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八卷
龙吟八卷卷一:《天机心法》此法为明朝隐士天机老人所创,为内功速成之法。功法:每日天将明之时,月影以避,一光未通,东方混沌一气,忽有白云一缕,扶摇而升,渐而朱霞炫晃。此时正是阳气乍露,日之初升,面向东方,引发丹田之气,舌抵上腭,清心凝神,吐气,纳清气,三后斯行,内功自进。
卷二:《易经心法》此法为北宋一痴大师所创,为佛门无上心法。功法:五心朝天,万念集一,导引吐纳,功诸关节,筋力易换,转衰为壮,闭目冥心,握固静思,固精练气,运转奇经,养气化神,上行十二重楼,神还(虚),虚化三花聚顶。习此法需具有功力和悟性之大成,对于不明之处,可参照《武学精微论》来悟。
卷三:《上清神诀》此诀为紫阳真人所创,乃上古仙家之大乘功法,能使人精神专一,动和无形,瞻目万物,是以古往今来武林之士,千方百计,日夜寻求于它。伪道养形,真道养神,通此道者,能存能亡,神能飞行,并能移山,形为灰土,其何识焉。若欲安神,必练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静至定俱,身存年永,神灵变化,出没自在,峭壁千里,去住无碍。天地以地生人,故一日一时,未尝能离乎气,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长生不死。余揆上清神诀,留于有缘人,细详留意,专心修者,三年大成,其功其理尽在上述,武林之士武可增进数倍,平常之士亦可延年益寿,百病不侵。有所不解,《武学精微论》自悟。
卷四:《驭剑术》此术为明昆仑派清明子所创,为剑术之上乘。剑击之道,奥妙无穷,端发使剑人本身之功力如何而定,上乘剑术能"以气驭剑"剑于心相通,使剑人能以本身真气,逼使宝剑脱手而飞,百步之内,伤人剑下,但是使剑人如没有精湛绝顶的内家功夫,真气不继,剑毁人伤。这是最不易修练的上乘功夫。中乘剑术,人剑合一,人随剑舞,剑护人身,五十步之内,人到剑到,锐不可当。下乘剑术,是一招一式的劈、砍、扎、点等。剑击之道,在于精、气、神之纯而不杂,专而不歧,意动则神至,神至则功行,若要深入剑击之门径,凝神一志最为要紧,习此剑术应以"专"字上下功夫。以气驭剑完全扎基于深厚的内功修为,它本身的修法非常简单,就是人的精、气、神合一,驱动剑悬空、击物、回返。
卷五:《两仪真气》奠基功夫:内行吐纳术盘膝跌坐于地下,气纳丹田,两手翻置两膝,眼观鼻鼻观心,登神定虑,屏降纷扰,神气凝固贯足,而后开始呼吸,徐徐吐纳,由浅入深。气至丹田发,至气海,经巨阙、中庭、正堂、旋玑、达天突,由元关吐出。复由元关吸气,自天突而下,经原路再入丹田,而后由丹田而出,仍循前述各穴上升,至元关吐出。如此周而复始的连续吐纳不停,分行上下。外行真气运行法于日月交会之时,找一大山清凉之处,最好为山谷一处,有树木花草,更要有溪水。自然盘坐于百年古松之下,小溪流水之旁,面南背北,头顶日、月,双手于腹前合抱(左手上右手),自口中吐出浊气一口,再由鼻吸新气三口,以补呼出之气,呼时快、吸时慢,都需尽,如法九次。意守丹田之穴,意引上天至阳之气(火状)和大地至阴之气(水状),分别由百会穴和会阴穴吸入丹田,在丹田形成太极球(一半为火,一半为水),然后渐渐旋转由慢到快,使水火(阴阳两气)混合成一片为止。这时双手上举两手由劳宫穴各对准左右两眼,同时,意念真气球由下丹田经任脉上升至中丹田,然后渐渐旋转有慢到快,使真气球变成清楚的太极球为止,阳气(火状)由左肩、左臂、左手、左劳宫穴进入左眼,阴气(水状)由右肩、右臂、右手、右劳宫穴进入右眼。双眼闭上,意想阴阳两气从两眼射出在远方汇聚在一起,成为阴阳两仪真气球,然后意想该球从百会穴吸入由督脉到下丹田。
《两仪掌法》第一式:地气茫茫举手平胸,缓缓推出两掌,推出一半时,双掌突然一分,奇快无比的急吐而出,在掌势快尽之时,右臂突然向左翻去,左臂却回返右面拍出,一击之势。第二式:天网灰灰右掌缓缓推出,推至一半,右掌突然缓缓绕起圆圈来,渐渐的越来越快,猛然间轻喝一声,左掌忽然从圆圈中缓击而发出,而右手所绕之圈却在此时消失不见,右掌猛地划一个半弧,变绕为扫。此二式应配合《两仪真气》,自会发出无上威力。所谓"两仪真气"实质是阴阳化合之气,并非普通阴阳真气,乃采取先天真一之气,与离坎阴阳化合之气而成,取坎添离,以真阴求真阳,以真阳济真阴!久之,气生无形之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操之不得,自虚无中来,以实无而形虚,所以有而形无,自能成金刚不坏之身!
卷六:《多情拳法》此拳为南宋多情书生张华生所创,为天下拳术之大成。打架光靠硬打硬拼不行!这是一真理。天下万事,你欲去做,想要成功,尽需饱含深情,武学一道更是如此,你见过两人打架,多是凶悍霸气欲伤毙对方为快。本拳法却不同,与人拆对时,真如多情郎君见了心上女子,兴致勃发,一味缠缠扯扯,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的妙旨。其中之奥妙所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要旨就在"多情"两字,那就是所谓情意绵绵,无止无休,无边无际。因情生智、生力,又因力、因智生情,反反复复,无边无际,无穷无尽。这样打击,任你哪路高手,内力如何精强,也能缠倒、带倒、击败敌人。本拳法没有固定的招式,但却要习各门各派的招式,越多越好,越熟越好。这就是"有拳、无拳、不败拳"。学习各门各派的招式为"有拳"把各门各派的招式化为一起,没有具体招式为"无拳",只有达到"无拳"的境界才能成为"不败拳"。 "制急流者,静水也"这就是"多情"胜"无情"的道理。 "多情拳法"虽无招式,却有功法。浮水掌自然盘坐,身前放一个装满清水的水盆,双手放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意守丹田十分钟。双手上行至中丹田,吸气时意天地日月之精气由头顶百会穴吸入和会阴穴吸入汇于中丹田成混元一气,呼气时翻掌下行至丹田,同时意念丹田之气上行于两手掌,如此七七四十九次。前功毕,左手缓缓拍向水面,然后抬起,同时右手拍下,下拍时吸气,手上有吸水的感觉;上拍时呼气,手上有吐水的感觉。左右交替,细心体会手拍水的感觉和内气的运行,如此左右各八十一次。此功用于《多情拳法》,其威力自会出现。
卷七:《百步神拳无影掌》动功一:两脚分立于肩宽,两手成掌直举头上,手指相对,掌心向上,两眼平视,两掌内翻下压触地后,直臂向外推,边推边直腰举掌上头顶,还原成起式。以上动作反复练习,下沉呼气,上起吸气。二:马步站立,两臂曲肘握拳于腋下,拳心向上,身体端正,眼看前方。接着,两拳变八字推掌,掌心朝前,同时由腰间向体前推出,配合呼气,意守劳宫;接着,两掌分别外旋,成手心朝上,变拳,曲肘内收,随式徐徐收至腰间,拳心向上,配合吸气,意守劳宫。以上动作,不限次数,量力而行。三:接上式向左转身,或左弓步,两手由跨后向前平举,掌心向下,与肩同宽,平行,意守劳宫,两掌后收至腋窝处立掌,指微曲,身躯后坐,左腿伸直,右腿弯曲,重心在右脚,两掌推出于肩平行,掌心向外,成右弓箭步。反复练习数次后,在转身向右练功,姿势相同,方向相反。四:收功,接上式,两掌相对,掌心向上,从上丹田捧气至中丹田,翻掌,然后慢慢下压回下丹田,捧身时吸气,下压时呼气。静功两脚分开同肩宽,两掌侧平举,掌心向下,两眼平视,意守劳宫一分钟,两掌放下至跨后在向前平举,掌心向上,下蹲成马步。又练一分钟,一分钟后,两掌收回至腰间后,缓缓上升至胸前,距离胸一尺左右,掌心向内,手指张开相对,略成爪状,马步不变,意守劳宫,感到支撑乏力时,就还原成静功起式,又复习静功,共习六十分钟,为一回。高级日功:习此功需在日中,盘膝而坐,两脚心朝天,两手于头顶斜对准太阳成合抱式,意想手托太阳,当手有热感时,意想太阳化作两股热流顺左右劳宫穴进入汇于中丹田,在下行至下丹田后,经督脉上行从百会穴出,在两手之间,又形成太阳,反复进行天罡之数。月功:习此功需在月中,盘膝而坐,两脚心朝天,两手于头顶斜对准月亮成合抱式,意想头顶百会穴上有月亮在此,当百会穴有清凉之感时,意想月亮化作一股寒流顺督脉下行经下丹田--中丹田两股由左右两劳宫穴出在双手之间化成月亮,反复进行天罡之数。以上两功应特别注意练时两功次数一定要一样,而且如果练了日功就必须练月功,练了月功就必须练日功,如果有所差别阴阳不得合,天地不得泰,百步神拳就无法练成无声无形无色无相之境。以上为顺气导真之法。此功需日月交合之时练,练功者可面南背北,但决不可向东或向西。自然站立与肩同宽,放松全身,静心绝虑。左脚向右脚后跨一步,吸气同时意念阴阳合和之气由丹田而发流于双掌。身体下蹲或成坐盘姿势,双手于胸前合并,同时闭气,意念双手之气相互逼攻,在两手间形成一球流转之气。呼气,呼气同时向外推,同时意念真气之球无声无形无色无相的击向百步之外的物体使之摧毁。在推掌时可配合双眼圆睁,口发"嗨"音。动功、静功修炼百日后才可习高级功。
卷八:《武学精微论》问:武学之理何?答:练武之道,无非分形象二门,形者以有形无形为主;象者以有象无象为主。以形成象,于无化有;宇宙万物,莫不本平其理,何况以武功之道! 问:武之对敌诀何?答: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钢,故武之善者,莫不以柔克钢。钢过必折,柔机永存,动者易惫,静者长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其意为一。 问:武学上乘者何?其诀何?答:天下武功皆有形,形而上者,问乎于心,无名无私,勤而习之。不武、不怒、兼下不争。坐而不有,为而不恃,主而不宰。执古之道,以脚今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为无为,无所不为,何坚之有,无坚不摧。次也是习武之诀。 问:武学之最者何?其得者之德为何?答:上天之载,无声色,这本无形象可言,原是先天一团和气,能缩放于无形之中,这种先天一气,在儒谓之太合之气,能得此气者,则可长生宇宙,与太虚同形,与万物同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是退藏与脏,得此和气者,人祥和慈祥同於天,故吉人天相,失此和气者,人乖暴躁达天和,气机自失,天故凶之。为丈夫者,立身处世,以和为本,以静为基,事来则照,感而遂通,事去则冥,万化归一,虽万象纷纭,需一理满贯,尽其人力,以待天命。 问:佛门心法者何?道门罡气者又何?答:佛门重无为心法,讲的是去相存空,道门首重长生,以心贯其物,物注其心,心物相依,以达长生之果。如佛道集于一炉,自可达大乘之化。 问:佛、道、儒三教之纲何?答: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三教一体。 问:玄门武学分类者何?答:玄门武学,分歧而复杂,以三才而分,则有三元、地元、人元之别; 以阴阳而分,则有男功、女功之异;以方向而分,则有东南西北四派;以功夫等第而分,则有上乘、中、下乘之别。 问:何为三元?答:天元神丹,乃上天所赐,服之立地飞升,但必需有上根颁器,而德性深厚者,方能有此奇遇;地元灵丹,服之可长生不老,万古永存,此丹亦非易得;人元大丹是以本身与天俱来的一点灵觉,配合后天的体质,集汇而成,虽云有丹,此丹无形,功成道果,自得无上神仙,遨游天上人间。 问:世间万物何物而成?答:为两种东西而成,一为有形的物体,一为无形的精神,本乎先天之来,有形的形体,本乎后天之养,此两和而一,发生作用,方始为一健全之生命体。 问:因何一定为两合成,才成一生命体?答:如一东西只有物体,没有先天一点灵诀,就如桌椅等物,则些东西,尔不动,它不动,反来言,一个生命,只有先天灵诀而没有得后后天得形质配合,就如山野鬼魅,此物是无法见到的。因此一健全生命体必配合先天无形灵诀与后天的培养形质。固此尔等之命,在日天里,先后天配合在一起,念兹在前,形神不离,故心念一动,形即随之,但在晚上,因后天形体疲惫,需休息,而先天之神,却趁机而游乎四野,所经境界,便成了梦境,因白日的凝思与夜晚的梦游,皆为此神之,所以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问:天、地、人并列三才,万物皆为天地所化,而人实居天地之中,作为体,而天地也有体,人有心而天地皆有心!燃天地之体,天地之心,又在于何处?答:天体有虚无,不清轻之所浮盖?地体重实质,为重阳之所凝集,天心缥缈,动而为空,空而不空,可化万物;地心真凝,常存体中,冲而泼出,如热火流浆,可熔万物。大凡学至高学理,真讲合。 问:如何合法?答:以人体合乎天体,以人心合乎天心,体心合一,万物化生,生生不息,则可与宇宙共长存,山河共岁月矣。 问:上乘武学之特点为何?答:上乘武学重神(意)不重形(动作),以神为主,为悟是从。 问:上乘功法之特点为何?答:上乘功法其练法简单,而功理深奥,多为单一、有反朴归真之象,万物之始之意。 问:武学之上乘者外在特点为何?答:谈吐之间,神光飘逸,神态潇丽,神气沛然,神情焕发。 问:武学之上乘者内在特点为何?答:初时身有紫气护体,次时紫气变为七彩霞光,人举足之间自有一股祥和之气流出。 好好学习楼主的帖子! 这篇文章不知出处,还教楼主赐教!谢谢 楼主,您主治大夫在到处找您呢! 感谢楼主的推荐! 这么版块的帖子越来越有深度了! 楼主,您提前出院了? 楼主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啊! 我只看看不说话。。。 突然觉得楼主说的很有道理,赞一个!
页:
[1]