几位。1979年在京的老武术家在西单聚会,由于文革后很多武术界
的老人儿很久都没见面了,一般见了面都客客气气。都相互称对方为" 某老师".
孙剑云看见吴图南向吴打招呼说:" 吴老师您来的早啊。" 吴回答道:" 我在等
你那,干闺女。" 孙剑云反映可是真快,立刻跟了句:" 哎,你这干孙子,怎么
几天没见,跟姑奶奶开起玩笑来了!" 吴图南站在那儿尴尬地笑了笑,没敢再说
话。旁边不知是谁说了句:" 真是自取其辱。" 往事历历在目,讲出来是想说明
今天的人不要被故事和文字异化了。
包不同叙述:
汪佩琴说“(马岳梁老师)一足着地,以金鸡独立之势,用少腹迎着三十来
岁青年拳师的双推掌。双方相持不到一分钟,这位推人的小伙子满头大汗,脸上
神色显得十分尴尬,而八旬老人依然是单足着地,神态自若。”青年说:“我在
推马老师少腹时,只觉得他腹中有一股气在跟着我的手转,只要我一用力,这股
气就会聚到用力处,使我的力在圆形的气团上滑过去。”马老师还曾在香港以金
鸡独立之势迎着五名摄影记者的推击而不动。
skate 评述:skate 初学杨式太极拳时,所接触的书籍文章无不是说杨式拳
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天下无敌,杨少侯乃是杨家第三代中功夫最精纯者,但
其自杀一事一直是个迷。如瀛人先生所言为真,则殊为遗憾,须知李存义晚年在
山东也曾经栽过,但也无损其一世名。
内家拳旧闻二
  ---- 杨澄甫一门旧事
1.《武当》2000年11期有篇文章,万籁声自述和杨澄甫交手始末,结论是时
年40岁的杨技击功夫平平,不是年方26岁的万籁声的对手。况且万在历届国术擂
台赛中成绩也只是处于中游。
瀛人叙述:2.陈微明专攻杨家太极是有原因的。民14年春,陈因冯玉祥逼宫,
辞了清史馆篡修一职。愤然南下海上,于是创" 致柔拳社" ,并在报上登广告招
收学员。在陈登的广告里是要教授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后来陈独教杨家太极,
是因为在致柔拳社的开幕典礼上,应邀前来的孙存周跟这位陈老翰林开了个玩笑,
孙存周对陈微明说:" 你这位老翰林都下海了,我们跑哪儿弄饭吃去?" 孙存周
本意是捧陈微明的场,意思是说他懂拳,可话未达意。使陈微明产生了误会。陈
微明想我跑到上海来让老师的儿子没饭吃,这怎么行?于是从此陈微明在" 致柔
拳社" 只教杨家拳不教孙家拳,于是自然也就不教形意八卦了。李雅轩在杨家太
极的传人里算是够胆的,他参加了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虽然连输了两场被淘汰,
但敢上去已属不易。至于很多人为什么最后练到太极拳上来,并不是因为太极拳
有多么突出的技击作用,而是因为太极拳是个研究道理的拳,更是个适合老年人
修身养性的拳。所以拳术家上了岁数后多转练太极。其实,我本人也是个练了一
辈子太极的,我举几个例子是想告诉人们不要迷信太极拳,不要听信那些不切实
际不合事实的有关前人的传闻。
3.李雅轩书中的那个说法是3 分实7 分虚。所谓3 分实是李雅轩确实考入过
中央国术馆。所谓7 分虚,第一,杨澄甫从未做过中央国术馆的教务长,也不可
能被张之江请去做教务长,因为那时中央国术馆还没有教务长这么的职称。中央
国术馆成立时设有少林门和武当门,没有设教务处也没有教务长。后来馆内闹起
了门派冲突,而且愈演愈烈。于是在1928年底取消少林、武当两门,设立教务处,
教务处处长是朱国福。第二,杨澄甫在世时很少与门外人比武。杨澄甫教人多强
调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当时杨澄甫吃的不是技击这碗饭,而是健身这碗饭。说杨
澄甫是技击名家,这种说法当时很少听到。杨澄甫曾先后在江苏国术馆担任一等
教习和浙江国术馆担任过教务长,时间都很短。原因就是杨澄甫基本不与外人比
手,而在国术馆与人比手是天天都少不了的。杨很不适应。杨澄甫在江南的名声
主要靠两个人的宣传和抬举,一个是陈微明,陈微明为杨澄甫著书,使杨家太极
拳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另一个是黄元秀,黄元秀通过练杨家太极拳治愈了他
的肺结核,黄元秀在军政界颇有些影响,杨澄甫能去浙江国术馆当教务长便是黄
元秀力荐的,黄元秀是浙江国术馆的董事,在浙江影响很大。
纯阳叙述:4.褚桂亭是李存义先生的徒孙,褚桂亭的师傅是姜玉和,姜玉和
的形意拳师承李存义。褚桂亭生于1893年死于1977年,终年84岁。褚桂亭一生轶
事颇多。褚桂亭虽拜在杨澄甫先生门下,但杨澄甫并不喜欢他,因为他不会捧场。
杨最喜欢的弟子是陈微明,武汇川和董英杰。其中陈微明与杨最交厚,他们是半
师半友的关系。杨家的太极所以能够普及,实得力于陈微明先生的宣传与研究。
杨门内多推崇武董二人,而实际动手功夫,褚桂亭却在他二人之上。
顾坚叙述:姜玉和是李存义门下八大弟子之一,其弟子刘墨林功夫很高,可
惜在十年文革中,受尽凌辱,投黄埔江自尽。
内家拳旧闻三——武术家与技击瀛人叙述:
练拳的一般说来比不练拳的多少要灵便些。但要称什么技击名家、什么精技
击,恐怕就有个标准问题了。据我所知,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等可以称为武
术名家,但很难称得上是什么技击名家。技击名家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硬条件
是在擂台比赛中名列过前茅。软条件是在擂台下赢过不少有名的练家子,但不是
自吹出来的而是历史上确有所载。就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来说都不具备这两
个条件。至于精技击,则更是说明其技击造诣非一般同道所能及的。堪称精技击
的,一般是指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技击高手。以吴公仪的技击水平是无论如何也
谈不上什么精技击的。吴公仪至多可以算是略懂技击而已。太极拳是个好东西,
但它的好处主要是在明理、健身与修身上。硬要说它有什么技击特效,那就只有
去吹肥皂泡了。最近在“武林”杂志上看到了一篇童旭东先生的文章,其中谈到
了太极拳的技击问题,谈的很有见地,很有水平,这样好的文章实不多见。真能
把童先生的这篇文章读懂了,也就能明白太极拳在锻炼上是起什么作用的,同时
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说武术家与技击家是有联系的但又不是能划等号的。
技击的成就七分在人三分在艺。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技艺的品位在于其是否
能合于理。术合于理近于道则不分优劣。从这点上讲形意八卦太极皆为上品之选。
若单就技击而言,形意考究发力之道,发力乃技击之基础,故用于技击似更直接。
所以近百年来善技击者多出自形意一门。但太极、八卦于技击上也各有独到之处,
只因其特点不是技击术之基础,故纯修太极、八卦而不及其他者,欲成就技击难
矣。人言马贵只练八卦不及其他,其实马贵兼练少林罗汉拳,其拳路不仅有转圈,
更有直趟,出手甚硬。真正的技击大家非博采众长不可。民17之国术国考、民18
浙省、上海两次国术大赛其名列前茅者多为内外家兼修。其中尤以练少林、形意、
查拳、通背、摔跤者为众。他们所兼修之太极、八卦,也只是孙氏太极、孙氏八
卦,也就是经过孙先生改善了的太极、八卦,与老谱的太极、八卦已有出入了。
傅钟文先生讲:孙先生在世的时候,就被世人视为神一样的人物。傅先生说,当
时有名的技击家大多拜在孙先生门下。但到底孙氏拳好在哪里,我没练过,所以
也说不出来。而我所认识的一些孙先生的弟子,都是原来就有其他拳术的基础,
后来又得到过孙先生一些指点而有成者,如李玉琳先生等。他们的拳大多很杂,
很难说哪一手是谁的,哪一手又不是谁的。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绝顶天才,孙先生
就是技击艺术的绝顶天才。但天才的弟子不一定还是天才。不是天才的师尊也不
一定就教不出天才。没有当过状元的师傅有可能教出当状元的徒弟,同样,得过
状元的师傅不一定就有当状元的徒弟。彼一时,此一时。不能由彼及此,也不能
因此非彼。还是就事论事的好。
纯阳叙述:
孙剑云、尚济、马岳梁都不是职业拳家。一些真正的拳家解放后很少出头。
象孙存周和许延曾都是身怀绝艺者。但又有谁去研究他们的艺业和事迹呢?自1956
年国家体育领导部门开始反唯技击论后,有真正能耐的拳家更是很少露头了。我
并不否认孙淑容、马岳梁他们在太极拳方面的造诣,但是他们在拳术上的实际功
夫是根本无法与尚云祥相提并论的。尽管他们比尚云祥活的年头长,但这只能说
明他们养生有道而已。
内家拳旧闻四——不为人知的技击高手之一包不同叙述:
许延增是醉鬼张三的徒弟,和他同室学艺的还有王卓然等六人。其子许维仁
功夫也很好。张烈就说,他见过拳家无数,只有许维仁和孙存周是真正懂拳的。
孙存周先生功夫是好,只是有点生不逢时,可惜!现在几乎没什么人提起他们了,
只有童旭东写过一点关于孙存周的文章。有人说孙存周曾战胜过王芗斋,也不知
是真是假,这一点还被王的后人们大骂,说是无中生有,自高身价。现在就是这
样,真是有本事的不露头,知道史实的也不愿说,门把的倍儿紧,你怕什么!?
谁知道你是谁呀!现在真正的拳家也是多得很哪,如宋光华、李桂昌、骆大成、
牛宝贵、邸国勇、余永年、孙剑云、杨剑霞等,这只是现于世者,还有不出名的
隐者,就更不可计数了。
纯阳叙述:
许维仁是有真功夫的。文革前他在东单那边儿推个小车卖冰棍儿。其实他家
里很有钱,应该说是祖产。许维仁因手上有块白癜疯故在武林中有“花手许维仁”
之称。许维仁本来瞧不起形意拳,认为没什么用。许维仁本身的份儿大,他不仅
力量大抗击打能力强而且柔韧性极好也非常灵活。他身材硕大但能钻在八仙桌下
打拳。后来许维仁与西四澡堂子李梦更交了回手,挨了李梦更一记暗劲骀拳。三
天才回过劲儿来。于是知道李的形意拳劲道非同一般。他常去找李梦更切磋交流,
对李颇服。这是我所知道的许维仁唯一钦服的人。近来有人撰文说许维仁与崔毅
士切磋如何如何,其实论实际工夫崔毅士远非许的对手。可惜的是文革中许杀了
抄家的红卫兵然后自己刨腹自杀,李梦更则更惨生生地被红卫兵给折磨死了。
同道叙述:
有些真正的高手,由于宣传的原因后人不知道,而一些本来并非高手的拳家,
被其后人吹捧成为高手。于是在后人中产生高手不见面的印象。其实,高手间大
多数都是有过交流和切磋的。比如,刘百川与杜心五就动过手。赵道新和万籁声
更是多次参加擂台赛,但成绩都不理想。当年的一些真正的高手解放后却很少有
人知道,象朱国福、马承智、马裕甫、杨松山、郭长生、韩庆堂等都是高手,而
且他们相互之间更是没少动手。高手之间不比试,是文革后这二十多年的事。即
使如此,梅惠志和张旭初与王选杰还是动过手的,贾永安与崔瑞彬也动过手。当
然梅、张、王、崔、贾等算不算高手,还值得商榷,但他们至少还都是有名气的。
罗伊琼斯叙述:
刘百川与杜心五、赵道新和万籁声当初的社会环境不同于当今,刘、杜是因
为万籁声的私怨而交手的,赵道新的擂台赛成绩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万籁声是
曾经广州国术馆的馆长,国民党的少将军衔,但是解放以前的武术界的名人都是
靠自己的手段,师门的名气并不重要。但是现在的所谓名家大多数都是靠关系发
家的,有的是名师高徒、有的自己自封一个宗师、有的是官方认定的高手,自己
的名气大但是对于自己的手段没有多大了解,所以没有足够的信心保护自己的名
誉。而且现在不同以前的是官方没有认可你,你的功夫再好、手段再高还是没有
办法立足于武术界。所以不少有能力有实力但是没有师门背景,没有官方关系,
即便打遍天下也没有在发扬自己价值的可能。与其得天下武林朋友,不如闭门谢
客的好。
内家拳旧闻五——武学泰斗孙禄堂瀛人叙述:
孙禄堂先生独步武林五十年,平生未遇敌手。这在当时已是定论。用李玉琳
的话讲:形意拳主要是靠郭云深、李存义、孙禄堂三个人立住的。而八卦拳在董
海川以后主要就是靠程廷华、尹福和孙禄堂三个人,才在武林中立稳。至于太极,
在陈微明广传以前,其传播范围并不广。孙家的太极从不轻传,也没听说有谁只
练孙氏太极拳而不涉及形意、八卦。好象孙氏拳就必然包括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
家。我不是练孙氏拳的,深点儿的说不好。
孙先生年轻时到处踢别人的场子,只要听说谁有功夫,不管对方辈份大小,
孙先生就一定要找到对方比试,一见高低。仅在保定、北京、天津一带被他踢倒
的场子就有五六十间,加上冀南燕北约有数百间。以后,孙先生名气超过了所有
的人,于是又变的非常谦逊了。由于孙先生成名很早,人们往往仅知道孙先生成
名后待人接物的情况。而对于孙先生早年的情况,反而有意无意地淡忘了。
单刀叙述:
1934年「京报」评价“孙禄堂先生是我国太极拳界唯一的名手”说明当时陈、
杨、吴、武诸家宗师还不能与孙先生齐名。许禹生谈及孙先生时说:“南北拳家
固未见其匹也。”说明当时尚云祥也是无法与孙先生比肩的。解放以后,孙存周
不出山,孙剑云极谦逊。加之一些人,包括唐豪、顾留馨等利用孙门的谦虚,大
肆宣传其他拳派,有意无意的贬低了孙氏拳的成就。造成诸门拳派在技理上似乎
并驾齐驱的幻象。我曾涉猎过多种拳派,根据我的体认,童旭东先生的评价基本
上是客观合理的。解放以来,在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是失当的。正因为如此,
童旭东先生才在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顾坚叙述:
孙录堂先生的功夫确实如传说中的,高的无底,当时民国时期是最有实力的
拳家,可惜他的武学没有很好继承下来,随着他儿子存周的去世,孙家武学基本
失传了!
包不同叙述:
后人之所以达不到孙先生的武学成就是因为两个原因:一、社会环境发生了
变化,1900年程廷华先生死于八国联军的火器之下是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的。孙
先生后来教学也更注重拳术的教化功用。二、孙先生能达到这样的成就是和他勤
学善悟分不开的,打开《拳意述真》,就可以看到他受过多少前辈的教诲,陈曾
则的序中说:述真就是述而不做的意思。除了前辈的指导,他还得到过许多朋友
的帮助。他一直研究不懈,精通了形意、八卦后,他还想研究太极拳,与杨澄甫
换艺,但杨保守,说还是各守其道。后来机会凑巧,才向郝为真学了太极。可以
说具备了这种精神,就算是入了别的行业,也会大有成就。孙存周曾受同门怂恿,
问孙先生有什么决窍,孙先生说我以为你懂拳了,看来还是不懂。言下之意就是
拳术没什么决窍,就是一个练字。孙先生处事是很谨慎的,认为僧、道、女子、
小儿气纯,不轻易招惹。前人之中,隐侠、高手甚多,董海川之师是谁?他的功
夫当不低吧。杜心武不出山,谁又知道徐矮子?
精武门叙述:
关于" 孙禄堂先生武功独步当时,超越前代" 的评价,并非是孙门后人的吹
捧,而是对孙禄堂先生的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如时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的
姜容樵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一书中
对孙禄堂先生有这样的评价:" 孙禄堂的八卦掌不仅为同辈人所望尘莫及,就是
形意拳也是极尽其妙。他的刀枪剑戟都比别人来得高妙,于是南北驰名,差不多
压倒了那些老前辈,于是人家就送他一个绰号叫做" 万能手" ,也真称得起是盖
世英豪。" 要知道姜容樵是张兆东的弟子,当时很多老前辈和同道还都在世,有
的甚至还与姜容樵在一起共事。姜容樵先生以其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的身份是
不能胡捧乱吹的。姜容樵也没有必要去吹捧孙禄堂先生。因此,姜容樵对孙禄堂
先生的评价反映了孙禄堂先生在当时武林中的客观情况。那么," 盖世英豪" 难
道不是独步一人吗?!" 压倒那些老前辈" 难道不是超越前代吗?!故这并不是
孙门后人在自吹。此外,1934年1 月28日的评价孙禄堂先生的武学造
诣令" 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skate 评述:杨露蝉、董海川、李洛能分别
将太极、八卦、形意练至最高境界,而孙先生将三拳都练至绝顶,时人无不叹服,
1898年程廷华弟子询问程孙的修为如何,程连说:神乎哉!神乎哉!孙先生真是
武学千古奇人。
内家拳旧闻六——孙禄堂学习太极拳纯阳叙述:
孙禄堂先生与郝维祯先生接触时,孙先生的功夫在郝维祯之上是事实。老"
四民" 的人都知道。我师吴子珍先生曾谈起过此事。郝维祯先生初来北京时,是
想借助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影响来发展他的郝式太极拳(解放后又被称为武式太极
拳),因为北京体育研究社是当时北京教习太极拳的主要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社长是许禹生。许是杨健侯先生的弟子。于是,郝先生以访乡友的名义,找到
杨健侯,希望在体育社中也能传播,推广他的太极拳。但得到的是杨健侯的冷遇。
因此,许禹生也就不敢把郝维祯留在体育社。但许禹生觉得郝维祯的功夫确实是
好,后来就把郝维祯介绍到" 四民武术社".
" 四民武术社" 虽以形意拳为主,但也兼教八卦,太极,通背等。当晚,邓
云峰先生请郝维祯乘黄包车去外面酒馆吃饭,下车后郝维祯要付车钱,邓先生忙
用手阻拦,没想到郝先生一卸力,邓先生伸出去的手一时竟未能收回来。于是知
道郝先生功夫不俗。饭后送走了郝先生,邓先生就赶到孙先生家,告诉孙先生遇
到了一位好手,并请孙先生第二天去" 四民" 与郝先生会会。第二天孙郝见面,
相互倾慕,谈得很投机,于是两人搭手,未想一搭手,孙先生即将郝先生放出。
郝维祯大惊失色,孙先生忙说:" 这是按照您的说法走的劲。" 算是为郝先生打
个园场,找个台阶。郝维祯很吃惊,说:" 真是奇了,怎么就几句话,您就胜过
了我这几十年的功夫。" 于是郝先生也就知道孙先生的功夫在自己之上。所以以
后也就不到" 四民" 来了。据说曾去天津武士会呆了几天,再回北京时,便染了
痢疾。后来,孙先生见郝维祯不到" 四民" 来了,也很后悔自己一时兴起赢了郝
先生。因为那时孙先生正在研究拳术的合一问题。以后听说郝维祯潦倒在京,便
连忙将郝接到家中请医治疗。郝先生感其恩,无以为报,于是便将自己研究太极
拳的心得窍奥告于孙先生,以助孙先生对内家拳术合一的研究。因此,孙先生所
以能将形意八卦太极拳合一,这里也有郝先生的功劳。童旭东先生在今年第9 期上对孙郝关系的介绍基本上是符合史实的。
有人认为,如果对方打不过我,我就没有向对方学习的必要。这种想法太幼
稚了,是心性不成熟的表现,此外也不合乎现实。我的许多弟子刚到我这儿时,
已经是在全国散打比赛中取得过很好的成绩了。若论技击实力绝对在我之上,但
他们还是要拜我为师。目的是学习我形意拳发力的一技之长嘛。我友夏伯华先生,
他的很多学生一入学,就能把他打的鼻青脸肿。但他们还是诚心诚意地拜夏先生
为师,学艺。过去这种例子很多。不知现在的人为何心性变得这般狭隘和幼稚。

内家拳旧闻——太极拳及内家拳名家旧事录(2 )
内家拳旧闻七——国术大赛
旧事之一纯阳叙述:
胡凤山曾是形意门风云一时的人物。29年杭州国术大赛采取分组循环双败淘
汰制。在进入到前六名时惟胡凤山全胜,没有败绩。在前面的循环赛上,虽然每
个人出赛的次数相近,但内容不同。因胡凤山赛前就是夺标大热门之一,因此为
众矢之的,遇胡凤山者无不竭力相搏。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因为客套自动退场者。
而朱国录、曹砚海、章殿青和王子庆等皆有两场左右的相互礼让、未战自退的场
次,当时比赛密度较大,胡凤山体力消耗大于他人也是实情。这可由当时的大会
汇编文件上看出,该汇编材料在李天骥先生处我曾亲眼见到。此外,胡凤山受到
朱国录和王子庆的算计也是事实,南京的徐铸仁先生曾多次谈起过此事,徐先生
曾参加此次大赛。至于说孙先生为徒弟在比赛中的表现找说词则为无稽之谈,据
徐铸仁讲:此次比赛孙先生的新老弟子在分组赛中出线者甚多,然而孙先生劝他
早一点的弟子们不要再打,把机会多留给新近入门的弟子,所以参加决赛的都是
孙先生带了不到两年的弟子。
顾坚叙述:胡凤山是李景林的女婿,是当时形意八卦门的硬手之一,遭同门
师兄弟的暗算而败北。
内家拳旧闻八——内劲的功效稀音叙述:
内劲自有其独到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的。否则,内劲这
个概念则无存在的必要。如何实证呢?62年孙存周先生去上海,亲朋故旧为老先
生接风,余师亦前往。斯时谈及内劲,众说不一,存周先生命众人抚其手臂或身
体其他部位,触者无不惊讶,谓之如电,有麻嗦之感穿流而过。余师疑之,亦求
一拭,余师按之稍重,未见存周先生有一丝动作,余师竟腾然跌出,心悸难挨。
余师事后曰:真如电击。故真内劲是一种功能态下的场效应,即能合于形,亦可
脱于形而独立存在,故完全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其真伪。七十年代初,汪永泉的
弟子孙德善先生问一投师者中午吃的是什么?答曰:炸酱面。孙德善的三个手指
在其心口处一转,投师者当即呕吐。孙德善看着地上吐出的东西说:你小子说话
还挺实在。我并不赞同孙德善先生对待投师者的这种做法,举这两个例子旨在说
明内劲是有独到的功能效果的,这种效果完全是可以显于外,而得以实证和检验。
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囤于自身体内的感受经验。几十年了能得内劲者确是代不数人。
自称得内劲者多如牛毛,然绝大多数经不住实证的检验。故凡谈内劲多有两种倾
向,一为全盘否认。二为虚幻迷离。此二者皆未得中道。
内家拳旧闻九——孙存周小记童旭东叙述:孙存周先生(1893一1963年)是
近代武术界具有极深造诣的实践家。只因未逢其时,中年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
中度过,晚年又遇上武术运动受“左”的思想影响,武术界不倡导对武术技击功
能的研究,致使先生对武术研究的苦心孤诣未得其彰,对武术运动欲鼎革一派之
宏愿未能遂意。
存周先生弱冠时,曾北胜臂圣张秀林,南赢妙手谢铁夫,壮游南北未遇其匹,
不可谓不狂,中年尝舍家财助妇婴,自守饥贫不为日寇折腰,不可谓不耿;晚年
大隐于市,舍功弃名,从容中道,不附世俗武道,恬澹苍茫,机圆神完,不可谓
不合于中庸。
纯阳叙述:孙存周先生是位传奇人物,寡言孤傲,不易接近。与我师子珍先
生迥然不同。我见过存周先生几次,但够不到跟前去。存周先生的打扮与一般的
拳师不同,第一次见到存周先生来四民时,他身穿米色风衣,头戴鸭舌帽,眼睛
上还戴着付大墨镜,嘴上留着长长的花白胡须,身板瘦高笔直,元阳贯顶,神采
傲然。按当时的穿戴习惯,他简直就象个老特务。按今天的眼光,他颇有几分象
个搞艺术的大导演。他身边还跟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小个儿,留着个油光光的
小分头,身板看上去挺瓷实。不知是谁?两人都不怎么说话,看一会儿就走,我
师对他们极为尊敬,甚至可以用恭敬来形容。当时我很看不惯,他们走后,我问
吴师他们是谁?我师告诉我:老头儿是孙存周,孙禄堂老先生的儿子。并说,孙
存周的功夫如何了不得。说他能在墙上跑四步。以后,又见孙存周来过一次,孙
存周穿着件长衫,再我师力邀下,示范了一个虎形,孙存周连长衫也没脱,双脚
向前一跃,疾如灵猿,确实跃出很远。吴师让我用脚量量,这一跃足足有十大步。
至于凌空走八步,我没见过。这可能是对身体轻灵,纵高蹦远的一种形容吧?孙
剑云练拳时也是身法轻灵,但由于她是女同志,接触不多。据说宋老前辈有墙上
挂画之能,但宋前辈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也是听说而已。
顾坚叙述: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孙存周的好几个师兄
弟因在旧政府担任伪职,所以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下了大狱,甚至被打残,当时
孙存周对此很有微异,所以当国家体委找他要求拍摄形意录像时,被拒绝了,口
气很硬的对来他家的李天冀说,我把他(指形意八卦)带到棺材里去。体委无法,
只好找他妹妹孙剑云。
同道叙述:郭云深先生的功夫我只是听说过,孙存周先生的功夫我是曾亲眼
见过,由是可以令人体味何为超神入化、何为石破天惊!孙存周先生功夫之绝,
言语难以表达,真是不可思义!斯人已逝,多说也是白搭,有位老友说的有点儿
意思:看着他(指孙存周)练拳,我以为自己都上了天。
skate 注:谢铁夫在技击方面造诣极深,平生与王芗斋交手十次,皆战而胜
之。关于孙存周战胜王芗斋之事,请参见《中国太极拳》1994年第3 期。
内家拳旧闻十——孙存周战胜过陈发科?
求实问:请教瀛人、纯阳前辈:螳螂拳家马汉清曾说孙存周战胜过陈发科,
但我看过的所有关于陈发科的报道文章都说陈发科一生未有败北记录,与人较技,
都是轻松取胜。不知孙存周战胜过陈发科是否确有其事?如有,可否详述经过。
多谢!
瀛人叙述:战胜一词过重。其实平日里相互切磋,谈不上谁战胜谁,相互体
认一下而已。
大约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1946年),北京武术界的老武术家赫寿岩过七十
大寿,很多人都去捧场。本来,陈杨两派太极拳很少来往,但是雷慕尼即拜过陈
发科又拜了赫寿岩,所以陈发科也被请了去。孙存周作为武术名家也被请了去。
去的大多是太极门的人,形意、八卦和其他门派的也去了一些。由于去的大
多都是些练家子,话题自然就谈到拳上,沈家祯、雷慕尼与其他的人讨论起缠丝
劲,谈的挺热烈。话音儿传过来,赫寿岩就问陈发科有关缠丝劲之意,陈略作讲
解,众皆称善,时孙存周与陈发科和赫寿岩同在一桌,孙存周睥睨众人,不作一
言。
赫寿岩是老江湖,看出孙存周的意思,趁着兴头儿就故意问孙存周:“你们
家的拳里有缠丝劲没有?”孙存周说:“什么缠丝劲,我只知道里裹外翻就够用
了。”
后来听雷慕尼讲,孙存周与陈发科曾有过接触,陈发科说,我缠不上他,就
是缠上了也没用。
纯阳叙述:孙存周不爱说,好通过交手来表达他的意思。所以当时他的名声
不是太好,同道们都有些怕他。孙存周是位罕见的技击家,其技击水平可以代表
一个时代。陈发科是位好老师,虽然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教人不保守,诲人
不倦。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此陈发科和陈照丕能够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中兴
之主。当时很多年轻人都爱跟他们学拳,他们为陈式太极拳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有人说陈发科靠打擂在北京成的名,这是胡说。陈发科是有工夫的,不过他
赖以成名的是他的为人和武德。至于谁打败谁,没什么意思。其实无论陈发科是
否输过手,都不影响他作为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的历史地位和所传拳术的学术价
值。
内家拳旧闻十一——对大成拳的非议之一netevil 问:王芗斋的言论让人感
到别扭,但他是大师,大成拳影响很大,上有“王芗斋研究”专栏,让
人不能不仔细分析他的话。我这次是把“答记者问”中有关太极拳的话摘出来,
看看大家的反应,与我心中的看法相印证。研究一个人是要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
背景下看的,如你所说许禹生是亲日派,这一点是我前不久才知道的,而你说王
芗斋也是,还是头次听说。在答记者尚中,王芗斋提到刘凤春,但说他造诣稍逊,
但很推崇程廷华。其实程1900年去世(享年52岁)王才十五岁(1885年生),实
在没有理由不服程。你要看答记者问全文,就知道王当年在北平登报比试时,应
者寥寥,只有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登门。现仍有两个问题请教:其一:大成拳在
60年代(王1963年去世)为什么被称为“流氓拳”?其二:大成拳登报办班并异
常火爆,宣传强劲,然此拳名符其实否?
北风叙述:王芗斋当年借答记者问,对中国传统武术所发的一通议论,与今
天的吴兴刚在《武魂》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其本质是一样的,借指点流弊,踩蛊
别人,为自己作广告,目的是为了多挣俩儿钱。1940年的北平,是日伪正猖獗的
时期。由于许禹生与王芗斋都是亲日派,故他们都得到了日寇的承认。又由于许
禹生是当时北平太极拳的代表,王芗斋要想抢夺北平这个市场就不得不向以许禹
生为代表的北京太极拳派发难。故运作了此答记者问。并为了推广他的大成拳把
太极拳及其他拳派贬得一钱不值。但对八卦掌给予了肯定,是因为王芗斋曾栽在
许禹生的老师刘凤春的手里。加之,都知道刘凤春除了自己的儿子刘文华,没有
真传给任何人。所以夸上刘凤春两句不仅影响不了多少生意,反倒能貌似公允,
在舆论上占了主动。其实这本是当年那些跑江湖的惯常用的生意经,今天却被一
些人当成什么拳论,在哪里胡琢磨,越琢磨越偏。看看王芗斋有点儿名的弟子哪
个是按照他的拳论练的?!
在答问中,王全盘否定套路,而赵道新晚年创编心会掌,王选杰创编18式。
这边王否定力的作用,那般姚宗勋不仅练力还戴上拳套打砂袋。所以,谁真
的按照王的所谓拳论去做,谁就真是个大傻瓜。今天吴兴刚颇为人所不耻,当年
王芗斋又何曾不是为当时的武术界所不耻。把骗子的谎言当学问来研究,不是傻
瓜又是什么?!
关于王芗斋是亲日派,来源有三,其一是杨松山何福生顾留馨等老拳家曾直
言王芗斋是汉奸,是靠日伪势力起的家。其二,王确在日伪时期参加亲日组织"
新民会".其三,在1940年,若没有日本人的支持,谁敢如此气焰嚣张。看看老舍
先生的“四世同堂”便知当时人们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情景下生活。
关于王的出生年,王选杰根据王芗斋的户口本,确定王生于1890年。由于这
一年份与王自称从学于郭云深有矛盾,故北京意拳研究会把王的出生年提前至1885
年。
关于流氓拳之说,源于吴图南。吴甚蔑视王,加之文革前,武术界没有大成
拳的地位,此外大成拳中从王芗斋到其门人在与其他门派切磋时,战绩不佳。故
此说流传颇广。
关于办班火爆。其一源于今人急功近利的心理。其二源于文革后姚宗勋与王
选杰等较早地倡导技击实践。但是,其教学效果并不佳,故有李紫剑对大成拳的
质疑。
一叶叙述:郭云深先生的传人众多,但真正得其精髓的要算隔代弟子孙禄堂
先生。至于王乡斋,只不过是从学于姐夫李豹(郭的弟子),加之时间短暂,并
不真正了解形意的真意,他所学是汇杂了形意、八卦、太极、鹤拳、少林拳、西
洋拳击的一些练法而成,谈不到什么集大成,只是拼凑而已。
李紫剑叙述:赵道新先生大家都说他是某大师(skate 注:该大师即为王芗
斋)的高徒,但是赵道新先生自己就从来没有承认过。为什么?用道新先生自己
的话说,那就是当年拜在这位大师门下,“凡五载终无所得,”学了五年什么都
没学到。既然什么都没学到,为什么要承认他是师父呢?(skate 注:赵道新先
生原来是张占魁的弟子,实战功夫惊人,一直以来与姚宗勋被大成门人称为王芗
斋的两大得意弟子)
江南客叙述:童旭东先生“发表在《武魂》1998年1 期上的《桩架之作用》
一文从人体发生机制的角度,较严密地论证了练习走架是拳术欲臻上乘的不可或
缺的必要阶段。从而说明王芗斋否定套路练习在练拳中的必要性的拳学论点是错
误的。而否定套路在练拳中的作用是王芗斋拳学观点的最显著的特色,因此,该
文确实起到了否定王的拳论的作用。此外,赵道新的创编心会掌、姚宗勋的打沙
袋、王选杰的大成拳的五行拳与十八法等,无论其主观愿望如何,事实上都以其
实践的结果否定了王芗斋的拳论。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skate 评述:王芗斋在老一些人中口碑都不好,这倒是件很奇怪的事。不过
skate 认为王芗斋依然可算做一代拳术宗师。大成拳讲究实战,易于学习,是技
击者爱好者的方便法门之一。了解一下反面的评价也并非一件坏事。佛家说:依
法不依人,只要觉得东西是好的就行。一位意拳练习者说的好:武功成就与人格
是两方面,不能因为人品不成而否定他的功夫,否则为什么有着那么多练意拳的
朋友?
内家拳旧闻十二——对大成拳的非议之二瀛人叙述:尚云祥的形意功夫是够
硬的。从未听说过尚云祥与欧洲拳击手比划过。人称尚云祥半步崩拳打天下,足
见他功夫之深了。据吴图南讲,王芗斋在北京混不下去就是栽在了尚云祥的手里。
那时王芗斋充大辈,自称是郭云深的徒弟,跑到尚云祥家充大,被尚云祥捏
住了他的胳膊,使王芗斋痛的受不了,于是跪在尚云祥面前,反叫了尚云祥三声
师叔。
这是吴图南亲口说的。为此姚宗勋很生气,说吴图南没有口德。还不是因为
揭了他师傅的老底。
昌昌叙述:说尚云祥败于王芗斋是出于大成拳的胥荣东之书。那章叫“剑败
枪手尚云祥”不过这是撒了个弥天大谎,分析一下就知道了。此章说是郭云深先
生一时兴起,让尚、王二人试试兵器。郭先生1898年去世,就按王芗斋1885年生
人计算,不过是13岁的孩子,尚云祥30多岁,早已出师,在江湖上已闯出名气来
了,这可能吗?再说王芗斋之户口上载其生年为1890年,据说是意拳研究会为了
圆“王芗斋是郭云深之徒”之说,硬把其生年提早了五年。据深县郭子坤一系传
人说,王芗斋是跟郭云深之徒李豹学的,在坟前磕的头(见2000.3《精武》杂志)。
所以很多老人并不承认王是郭云深的徒弟。
但我主张把人和其学术水平分开来看。也并不因为意拳界有个别的害群之马
就把意拳说得一文不值。郭云深墓志铭说“得其一鳞一爪,皆能跃,能飞”真是
不错。
北风叙述:据我所知意拳大成拳是最喜欢胡吹的。他们煞有介事的说王芗斋
曾被北洋政府陆军部聘为陆军武技教练所的教务长,但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提供的档案资料表明:不仅陆军武技教练所的两届教务长都不是王芗斋,而且在
其所有职员录中根本就没有王芗斋或王宇僧或王尼宝这些王芗斋曾经使用过的名
字。所以说王芗斋担任教练所教务长一说纯属伪造历史。可谓子无虚有。再有他
们说1913年王芗斋进京与李瑞东比武,可事实是,李瑞东早在1912年就已告老还
乡了。李除了有时参加一下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活动外,基本已处于隐居状态。怎
么可能跑到北京,去与王芗斋比武呢?至于说王芗斋与刘伟祥比武之事,马礼堂
曾亲口讲过是刘伟祥把王打进烟筒里。其实王芗斋与人比武输过许多次。即使关
于谢铁夫方恰庄衡林的事不计在内,在1925年他就曾先后负于刘伟祥和尚云祥。
1929年他又负于胡凤山,而且输得很惨。以至浙江国术馆的苏景由打消了聘
请王芗斋来馆中担任教习的念头。以后王又先后负于黄伯年、胡耀真。解放后他
又负于孙存周。所以何福生讲当年王芗斋在上海根本就站不住脚。而几十年后却
被演义成威震上海滩。这难道还不够滑稽可笑吗?王芗斋的得势完全是靠日伪时
期在日伪汉奸的帮助,他是在日伪时期发迹起来的。按他在拳术上的实际造诣,
其实他仅得到了形意拳的初级功夫——整体发力的一些要领而已。
过去保定人也是睡热炕,烟筒是用泥和芦苇做成筒壁(也有用砖坯的),烟
同一般是方形的约有尺来宽是从炕角一直穿过屋顶。当年刘伟祥把王芗斋打到烟
筒里,是由于王芗斋被击出后撞破了烟筒的侧壁,于是王掉进烟筒里。此事马礼
堂先生曾讲得很详细。
关于刘王较技这件事,马礼堂是专门给武协写了一个材料的,在该材料中马
先生讲述了意拳的来源,并谈及此事。
瀛人叙述:北风先生:您谈的武林旧事基本都属实。但有一点似需商榷,就
是关于李瑞东先生的事。据“国术名人录”中金警钟的说法:李瑞东先生民国二
年曾为袁世凯担任护卫军总管,后去天津创立中华武士会。金先生的这个说法本
身是有毛病的:民国2 年是1913年,而中华武士会是1912年成立的。因此李瑞东
先生不可能在担任袁世凯的护卫总管后才去创立中华武士会。因此,李瑞东是否
当过袁大总统的护卫总管似尚需作进一步的考证。但有一点,我与你的看法一致,
就是王芗斋不可能与李瑞东比过武。王芗斋的父亲是个烟土贩子,家里有些钱,
与军界也有些来往。王芗斋的一个夫人姓吴,其家庭有北洋军界的背景。王最早
是在县衙门里做过一段儿刀笔,后来又在北洋军中做过一段儿文书。以后随着军
队的调动去了南方。那时在北京武术界里是根本没有他的地位的,可以说他那时
还是个无名鼠辈。民国13年回到北京一次,他去找到尚云祥,结果没几天他就让
尚云祥打跑了。后来就去了天津。跟张兆东搞到了一起。张占魁那时身边没有得
力的人,他见王芗斋能说会写,也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功夫还算过得去,就
把王芗斋留了下来,并把他带进了武术圈。王的品性很差,是个下流低俗之辈,
在上海嫖妓女,又和他的徒弟争抢女人。过去武术界老一点儿的没人看得起他。
蔑视王芗斋的人本来就很多,但我认识的人中大多还是中国人,文革前北京
市武协中根本就没有意拳的位置,但北京市武协并非是日本人办的。同样吴图南、
马礼堂等都认为意拳是伪拳,根本谈不上是一个正当的拳派。当今东北武式太极
拳家王善德仍持这个观点。其实意拳或大成拳的发展是利用了两次民族灾难:一
次是日寇统治时的日伪时期。再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大成拳正是这两次民族大灾
难的收益着,或说幸灾乐祸者。正因为如此,它遭到我们这些过来人的啐弃。前
两年,何福生来北京接受九段时,直接就把大成拳称为汉奸拳。
顾坚叙述:王是郭云深拜坟头徒弟,就是郭云深去世之后,在其坟前磕头的
弟子。
大成拳的影响有其历史背景,这不能忽视。当代某些大成学者为了扩大影响,
编造谎言,影响了团结,这是很不好的苗头。
形意拳叙述:尚云祥不是傻把式,有功夫。记得上学时,有位来自福建的同
学说,万籁声曾赢了尚云祥,于是便与北京练形意的同学争了起来,以致大打出
手,最后险些发展成群殴。印象深刻。这件事也诱发我关心起形意拳人物来。关
于尚云祥的轶事挺多,但最相互矛盾的是他与王芗斋的事儿。在老人儿们(如刘
志刚、吴图南、马礼堂)嘴里,尚云祥的功夫比王芗斋高。据说尚云祥曾攥着王
芗斋的胳膊,疼得王芗斋跪地求饶,叫了尚云祥三声师叔。而练大成拳的一些人,
则称尚云祥曾被王芗斋弹飞,又说比器械时,差点儿斩断尚云祥的手腕。更惊人
的消息是说王芗斋让当时几经是功成名就尚云祥又去站了八年的桩。不同人的说
法非常矛盾。
内家拳旧闻十三——中华武士会旧闻中华武士会刚成立的时候,风云人物比
较多如太极李瑞东,八极李书文、霍殿阁、马凤图,通背张策,形意李存义、郝
恩光、李玉琳,八卦张占魁、韩慕侠等都是一时之选。以后派性渐起,武士会就
成了形意八卦的天下,这是有李存义领着,武士会内部人心还算齐,又由于有李
存义在社会上的影响,其生源和资金都还过得去。以后李存义被马良邀请到了山
东,因上了年纪,在山东与人交手,栽了。回到天津就病了,这时李存义把武士
会交给了定兴三李,不久就去世了。三李的功夫是好的,但人性不行,浮不起众
望。加上张占魁也另有想法,武士会就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了。以后国术馆一兴
起,原来武士会的一些人都去了国术馆如黄柏年、马玉堂、姜容樵等。李存义是
全国闻名的武术家,影响力很大,栽培的人才也多,是武士会里的其他人代替不
了的。三李中的老二李文亭以及傅剑秋、黄柏年、马玉堂的功夫都很出众。其他
人象郭汉之、李云表、李云山、姜玉和等虽然名气稍逊,但功夫还是有的。
包不同叙述:李存义先生除了授徒很多外,还著书立说,广为传播形意拳,
如《五行、连环拳谱合璧》《八字功谱》《形意真诠》等。但都未正式出版,是
以木刻版或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李先生本人文化不高,但也并非不能文。除了指
导本门弟子,孙禄堂、姜容樵等先生也都受益于李,有他们自陈的文字为证。董
秀生也师从李先生,后来又拜宋虎臣为师,所以他所传的形意拳是:“形同河北,
劲乃宋门”,别具一格,在太原影响较大,其徒李桂昌现年近九旬,仍苦修不已。
郭汉之入门较晚,后来又从武林大隐梁兴华先生习形意拳,梁的师承可能连
郭汉之也说不清楚,但郭汉之很推崇他,郭之子郭益三、徒杨立德、杨润田仍在
天津。
李存义先生义气过人,他之能服人,许多人给他面子,不单是冲着他的武功,
人格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对学生循循善诱,不但会练,而且会教,这是很
难得的。我也听说他后来栽过跟头,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
败一次并不表示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前辈们可能比我们这些后人更看得开。1921
年李先生以74岁之龄去世。
顾坚叙述:李存义是在山东济南时与查拳杨洪修比武失利,应该说当时李的
年纪已经六十多近七十岁,而杨则只有四十多,两人年纪相差太大,体力也不同。
内家拳旧闻十四——张占魁旧闻包不同叙述:和李存义同门的张占魁也颇有
贡献,张先生晚年融合形意八卦而创形意八卦,其手下名手很多,在天津一带很
有影响。耿继善1900年创办四民武术社,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才。李存义、张占魁、
耿继善同出于刘奇兰先生门下,刘殿琛说“燕赵好武之士多归之(指奇兰公)”
所以奇兰公也功不可没。据姜容樵先生说,与他同辈的师兄弟中,以孙禄堂、
尚云祥、郝恩光三人授徒最多。山西车、宋也是代有传人,只是其传人的活动范
围大多不出山西省,所以影响不象河北这么大,但河北、山西交流不断。山西的
传人确有真功。1923年《拳意述真》出版,1924年夏,孙禄堂先生去山西拜访在
介休教拳的宋世荣先生。1927年宋世荣先生去逝,孙先生的弟子吴心谷为其做传,
记载了宋先生的生卒年月,纠正了他在《拳意述真》中所说宋先生八十余岁的错
误。吴心谷为其做传的原因是孙先生与宋先生“时相过从,尝以公生平行止语谷,
谷仰其德高艺绝,堪为学者师,爰濡笔传之,庶后之人有所考焉。”可见孙先生
对他的前辈怀着我们对他一样的敬佩心情。
瀛人叙述:张占魁活着的时候,主要靠两个徒弟给他露脸。武的是韩慕侠,
文的是姜容樵。张占魁60岁后腿脚就不灵便了,加上与他的大徒弟韩慕侠闹翻,
他在天津武林中的地位已是摇摇欲坠。他与韩慕侠反目,各有一半的责任。韩慕
侠天生好斗,孤傲不群。韩慕侠在外面转悠了一年,自称找到了董海川的师弟应
天文,并被应收为关门弟子,学了反八卦专克八卦掌。张占魁听着心里有气,自
己的徒弟在外边转了一圈就长了一辈,跟自己成了师兄弟了,又得了个反八卦专
门克我的八卦。所以就邀韩慕侠试手,张一出手就用的是毒着,想教训一下韩慕
侠,但是韩慕侠的功夫确实长了,几个回合下来,张占魁不仅占不到上风,而且
处处被动,几不能支。这时李存义看韩慕侠出手不留情,眼看着张占魁就要在自
己徒弟面前出丑了,就大声叫韩慕侠住手,韩慕侠听见李存义大叫,就准备收手。
这时张占魁趁韩慕侠不备,一个反背掌狠狠地打在韩慕侠的后心上,韩慕侠
当即吐血。从此师徒反目。韩搬出了武士会,自己成立了个武馆。32年曾有《时
报》记者访韩慕侠,韩慕侠称自己一生在武术上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应天文先生,
一个是孙禄堂先生。缘何?据韩慕侠的师弟刘锦卿讲应天文根本就不会武术,事
实上是韩慕侠跑到了孙禄堂先生那儿呆了几个月,得到了一些指点。于是说是得
了应天文的反八卦。后来张占魁发现李玉琳走出的八卦中有许多是与韩慕侠的反
八卦完全一样的一些身法手法,于是问李玉琳从哪儿学来的,李玉琳说这是孙先
生传给他的心得,为此,还惹得孙存周老大不高兴呢。于是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以后韩张二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韩始终认定反八卦是得自应天文的,并将
反八卦的一些要领也告诉了张占魁。
其实打康泰尔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其起因与郝恩光还是有关系的。民
国3 年,郝恩光代表武士会去日本,教授在日华人主要是留学生练武。主要内容
是形意拳。郝恩光是李存义精心培养的弟子,被李许为继承自己衣钵者。尚云祥
虽是李存义的弟子,但李存义始终不喜欢尚云祥,更兼尚的打法与拳术风格皆与
李不同,更近于郭云深,所以真正李存义派形意拳的代表是郝恩光。郝恩光的形
意拳功夫也确实是好,丝毫不在尚云祥之下。天津武士会成立时,三李聚会,太
极李瑞东,八极李书文,形意李存义。盛极一时。李书文把大枪视为神物,加上
他以大枪名世,一般人是不敢在他面前抖大枪的。而郝恩光却偏要在李书文面前
耍大枪,李先是侧目睥睨,后是目不转睛。郝练毕特意走到李书文前施礼,李书
文连忙站起来还礼并赞叹到:" 使得好,够绝!" 所以郝恩光是武士会中功夫顶
尖的人物。郝刚到日本时,与日本名武士屡次交手,占尽上风,深得日本皇族的
敬重。后有日本浪人冒充在日华裔,投郝门下,探得郝纯阳剑法之要,后与郝较
量,郝不能胜,缘此浪人本是剑道高手,郝绝得有辱师门,栽了武士会的名头,
由日本回国后就去了东北。至于郝恩光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郝因有辱师门
抑郁而死。另一种说郝是被人害死。总之,郝恩光东败日本的事是天津武士会的
一块心病。因此当白俄艺人康泰尔登广告在中山公园献艺时,给了武士会一个挽
回面子的机会,所以明知康泰尔不过是个白俄落魄的杂耍艺人,武士会的人也要
跑到他的住处去揍他。并大肆宣扬。在今天看来,其实这不是什么值得宣传的事。
至于张占魁打康泰尔更是子无虚有。
顾坚叙述:张占魁前辈是刘奇兰之女婿,功夫着实了得,民国在天津武林界
是坐霸主之位。
大成拳有人称他被薛颠搞的无饭吃,才邀请王芗斋赴天津,这是无根据的,
无中生有的说法。
内家拳旧闻十五——形意拳家逸事纯阳叙述:上海支燮堂的形意拳也是一辈
子只打刚劲,支燮堂与某名拳家交手,一记马形,使对手向后飞去,撞破砖墙而
出,骨折筋断。如此刚劲,挡者皆糜。支燮堂一辈子没有大肚皮。其入室弟子张
仲华今年81岁,每日骑车往返60里教授生徒,步履矫健,至今仍打刚劲。同样没
有大肚皮。我师吴子珍先生到老也是打刚劲,后来身体不行了,才多打太极。真
实造诣还是要落在刚劲上。柔的作用是以柔育刚。没有刚就别谈拳!
包不同叙述:《拳意述真》载:郭云深先生“又练虎形拳,身体一跃,至三
丈外”,后有人说虎形起步为一小步两大步,实际是对前辈神乎其技感到不解才
有此一说。纯阳君看到过请多高人身手,难怪语气有点那个。这也可以理解。四
民成立后有许多名家常来常往,耿老先生和李存义、张占魁、程廷华、刘凤春等
七人为盟兄弟,晚一辈如孙禄堂、尚云祥诸先生也是常客。只是你入门时,这些
名家都已凋零。吴子珍先生没有门派观念,是很开明的一个人,他还让其徒戴玉
斌随吴斌楼老师学戳脚,并在社内传少林拳。孙存周先生只活到了七十岁,为什
么功夫高的享不了高寿呢?形意门中功高且寿高的有宋铁麟、布学宽、郭汉之,
都是九十多岁。
铁拳叙述:李存义是位很好的教练员。教出了许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尚云
祥、郝恩光、马玉堂、黄伯年、傅剑秋、李文亭、李耀亭、李彩亭、姜玉和等,
此外张兆东、韩慕侠师徒的形意也是学自李存义。经管李存义晚年与人比武有辱
师门,但是上了岁数的名家大师依然敢与人切磋,确实是很有点现代体育精神的。
在形意拳的发展壮大史中起了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孙禄堂先生,
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形意拳的理论研究、技术完善和个人造诣上。另一个就是
李存义先生,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联络各界、发展组织和培养出大量人才上。如
果没有这二位的奋斗,形意拳是发展不到现在这种规模的,更不会产生现在这么
大的影响,成为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
顾坚叙述:形意拳的发展并不是依靠几人之力的,象姜容樵,董秀生,董子
英等等前辈名家不惜余力,尚文从武是分不开的。

内家拳旧闻——太极拳及内家拳名家旧事录(3 )
内家拳旧闻十六——河北派形意概述一
叶叙述:形意拳自李洛能先生创始后,有八大弟子支撑,其实真正有名的是
山西的车、宋,河北的刘、郭。
刘奇兰先生有两位名弟子李存义、张兆东,郭云深先生的传人众多,但真正
得其精髓的要算隔代弟子孙禄堂先生。至于王乡斋,只不过是从学于姐夫李豹
(郭的弟子),加之时间短暂,并不真正了解形意的真意,他所学是汇杂了形意、
八卦、太极、鹤拳、少林拳、西洋拳击的一些练法而成,谈不到什么集大成,只
是拼凑而已。
李存义先生门下也有八大弟子,除了定兴三李外,我所知道的还有黄柏年
(其弟子张桐在陕西传拳),郝恩光(第一个去日本传拳的武术家),周明泰
(经周铁成传到河南郑州刘玉增,其形意剑法继承了刘派的精华)、马玉堂。值
得特别一提的是郝恩光先生的弟子李玉琳先生,他得到李存义、张兆东、孙禄堂
等先生的指点,加上和李景林、杨澄甫有师生之谊,艺学百家,拳剑双绝。而孙
禄堂先生门下的四朱,形意拳的功夫也极高,其中朱国福先生先求教于马玉堂,
后得孙先生指点也是融合郭刘两支精华的人物,其川中传人王树田还在传拳。上
面提到的津门张烈先生是孙存周先生的传人,存周先生同期传人祖雅宜、刘树林
的情况如何?尚待知情者告知。至于李文彬先生的师傅尚云祥先生则继承了李存
义先生晚年在山西交流的心得,创建了尚氏形意。
张兆东先生的弟子众多,我认为在保持形意拳的原始风格上较有成就的应数
徐州的钱树樵老先生,他的弟子北京潘小杰前一阵子在中央五台讲授形意,上边
问的拆解用法,他都有讲解到,不知算不算入流?其他二代三代的弟子,如熊守
年、张广玉、鹿义,工夫都很不错。
所以我看形意门的传统不会丢失,其精华也决不会只保留在某个人手中。而
且我一贯认为拳法的高低是受师承、资质、工夫三方面影响的,有真传还要下工
夫练才行。
内家拳旧闻十七——田镇峰眼中的形意拳家纯阳叙述:原山东国术馆教务主
任形意拳家田镇峰认为,形意拳有真实造诣者代不数人。田认为在形意拳历史上
有真实造诣者只有:姬隆峰,戴龙邦,马学礼,李能然,郭云深,刘奇兰,宋世
荣,孙禄堂,尚云祥等九人而已。其中,功臻化境者仅戴龙邦,李能然和孙禄堂
三人。
田镇峰曾因提倡国术实验运动,大搞技击实践而名噪一时。田的形意拳技承
郭宋两派,并兼练李景林之太极,无论走到哪儿都访名手切磋,好写文章批判名
家,是30年代国术界的一个风云人物。
田镇峰既是宋世荣的徒孙也是郭云深的徒孙,他没有理由贬低郭宋二位大师。
田镇峰的这个评价是写在山东国术馆的国术月刊上的。当时郭云深的另一位
徒孙,李奎元的弟子马耀南先生就在该馆教授形意拳。因此,田镇峰也不可能胡
写。此外无论是戴龙邦李能然还是孙禄堂先生都与田镇峰无任何利益瓜葛,甚至
可以说田镇峰对孙禄堂先生还抱有很深的成见,是当时有名的反孙健将。加之田
镇峰一向标榜自己求实,曾创办《求是》月刊。因此,我认为田镇峰的评价是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姜容樵先生对郭宋的评价与孙禄堂先生对郭宋的评价相近。姜先生曾在中央
国术馆的国术月刊上撰文,将拳术分成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功夫。姜先生认为郭宋
等人达到了拳术的三层功夫,所谓炼神还虚的境界,但还未臻至虚的境界。姜先
生的这个评价与孙先生在〈拳意述真〉的评价是一致的。姜容樵先生还认为达到
四层以上功夫境界的,据他所知就只有孙禄堂先生一人了。姜先生对车毅斋先生
的评价不高,在对车先生的评价上,姜的认识与《拳意述真》上的记载似不同。
] 顾坚叙述:田镇峰在解放之后,担任国家体委分管武术的领导,他对孙录堂前
辈有意见和看法,对孙在拳术上玄密的说法,曾在不同的场合提出批驳。但在人
格与武功方面还是很尊重孙老的。
内家拳旧闻十八——宋式形意掌故纯然叙述:据我所知宋氏形意拳有别于其
它派是其发劲后肢体有明显的抖动,即抖劲,也是孙福元所说瞬间爆发明显的弹
性炸力。程素仁说:抖劲是宋氏形意拳的重要特征。宋氏形意从宋世荣、宋铁麟、
宋光华一脉相承。
《拳意述真》中对宋世荣的燕子抄水、狸猫上树、散手技击有精彩的描述。
孙禄堂得益于宋世荣先生的教诲,告诉他“有若无,实若虚,腹之坚,非真
道也”,从“论内家外家之判”中,可以看出宋先生对拳术有着深刻的理解。
1923年《拳意述真》书成,1924年孙禄堂便去山西拜访宋世荣前辈,时宋在
离太谷不远的介休教拳,当时年76岁。当时河北形意门人到山西访学的不在少数,
并获益良多。
宋世荣逝,孙禄堂友吴心谷为之做传,并陈明原由:(孙禄堂)尝以公生平
得止语谷,谷感其德高艺绝,堪为后世师,故濡笔为之记,使后之人有所考焉。
在传中评价宋世荣的功夫:以故盘根冲空,超神入化,技至此,无以加矣。
宋铁麟生于1885年,1935年太谷国术馆成立,宋任馆长兼十二形教练。90余
岁其弟子孙福元来访,为之示范炮拳,发劲如炸,头足上下为之剧烈颤抖。宋之
弟子吴立孝、田种兰、史一峰等都是好手。
宋光华生于1932年,是宋铁麟先生长子,也是唯一家传弟子。《宋氏形意拳
》一书从拳理上讲没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阐述,都是引用宋世荣的话,并略加
解释,所珍贵的是初次公布了麟角刀。
如果刘伟祥能做到落地无声而又踏碎青砖,说明刘伟祥已经功入暗劲。那么,
张烈的形意拳功夫恐怕是不能和刘伟祥先生比的。张烈只是较为正确地掌握了形
意拳的发力技术,从形意拳工夫的进阶上讲似乎尚未臻暗劲的层次。刘伟祥先生
是一代形意拳巨匠,那绝不是现代人业余练练就能企及的。
顾坚叙述:宋虎臣号称虎爷,功夫在铁麟先生之上,可惜后人出功夫者较少,
宣传不够所以很少有人提及。一说到宋家,就提铁麟师傅,似乎把虎臣师傅忘了。
内家拳旧闻十九——不为人知的技击高手之二吴复之叙述:铁罗汉张祥斋
(长发)
张长发原来是练八卦的,后遇刘殿琛先生(skate 注:张45岁才拜在刘门下,
之后便以练形意拳为主,享寿90岁),以后便在形意拳上又下了番苦功。张长发
54年曾来北京,我的老师曾得到其指点。据说在一次聚会上张长发与王芗斋相遇,
王端着大辈的样子冲着张先生打招呼叫了声“长发!”张长发先生扭过头来看着
王说:“我当是谁呀,原来是大成拳的祖师爷呀,长发这两个字是你叫的吗?要
不要摸摸手啊?”王脸一红,不敢再接话了。张长发比王年长15岁,当时虽已80
高龄,身板却比王硬朗的多,还主动向王叫阵,而王不敢应。张长发真不愧铁罗
汉的称号。
周江南叙述:时佩文先生自幼师从马玉堂先生练习形意拳。曾随马玉堂南下
江南。马玉堂是位了不起的形意拳大师,教出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搏击高手,如
朱国福、高振东、张长义等。时佩文曾参加了浙省国术游艺大会的表演。赵道新
在这次比赛中经朱国禄自退放水,得了个第十三名。赵颇为得意,时佩文看着赵
好笑,两人一过手,时佩文就把这位小师叔撂了个跟头。赵一骨碌爬起来,一定
要时佩文教他这一手,结果赵学到这手后,在上海国术比赛中还真用上了。虽然
最终赵被淘汰,但赵对时佩文的功夫还是非常欣赏的。以后时佩文去了湖南,受
到师弟朱国桢的指点,并跟朱国桢学了孙氏太极拳。解放后,时佩文回到南京,
教授形意拳。1986年,时佩文以87岁的高龄去世。
顾坚叙述:现在有人说张长发是刘文华前辈的关门弟子,其实误也。刘文华
前辈的关门弟子是董子英前辈。董出生武学世家,其父董芳伦,号" 山西董" 乃
昆仑派大侠,当年回教门王子斌即随芳伦前辈习了一趟单刀,号称" 大刀王五".
董子英随文华前辈出家五台山,号" 宏慧" ,文华前辈去世后下山。他与姜容樵
为结拜兄弟,通过姜的介绍子英前辈收了邓福鑫为关门弟子,把一身技艺都传给
了他。子英还有一个兄长,就是山西有名的形意拳和南少林五拳的名家董秀生前
辈。
内家拳旧闻二十——孙存周小记之二米叙述:孙存周先生武功高绝,其技击
功夫独步一个时代。但在封建武德思想的影响下的中国武林,对孙存周先生注重
实践的做法似乎是难以接收的,故其生前甚受时人所忌。孙存周所胜名家甚多,
如他17岁时曾战胜通背名家" 臂圣" 张策。以后云游南下,曾胜好手无数,如李
玉琳,褚桂亭,马裕甫,解铁夫,陈子正,柳印虎,杨奎山,吴鉴泉,朱国禄,
顾汝章,胡耀真,陈发科,许延增,王芗斋,吴图南,李集峰,郭古民,肖功卓
等。
耄耋人叙述:孙存周先生是位技击巨匠,好打也善打。但为人似孤傲,不和
群。记得孙存周先生去世后,其妹孙剑云女士到市武协来通告。吴图南先生对孙
剑云说:" 你哥哥是惊天动地的功夫,盖世无双。什么时候出殡,武协送个大花
圈去。" 等孙剑云告诉了出殡的时间地点出去后,有人张唠给孙存周买花圈,吴
老对那人说:" 谁给他送花圈?!他孙存周就会打人。不送!" 大约是1954年,
北京的老武术家们在太庙(还是中山公园,记不真切了)表演武术,徐致一不知
道孙存周早就认识胡耀真,向孙存周介绍胡耀真说:" 这位胡耀真先生是您的形
意同门,大名鼎鼎的单指震乾坤啊!" 胡耀真脸一红,忙说:" 哪里哪里,孙先
生让我尝过屁股震椅子面儿。" 原来不久前,孙存周与胡耀真试过手,孙存周将
胡耀真扔在了椅子上,把椅子面都给震裂了。事后,吴子珍还专门出来为二人说
和。
德发叙述:孙存周先生尚未达道孙禄堂先生的武学修为境界。孙存周生前曾
多次讲过,他的技艺未及孙禄堂先生十之二三。孙存周先生与王芗斋较计的事,
很多老人都知道。因为那时意拳还未形成气候,故这件事在武术界没有引起什么
反响。王芗斋晚年常去孙存周家请益,与孙存周一谈就是半天,并常带去一些他
自奄的小菜,有时到了中午还不走,直到其子女来叫。
孙存周先生生于1893年,有两个证据,其一是孙存周的女儿孙淑容尚健在,
她的电话是010 —66158979,问一下孙淑容便可证实。其二是在1929年杭州国术
游艺大会上孙存周任首席监察委员,上面有孙存周的年龄,为37岁。因当时的人
都报虚岁,故也可推算出孙存周生于1893年。而王芗斋生于1890年也有两个出处,
其一是王芗斋的户口本上的年龄,王选杰也是据此认为王芗斋生于1890年。其二
是据"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 上关于王芗斋的一条,其生卒年也是1890年——1963
年。
内家拳旧闻二十一——孙存周小记之三未名氏叙述:孙存周伤眼完全是个凑
巧,第一他平时本是不戴眼镜的,那天他等朋友,一时觉着无聊,随手戴上李小
禾的水晶镜看报。看了一会儿报,朋友来了向他打招呼,他一回头,正好李小禾
往回抽球竿,碰在了孙存周的眼睛框上,眼镜破碎,其中一块碎玻璃扎在眼球上。
这是很难避免的一个巧合。以后,孙存周练武更加刻苦,闭门谢客整四年,
终日练功不缀,终于练就出一身罕见的功夫。29年国术游艺大会时,孙存周被聘
为首席检察委员时,无有不服者,包括李书文、张策、杜心五、刘百川等在内的
一些老练家子,对孙存周的功夫也深表钦服。其中多有切磋,不乏传奇逸闻。35
年六运会上,蒙古跤手参加表演,并于会后与本次运动会的摔交冠军及民间好手
进行了5 场交流比赛,蒙古跤手全胜。第二天,任十大国术评委的孙存周为了给
内地武林挽回面子,毅然决定以一对四:孙存周站立场中,让四位蒙古跤手分别
各持自己的四肢,由叶大密喊号、吴鉴泉挥旗,一声令下,孙存周劲发四梢,将
四位蒙古跤手全部震扑于地。老翰林陈微明竟一下兴奋地跃起来,说道:“真功
夫还是在神州哇!" 孙存周一代技击大师,一生事迹极为传神。其孤傲自有其孤
傲的本钱。有位八卦掌名家看了孙存周的八卦掌功夫后说:”就是董老公在世,
怕也不过如此吧!“铁拳叙述:孙禄堂先生的功夫自然是登峰造极了。八卦掌名
家李子鸣说:”孙禄堂先生睡觉的时候,别人都摸不着他。那真是到了至虚至无,
与道合真了。“
形意太极名家郝恩光说:“孙老先生在家中时,允许任何人任何时候偷袭他。
但是到了外面孙老先生就不允许徒弟再这么做。因为在家中,孙老先生知道
都是自己的朋友和弟子,先生能有意控制自己本能反应的程度,尽量做到不伤人。
到了外面,不知是敌是友,反应必然要尽性。轻则致人于残,重则致人于命。所
以老先生在外面总是摆出一副很有戒备的样子。警示那些冒失者,以免他们自讨
苦吃。“
孙禄堂先生的这个传统孙存周先生也继承了下来。孙存周先生也允许别人在
任何时候向他发起偷袭,很少有人能够得手。据说,他的徒弟祖雅仪在他吃饭的
时候就偷袭过他。孙存周是不会生气的。但是,孙剑云女士是不允许别人这么干
的。
我问过孙剑云女士的几个徒弟,他们说:“我们老师很少谈怎么打的事。几
乎不跟徒弟们试手。顶多教你打打轮,或者让你听一下某一手的劲。这已经是让
我们很开眼了。”孙存周、孙剑云虽是同胞兄妹,却完全是两个路子。
内家拳旧闻二十二——杨万比武的经过吴道子转述(原文登于武魂杂志):
1926年,北京中央公园办了个" 行健会" ,以教武术为主,请李占魁(同万籁声
的师父赵鑫洲一起在永胜镖局走过镖)作教练,每月一块现大洋。后来北京太极
渐流行,便邀请杨澄浦兼课,杨澄浦当着李占魁面对学员说:少林功夫不顶用,
练着吃力,也动不得手!李占魁不敢同老杨过手,学生都跑到杨一边了,只剩三
四个人跟李占魁,李教不下去,不得不自动请辞了!
李占魁找赵鑫洲请他给出气,万籁声听后讲:我愿前去一比高低,这有什麽
大不了的。次日万籁声以学拳为名前去,杨澄浦要他报名时万说:太极拳好倒是
好,就是要先比试比试,比得过我就同你学,比不过我,你同我学!杨用捋法伸
手,万用转环锤法,下用捆腿法,杨一个斤头,但没倒!杨再箭步搬拦锤,万下
切掌右捆腿,杨栽在石栏杆上,肚子顶着栏杆。
星期天,由徐禹生出面,约请武术同道叫杨澄浦当面讲清楚。杨澄浦见赵鑫
洲行礼,连呼三叔,并声称;是我不是!
杨澄浦自此在北京站不住脚,遂去上海,后到南方教拳!
万籁声后提及此事时说:杨澄浦失败,不在于功夫不高,主要是自大骄纵,
藐视我年轻,而我之不平助拳,也属鲁莽从事。
铁拳叙述:别挤兑人家杨澄甫,杨澄甫真那么菜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名声,
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跟他学拳。付钟文先生(付为杨的弟子,并有亲戚关系)
说:“当年论功夫,孙禄堂先生第一、杨澄甫先生第二、李景林先生第三。
所以当他们三人结盟后,当时练功夫的人多一半不出此三家。“以后,孙、
李互换弟子,李景林将军让他的弟子全部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孙先生也让他的
弟子全部随李景林将军学武当剑。于是有了天下功夫两分半之说。指天下有功夫
的人不是从孙就是随李。其实,当时杨澄甫的弟子也不少,遍及大江南北。只不
过杨澄甫先生的弟子大多是在民间不在国术馆里。在国术馆里有名的就是李雅轩。
李雅轩的柔韧性特别好,也能实打,馆中内外家好手对他都是认可的。何福生就
很佩服李雅轩。说杨澄甫先生菜,没有道理。万籁声主要是靠着杜心武的社会关
系硬,没有杜心武的社会关系,他什么都不是!杜心武还跟杨澄甫结拜为兄弟呢!
万籁声有什么可不服气的?
skate 注:杨澄甫的推手功夫是非常惊人的,但由于身体太胖,移动不便,
实战就很难说了。杨露禅和杨班侯都以轻功见长,与人动手时,身形飘忽,对手
摸不着他,而他能攻击对手薄弱之处。
内家拳旧闻二十三——田兆麟旧事田兆麟弟子叙述这一帧“国术泰斗合影”
的老照片,摄于是1930年前后,收于黄文叔所著《国术偶谈、杨家太极拳各
艺要义》一书,由当时国术统一月刊社于一九三六月十五日出版。
这一帧老照片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且颇具史料价值,因为照片上的人物几乎
都是当时的国术大师、武林名家。如前排中坐者为李景林(字芳宸),乃武当剑
派名家、第十代武当剑传人,曾任当时的直隶督军,于弘杨武太一脉贡献焉。李
景林左侧的杜心武乃自然门大家,尤擅轻功;他右侧乃刘百川,少林门大家;刘
百川之右为孙禄堂,形意、八卦大家,孙氏太极拳创始人;杨澄甫先生与田兆麟
老师(田师字绍先,又名肇麟)分别坐于前排最右和最左端。这帧照片的由来是
当时黄文叔要出书,从而敦请武术界泰斗来杭州,才玉成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
合影纪念照。
因澄甫先生与田兆麟师,谊属主人,故坐于左右两端。田师之右为郑左平,
早年是田师之弟子,后又拜澄甫先生为师。后排立者中之有声望者为褚桂亭师叔,
乃澄甫先生之第子,田师之师弟。他不仅精太极,尚精八卦、形意。合照中的黄
文叔(字元秀,《武术偶谈》的作者)、沈尔乔、钱西樵皆田师之弟子,余如高
振东是李景林的弟子,曾任当时中央国术馆武门门长。可见此照之珍贵,亦可见
田师在杨家的地位以及在当时武术界的声望。
田师生于是1890年,十三岁即被杨健侯老先生收入府中,后又奉命拜在少侯
与澄甫先生门下。因此,老师曾得到健侯老先生与少侯、澄甫两先生三人的传授,
从而在陈微明师叔所著《太极拳术》一书中即将田师列为少侯先生之弟子。
田师天资聪颖,学拳刻苦努力,杨家之老架子和大、中、小三套架子,以及
推手、大捋、散手、刀、剑、枪、棍,还有杨家秘传之八段锦、闭身撇身捶、错
骨分筋、点穴诸技艺,田师皆得真传实授,功已臻大成。田师拳架气势磅礴,轻
灵、沉雄兼而有之,其周身均能发人,推手之引人发人,已达化境,发劲每每在
一哼一哈之间,使之刹那间有凌空失重之感。田师在家操练白蜡杆子时,一丈几
尺长的杆子能抖的像面条般柔软,距离窗子还有二三寸远,其杆头之内劲震得窗
门沙沙作有声。据闻田师用肩靠树,也能震得树叶簌簌作响。田师武功卓绝,且
略举三件事例。
50年代初,老师在外滩公园教拳。有一广东人名叫吕飞龙,习外家拳多年,
已有点功夫,后又跟老师习太极,但总对太极将信将疑。便想在田师教拳完毕去
茶室吃茶时乘机偷打发难。通常老师练完拳或与弟子推手后,总是由一些弟子簇
拥着到茶室去。那天正巧田师有事,让弟子先走,随后一人走向茶室。吕飞龙一
看机会来了,便蹑手蹑脚走到田师身后,猛的一拳向后心打去,焉知田师身后像
长了眼晴,在吕飞龙拳头将及未及之际,忽地回身将右手由下朝前一挥,吕飞龙
便像断线风筝一样向后飞出一丈多远,重重地摔到了地上。从此,吕飞龙对太极
功夫极其信服,对田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上海杀牛公司有一工人老季,身材魁梧,
身高近二米,能扛起一百多斤肉轻松的上楼。他虽跟田师练了四五年,但还是自
恃身高力大,对太极拳不那么信服。1958年春在淮海公园与老师推手(老师逢星
期一、三、五及星期日在外滩公园教拳,星期二、四、六在淮海公园教拳)时,
突然双拳朝田师腹部猛力击去,只见田师身体微微一动,老季已向身后飞去,摔
出一丈多远,瘫坐在地上。老季还亲口告诉我一件他经历的事。那是1958年的夏
天,老季与田师推手时,竟又冒失的用双拳朝田师胸部击去,这时老季突觉身体
失重,头脑振荡,胸部发闷,顿觉昏昏然六神无主,在昏眩中只听田师说了一句
:“你不要命了!”老季定下心来一看,自己还站在田师面前,并未被打出去。
只是胸前留下一个脚印,印在白府绸短袖衬衫上。原来田师在老季双拳前击
时,双手抓老季双腕微微向左右一采,随即用右脚朝老季胸前轻轻一印。若真的
蹬脚,老季不死也受重伤了。
现在田师已仙逝四十年,早年所收弟子如崇寿永、董柏承、金达钟等师兄也
均先后归于道山。所幸得到田师真传,太极拳各种技艺学得最多最全的田颖嘉师
兄(田师共生三子,以二师兄技艺最精)与王成杰师兄尚健在,他们已各收了几
名弟子,正默默耕耘在太极拳这一优秀传统武术的园地上。
今奉颖嘉师兄之命,先撰此文,一来纪念田兆麟老师诞生一百一十周年,二
来期望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庶几振兴太极有望,而不致使杨家的各种技艺失传,
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内家拳旧闻——太极拳及内家拳名家旧事录(4 )
内家拳旧闻二十四——陈式太极拳师旧事之一
A-ching 叙述:王荠斋与陈发科不和:台湾周剑南先生曾在解放前造访陈发科。
文中并未提两人为何交恶,但大抵是因王创拳而有争议。陈向周一直强调缠
丝劲的重要,并演示一遍拳路,周见其拳势惊人而叹服。之前周亦拜访王(搭了
手),并认为尚云祥功夫远在王上。
陈照奎听信馋言:因王西安做民兵大队队长,见到陈茂森练新架,后到北京
请陈照奎到陈家沟授拳。听说当时极保守,教时必关门闭户,并拉上窗帘。有人
为了学习,下雪夜还伏在屋檐上偷看。有人向陈照奎说陈庆洲在兆沛出殡时没出
现。所以一直不愿教陈庆洲新架。后经人说项,在宴席上陈照奎说可教其推手,
让陈庆洲拿其右臂,时肩离地数寸时照奎肩一抖,将陈庆洲打上天花板掉到桌上,
丛此陈庆洲对不能学到新架引为憾事。
内家拳旧闻二十五——陈式太极拳师旧事之二圈点叙述:介绍一些陈家沟的
逸闻。
我竟然看到了“陈发科从陈家沟出来后,陈家沟就没有真正练拳的了”这样
的话,很是诧异,特此介绍一点我所知道的情况。
先从陈发科这一代说起,陈发科可不是独子儿,他是兄弟三个,还有陈登科、
陈连科同为陈耕云的孙子,陈长兴的曾孙。这两个家谱有载,功夫绝不低于陈发
科,这是老架嫡传。同辈的还有陈鑫的侄子陈椿元,那是小架嫡传。这一辈著名
的还有陈子明,文武双修,著有《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一书,是早期有数的太极
著作之一。
在所有十八代传人中拳法最出名的其实不是陈照奎,而是陈登科之子陈照丕,
我这一说诸公可能又要急赤白脸了,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大家有没有想过,陈
发科为什么会到北京传拳?答曰:北京的武术界许禹生们把他请到北京的。可许
禹生们怎么知道陈家沟有个陈发科呢?
事实是陈照丕曾于1928年于北京传拳,在北京宣武楼立擂,17天未遇敌手,
陈氏太极之精奥始为人知。北平市政府、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单位慕名延聘,
后来被南京市市长魏道明邀至南京的中央国术馆(当时南京才是中央政府所在地),
北京武术界没有邀请到陈照丕,才去陈拳的发源地陈家沟再请一位陈氏高手来京
传拳,这才有陈发科到北京传拳这回事。
陈照丕曾于1933年任全国运动会国术裁判,第二届国术国考评判委员,后来,
抗日战争爆发,南京瀹陷,陈照丕返回温县,在抗日将领范延兰部教部队大刀,
后于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河南省教育厅等教拳。这是当时教陈氏太极最出名,
也最接近政府体育机构的人,解放后,陈照丕返回温县故里,专一传教拳法,现
在的陈正雷、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陈小松都是从小从他学拳的弟子,陈家
沟一系的老架拳法主要由他传播。
这么著名的人物大家怎么不大听到呢?原因是他在国民党的体育部门任职太
久了,刚解放那阵子阶级成份划的最严,他的成份不但是地主,还在国民党军队
当过官、教过拳,处境可想而知,只有在家乡隐忍过活,教几个弟子不使拳法失
传而已,后来更严酷的考验来临了,文化大革命中把他判为反革命、国民党特务,
关进监狱,并最终遭到了枪毙的厄运。一代大师就这样撒手人寰。自解放以后除
了陈家沟,外地的陈拳爱好者只听说过陈照奎,没听说过陈照丕。
我曾看到意拳的拳谱中有句话,“前人功夫好、今人理论高”,真的是很有
讽刺意味的话,依着惯例,得到最精深武艺的应该是陈照奎、陈照丕的儿子才对,
而不是陈小旺们,这两位大师都有亲生嫡子在世,却都并不是拳法出众,可见功
夫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象神话中的魔咒般一念就灵。
我听陈沟的朋友们谈,陈家沟练武之风强盛是不错的,但也只是农闲时练练,
象陈小旺们这样的高手,也就是每天练十几遍算多了。这种情况到了七九年改革
开放之后,武术之风兴起,他们师兄弟办起了武术学校,来学武的弟子络绎不绝,
陈沟的子弟们看到了练武能带来种田之外的另一种谋生之路,开始发奋练拳,最
出名的就是四大金钢,据传当时他们都是“天天住家不见人”,白天天不亮就背
着干粮到村外练功,深夜才回家睡觉。后来陈小旺在河南体委工作,郑州每年都
举办“少林武术节”,每逢这一时期,全国各地来比武切磋的人很多,陈小旺更
是丝毫不敢懈怠,每天盘架子40遍,其刻苦可见一斑。
内家拳旧闻二十六——山西武术界概况之一
netevil 叙述:山西是形意拳的故乡,但并非形意拳一枝独秀。在不同的地
区盛行不同的拳种。如下:晋中一带盛行形意拳,现范围更广;晋北鞭杆;洪洞
霍县一带通臂;忻县、定襄的摔跤;祁县则有戴氏心意拳和公立拳,公立拳或称
弓力拳,相传是清中叶由八位少林名师集各门精华所创。
在国术组织方面,较著名的有1935年成立的太谷县国术馆,宋铁麟、布学宽
先后任馆长,及成立于30年代的“山西国术改进研究会”和“山西国术促进会”。
山西国术促进会出版有《山西国术体育旬刊》,是了解当时状况绝好史料。
半步崩拳叙述:山西人杰地灵,能人辈出。山西师家的太阳意拳渊源久远,
是古拳法中保留下来的不多的没有套路以站桩练习为主的拳法。形意拳更是以山
西为开端,本土的戴龙邦、车毅斋,外来户李广亨、宋世荣,还有前来取经的李
能然都是响当当的武术大师。对于他们我的疑问不多,但对于李复桢,我就了解
不多了。最使我纳闷的是李复桢的名气是怎么火起来的?据说李复桢是以实战出
名的,但是,凡是以实战出名的人都是生前就必然已经出名,死后倒不一定还有
名。象阿里、福尔曼、霍利费尔德、泰森等都是这样。而李复桢刚好相反,他活
着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名气,正象前面有个朋友说的是名不见经传。在他死了三十
几年后,台湾有个自称是李复桢徒弟的人说李复桢如何了得,由于他那些东西与
徐纪的观点暗合,于是徐纪的徒弟松田龙智就把这写进了他编写的“中国武术史”。
松田是个日本人,他自称访问过一些老拳师,但他到中国的时候,文革才结
束不久,许多地方他根本去不了,即使他自己摸去,也无人接待。至于中国历史
档案馆那时对外国人还不开放,他只有在门外转游的份儿。就是北图的特藏室他
也进不去。所以,松平的“中国武术史”的近代部分主要是靠他的道听途说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家拳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